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痛胃镜下手术治疗胃息肉的研究进展

    刘佳庆马骏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息肉是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的胃部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旦息肉继续生长,有可能引起胃出血、黑便,甚至存在癌变的风险.对于胃息肉的临床治疗来说,常用治疗手段可选性较多,其中无痛胃镜下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胃息肉治疗方法.目前,无痛胃镜种类和型号比较多,奥林巴斯CV—260与290作为比较先进的高清电子肠胃镜,具有检查全面、诊断精准、视野清晰等突出优势,可以实现对胃息肉的准确诊断与切除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普遍较好.文章简要分析了无痛胃镜下手术治疗胃息肉的研究进展.

    无痛胃镜手术治疗胃息肉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的应用

    王院兵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T2WI)的海马和杏仁核影像学为依据,探讨其在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诊断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6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量表评分、MRI影像信息.结合海马、杏仁核最大层面的T2WI图像特征,提取对应的纹理特征参数,应用LASSO回归降维并构建诊断脑卒中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非PTSD的海马和杏仁核影像组学模型.结果:脑卒中后PTSD和非PTSD患者在人口学、临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脑卒中后PTSD患者在改良年龄相关白质改变量表评分、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评分大于非PTSD患者(P<0.05).借助LASSO回归有效筛选出9个海马、14个杏仁核纹理特征参数,并构建诊断脑卒中后PTSD和非PTSD的影像学模型.结论:应用海马和杏仁核T2WI影像学模型来诊断脑卒中后PTSD患者时具备较高效能,临床可通过应用磁共振影像学来加强对脑卒中后PTSD的诊断及评估.

    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磁共振影像学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结果分析

    王江涛
    75-7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诊断冠心病,观察其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2022年3月~2023年3月作为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以该区间内接收的10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CTA两种检查,针对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的病变分布情况、血管狭窄情况、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以CAG诊断为参照,CTA确诊冠心病患者92例,检出率为88.46%.CTA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6.77%、81.82%、95.19%,显示出较高诊断价值.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检出阳性冠状动脉分支198条,冠状动脉CTA检查显示出192 条阳性,总检出率为96.97%.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检出152处冠状动脉狭窄,CTA检查结果为143处狭窄,总检出率为94.08%.结论:将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作为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式,能够显示出多种优势,不仅可以显示出较高特异性、灵敏性与准确性,还可针对冠状动脉分支的病变分布情况以及狭窄情况进行清晰展现,为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均提供可靠度较高的数据参照.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冠心病诊断价值

    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钟洁豪叶文卫郭天畅许奇伟...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在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3年10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SPN患者,依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n=34例)和恶性组(n=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动脉期和静脉期接受双能量CT成像扫描,计算各碘图参数[动脉期碘覆盖值(AOL)、动脉期碘浓度(AIC)、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静脉期碘覆盖值(VOL)、静脉期碘浓度(VIC)、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VNIC)].根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分析双能量CT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SPN患者的各碘图参数(AOL、AIC、ANIC、VOL、VIC、VNIC),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碘图参数对恶性SPN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对SPN定性诊断的Kappa一致性为0.658,诊断准确率为82.81%,灵敏度76.47%,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率为89.66%.良性组和恶性组SPN患者的AOL、VOL、AIC和VI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的ANIC、VNIC均较恶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分析显示,ANIC和VNIC诊断恶性结节的ROC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761和0.798,此时ANIC和VNIC的截断值分别为0.249和0.332.以截断值为临界值,采用联合检测,ROC下曲线面积为0.835,具有较高的敏感度(66.67%)和特异度(94.12%).结论: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中使用ANIC和VNIC联合检测对恶性SPN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双能量CT成像碘图参数孤立性肺结节良性恶性

    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检查技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对检出率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林娟姜剑榕陈华燕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检查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诊的60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检查技术与传统超声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诊断检出率,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随访评估预后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超声,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P<0.05).随访观察发现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检查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检出率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可通过清晰图像准确对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血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利于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检出率预后效果

    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肝癌患者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杨宇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检测应用在肝癌患者输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术后凝血功能异常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80例病例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凝血试验,观察组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输注前后的凝血功能、输血量、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方面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的可行性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均发生明显改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水平均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量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肝癌术后患者输血指导中的应用意义十分突出.

    血栓弹力图检测肝癌输血凝血功能出血量凝血试验

    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在乳腺肿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张天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系统)在乳腺肿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选出20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超声BI-RADS系统分级评估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计算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分级<4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100.00%、100.00%、0;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分级为4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64.52%、64.29%、66.67%;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分级>4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0;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在病灶形态、病灶边缘、有无微钙化、病灶有无血供、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方面的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病灶后方回声特征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乳腺超声BI-RADS系统分级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有重要价值,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表现差异较大,能减少误诊.

    乳腺肿块乳腺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系统)诊断效能超声声像图

    国产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与进口设备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徐进孙斗智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产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指标与进口设备检测结果的临床符合度.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胃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取58例来本院参加健康体检或经临床诊断为胃部良性病变的人群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用国产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和进口化学发光分析仪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胃癌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72-4指标检测.对比分析国产和进口设备观察指标检测结果的符合度;对比分析国产与进口设备观察指标鉴别诊断胃癌的临床诊断效率;利用Pearson相关对二种设备观察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国产与进口设备CEA、CA19-9和CA72-4指标的整体符合度分别为93.97%、92.24%和97.41%;国产设备检测CEA、CA19-9和CA72-4指标结果鉴别诊断胃癌的诊断效率与进口设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二种设备对CEA(r=0.990)、CA19-9(r=0.983)和CA72-4(r=0.996)指标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国产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72-4与进口设备检测结果符合度较好,可用于替代进口设备对胃癌高风险人群的辅助诊断和早期筛查,有利于节约医保资金和降低患者诊疗费用.

    国产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胃癌肿瘤标志物进口设备对比分析

    神经内镜及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研究

    骆飞杨瑞金黄观林曾海兰...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本院84例面肌痉挛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辅助及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92.85%),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9.52%)(P<0.05);术后两组偏侧面肌痉挛评估表(HFS-8)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疾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4.76%),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面肌痉挛神经内镜电生理监测微血管减压术

    数字化定制式隐形下颌前移器治疗骨性Ⅱ类儿童气道变化的三维研究

    王智军董丽玲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骨性Ⅱ类儿童患者应用数字化定制式隐形下颌前移器治疗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应用隐形下颌前移器治疗骨性Ⅱ类儿童患者,治疗前后拍摄锥形线束CT,应用Dolphin11.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隐形下颌前移器治疗前后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的三维变化.结果:患者上气道的总体积、口咽部体积、软腭尖水平、会厌尖水平截面积以及最小截面积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数字化定制式隐形下颌前移器可用于治疗骨性Ⅱ类儿童患者,通过前导下颌,扩增上气道,改善呼吸功能.

    骨性Ⅱ类上气道隐形下颌前移器锥形线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