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崔莉丽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实施检验科设备管理的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在2022年1月~12月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完成检验科设备管理的社区医院检验科人员2名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以常规管理模式实施检验科设备管理的社区医院检验科人员2名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模式下的检验科设备管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验科设备管理效果、检验科人员工作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验科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实施检验科设备管理的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法,有助于设备管理效率以及检验科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患者对检验科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检验科设备管理

    基于信息化的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赵洪悦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化的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应用该管理方式后腔镜器械设备的管理效果是否有所改善,从而不断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应用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样本,60例应用常规腔镜器械设备管理(对照组),60例应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管理质量情况、器械不良情况.结果:应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的应用情况更为优良,具体表现为准备差错率较低,而清洗消毒合格率与器械完好率较高,与此同时,该组患者所应用的腔镜器械设备管理质量各项维度评分均较高,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腔镜器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质量,降低准备差错率,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因此,应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的质量,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

    信息化手术室腔镜器械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模式前移在手术室设备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葛蕊贾长霞尹迪刘雅雅...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模式前移的应用方式及其对设备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收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手术室279件设备的管理资料,以采取的管理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收录数据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案,实验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联合服务模式前移-预维修保养方式,对两组资料的故障率、返修率、事故率、平均年维修费用、医护人员满意度、设备放置与标识配置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故障率,返修率、事故率,平均年维修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且前组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设备放置及标识配置合格率高于后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备管理工作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前移-预维修保养方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设备质量的管理效果,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以及年维修费用,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与设备放置与标识配置合格率,有利于手术室管理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应用.

    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服务模式前移设备质量

    供应室集中消毒法在氧气湿化瓶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赖盛兰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集中消毒法在氧气湿化瓶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本院的800件进行清洗消毒的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0件,参照组采用病房分散消毒管理,观察组采用供应室集中消毒管理,对比两组消毒后不同时间的细菌监测合格率.结果:两组消毒后第1天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0%,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组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0%,参照组为90.00%、85.00%、67.50%、52.50%;消毒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组细菌监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集中消毒法在氧气湿化瓶消毒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消毒质量,从而使无菌保存时间得到延长,对预防吸氧治疗患者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供应室集中消毒法氧气湿化瓶应用效果

    PDCA质量循环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吴锦权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医疗机构当中,医疗设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维修管理,能够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进而保障其在医疗工作中发挥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维修管理模式应用到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当中,其中,PDCA质量循环是一种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质量管理中.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质量循环也被逐渐引入和应用,成为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PDCA质量循环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介绍其应用优势和具体应用,以及为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维修管理方法,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PDCA质量循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PDCA管理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李庆玲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收入的895件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并纳入对照组;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对收入的900件外来医疗器械实施PDCA循环管理,并纳入PDCA组.比较两组工作人员认知水平、交接情况及清洗质量合格率.结果:PDCA组工作人员在器械名称、拆卸方法、清洗流程、预处理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交接信息不全率、器械数量缺失率分别为2.56%、0.44%,均低于对照组的9.39%与2.79%,PDCA组有效验收率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96.54%,P<0.05;PDCA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目测法、放大镜法及ATP生物荧光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还可改善外来医疗器械的交接情况,提高清洗质量合格率,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消毒供应中心PDCA循环管理合格率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手术室器械交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的作用分析

    秦颖
    180-18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手术室器械交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抽取2019年12月~2022年1月手术室器械50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PDCA循环管理设为研究组;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500例器械为常规管理交接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包装质量、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器械消毒供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单填写正确率等差异;并统计分析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不规范操作、消毒灭菌不规范操作情况.结果:研究组包装质量、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消毒供应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污染器械核对及分类、器械清洗组装、器械手工清洗及用具等不规范操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手术室器械交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效果良好,可提高器械整体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

    PDCA手术室院内器械不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