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美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季刊

2095-0721

中国医疗美容/Journal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刊。杂志涵盖医学、生物美容领域科研、教学、生产、临床、应用、市场、管理和营运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内容丰富新颖、信息广泛、学术水平高、指导性强,理例兼容、图文并茂,集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脂法辅助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体会

    马利燕刘秀宝靳海霞付培亭...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脂法在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男性乳房发育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例.其中对照组行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试验组行吸脂法辅助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切除发育腺体,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乳房外形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单侧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乳房外形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脂法辅助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虽手术时间略长,但可行性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整体费用适中,乳房外形评价高,患者满意度好,更适合在有条件的医院积极推广应用.

    吸脂法腔镜手术男性乳腺发育

    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观察

    郜云良班超李劲涛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腋臭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则采用腋下皱襞双切口大汗腺修剪术及浅层脂肪剪除术,观察组采用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治疗.患者手术体位、腋窝备皮、肿胀麻醉处理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监测患者手术及康复进程,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腋臭分级0级者占比(72.5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而2级者占比(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且腋臭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54.26±4.63)mL、术后瘀斑消除时间(10.89±0.97)d、拆线时间(5.16±0.65)d、切口愈合时间(10.02±0.85)d和愈合后瘢痕宽度(3.26±0.34)c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应用于腋臭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风险,腋臭治疗效果更为彻底,临床疗效,该手术方案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借鉴.

    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腋臭临床效果切口愈合瘢痕厚度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腰腹部微创吸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张伟孙鼐杨晓晨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腰腹部微创吸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腰腹部微创吸脂手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腹部微创吸脂手术中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优良率高,生命体征变化较小,不良反应少.

    腰腹部微创吸脂手舒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麻醉效果

    局部皮瓣修复术在耳前瘘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范凯慧赵春红朱晓凤李晓娜...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局部皮瓣修复术在耳前瘘管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耳前瘘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均采用耳前瘘管切除和局部皮瓣修复术治疗.统计皮瓣存活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石溪瘢痕量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0例耳前瘘管患者皮瓣存活率为100%,I期愈合率为94.00%.术后6个月时石溪瘢痕量表评分为(4.17±1.12)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结论 局部皮瓣修复术在耳前瘘管切除术中应用可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皮瓣存活率、切口 I期愈合率、术后美观程度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耳前瘘管局部皮瓣修复术皮瓣存活切口愈合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娟杨萍买文洁张珊珊...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的47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皮瓣存活率、手术效果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乳腺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评分.结果 4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92.43±11.87)min,术中出血量为(78.85±8.96)mL.随访结果显示47例患皮瓣均存活,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3.62%(44/47);术后3个月时,47例患者QLQ-BR53评分由(147.63±11.25)分下降至(68.67±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6/47).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同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保障修复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全程温度管理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及断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栾岩翟新阳刘阳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全程温度管理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实施断指再植术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顺利实施断指再植术,对照组患者术后72 h内实施在超声引导下的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温度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1h、3h、24 h、72 h时患指侧前臂掌心温度、血流灌注指数、疼痛评分,以及血管危象发生率和断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患指侧前臂掌心温度、血流灌注指数、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3h、24 h、72 h患侧前臂掌心温度和血流灌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7,P=0.036);观察组患者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1,P=0.045).结论 全程温度管理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提升断指再植术后患指血流灌注量,缓解术后疼痛,避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且对提升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具有良好效果.

    断指再植温度管理星状神经节阻滞血流灌注血管危象功能恢复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观察

    王盛世位艳艳黄芳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手指创面缺损治疗中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指创面缺损的患者,予以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及对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关节活动度、手指外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4.87%;患者治疗后皮瓣存活率为98.72%,1个月创面愈合率为96.15%,伤指感觉与活动障碍率为98.72%.治疗6个月后患者近端指关节活动度、远端指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外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肢骨折伴手指皮肤组织缺损效果确切,皮瓣存活率高,能促进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改善手指外观,提高生活质量.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手指皮肤组织缺损指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

    显微镜下手指不短缩断指再植术在手指离断伤中的应用

    夏小飞李鑫潘艳丽尹文涛...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手指离断患者治疗,探究显微镜下手指不短缩断指再植术治疗方案应用效果及经验总结.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手指离断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手指不短缩断指再植术.记录患者手术效果、断指再植成活率、断指血液循环、恢复情况、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结果 42例患者手术时间(52.05±0.79)min,断指再植成活率97.62%(41/42),优良率为95.24%(40/42);断指血液循环,术后1个月血流速度(5.44±0.55)cm/s,阻力指数(1.12±0.08);术后断指恢复情况,两点辨别觉(5.34±0.52)mm、远端指关节活动度(78.25±4.12)°、主动活动总程度评分为(13.28±0.46)分、断指指甲长度(15.41±1.52)mm;42例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满意度评价为95.24%(40/42).干预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评分(69.27±5.15)分、干预后心理弹性水平评分(84.25±8.36)分(P<0.05).结论 针对手指离断患者治疗,采用显微镜下手指不短缩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能大大降低因短缩手指造成的外观影响,提升断指的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手指离断显微镜下手指不短缩断指再植术满意度评价

    自体静脉移植改善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东亮石新成王超朋刘俊鹏...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自体静脉移植改善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许昌仁和骨伤医院创伤科收治的6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同指指动脉转位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小静脉桥接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局部血流动力学、断指再植存活率,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断指功能运动功能(88.42±5.36)分、日常生活活动(90.74±5.58)分、血液循环状态(92.36±5.42)分、感觉恢复评分(91.14±5.35)分高于对照组,且合计分值(90.89±5.16分)高于对照组(84.16±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 Vs(55.43±6.21)cm/s、Vd(25.36±0.72)cm/s、Vm(35.34±4.72)cm/s,高于对照组,RI(0.53±0.14)低于对照组(0.9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肢再植效果追踪显示,观察组患者存活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体小静脉桥接移植术可改善断指功能,稳定局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可显著提高断指再植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自体静脉移植断指再植术血流动力学断指再植存活率并发症断指功能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费驰媛谢豪杰邢志杰田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踝肱指数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水平较高(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对改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有较大帮助.

    糖尿病足黄芪桂枝五物汤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愈合周围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