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的危险因素

    徐欢乐张慧斌王巧娣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L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T组(27例)和非LVT组(27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LVT形成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胸痛持续时间<12 h、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CRP、BNP、LVEF、LVD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71、0.859、0.754、0.875、0.796(均 P<0.05),预测 LVT 形成临界值分别为 3.571、121.761、45.215 mg/L、415.196 pg/ml、51.271%、43.364 mm;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 ≥ 121.761、CRP≥45.215 mg/L、BNP≥415.196 pg/ml、LVEF≤51.271%、LVDD ≥43.364 mm 为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LR、CRP、BNP、LVEF、LVDD为急性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左心室血栓危险因素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9、PAF与总IgE、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

    杨晓静陈雷刚王世宁吴远慧...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总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CSU活动期患者纳入CSU活动期组,依据7日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将其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0例三组;并将经规范抗组胺治疗28 d后进入疾病静止期的19例患者纳入CSU静止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30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CSU活动期和静止期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9、PAF、总IgE、IFN-γ和IL-4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CSU活动期患者血清IL-9、PAF水平与总IgE、IFN-γ和IL-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SU活动期组血清IL-9、PAF、总IgE和IL-4水平均高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IFN-γ水平低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健康对照组与CSU静止期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血清IL-9、PAF、总IgE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均P<0.05),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均P<0.05);且中度组血清IL-9、PAF、总IgE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0.05),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U活动期患者血清IL-9、PAF水平与血清总IgE、IL-4水平呈正相关(IL-9:r=0.726、0.870,PAF:r=0.788、0.795,均 P<0.01),与血清 IFN-γ 水平呈负相关(IL-9:r=-0.831,PAF:r=-0.816,均P<0.01).结论 CSU 活动期患者血清 IL-9、PAF 水平升高,且与总IgE、IFN-γ、IL-4水平相关,提示1L-9、PAF可能与CSU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慢性荨麻疹白细胞介素9血小板活化因子免疫球蛋白E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唇侧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状况及牙根吸收的影响

    郑琳琳王秀奎范海霞李然...
    58-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唇侧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状况及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02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52)、B组(n=50),A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B组使用唇侧固定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完成时间、牙根吸收情况及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液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A组完成治疗时间长于B组[(34.62±4.28)个月vs(28.93± 3.11)个月](P<0.01).治疗结束后,A组牙根吸收发生率为50.96%,B组为78.00%,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无牙根吸收>3 mm者,B组牙根吸收>3 mm者占比为0.50%.治疗后,两组 PLI、CI、SBI 与龈沟液 IL-1β、sICAM-1 水平均升高,A 组低于 B 组[(1.26±0.39)分 vs(1.73± 0.54)分、(1.33±0.25)分 vs(2.06±0.46)分、(1.73±0.40)分 vs(2.48±0.50)分、(173.74± 25.81)ng/ml vs(196.33±31.52)ng/ml、(42.28±5.16)μg/L vs(56.59±7.38)μg/L](均 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虽不能缩短完成治疗时间,但在抑制牙根吸收、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固定正畸矫正器正畸矫正器,可摘式正畸学,矫正牙根吸收

    补肾活血方通过调控circ_0036763/miR-583轴对髓核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梁灿荣何俊杰褚学远冯浩坚...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circ_0036763/miR-583轴对髓核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正常及椎间盘退变(IDD)髓核细胞中circ_0036763、miR-583表达水平;将IDD髓核细胞分为pcDNA组、pcDNA circ_0036763组、pcDNA circ_0036763+mimic NC 组、pcDNA circ_0036763+miR-583 mimic 组,采用 qRT-PCR 检测各组髓核细胞circ_0036763、miR-583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A值),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髓核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ollagen Ⅰ、collagen Ⅱ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0036763与miR-583靶向关系.将27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DD组、补肾活血方组,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IDD模型.建模成功后,假手术组、IDD灌胃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组灌胃1.5 g/ml补肾活血方,连续灌胃3周.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髓核细胞circ_0036763、miR-583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PCNA、collagen Ⅰ、collagen Ⅱ蛋白表达.结果 IDD髓核细胞中circ_0036763表达水平降低,miR-583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过表达circ_0036763可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合成(均P<0.05);circ_0036763靶向调控miR-583,上调miR-583可逆转过表达circ_0036763对IDD髓核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合成能力.与假手术组相比,IDD组collagen Ⅰ蛋白表达、miR-583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细胞A值、PCNA及collagen Ⅱ蛋白表达、circ_0036763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IDD组相比,补肾活血方组collagen Ⅰ蛋白表达、miR-583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细胞A值、PCNA及collagen Ⅱ蛋白表达、circ_0036763表达水增加(均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circ_0036763/miR-583轴诱导髓核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合成.

    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RNA,环状miRNA-583细胞增殖

    芹黄素对肾癌A498细胞凋亡及HIF-1α/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张莎莎黄学锋王莉澜章小琴...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芹黄素对肾癌A498细胞凋亡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癌A49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芹黄素(10、20、40 μmol/L)组、芹黄素(40 μmol/L)+HIF-1α激动剂二甲基二酰氨基乙酸(DMOG)组、HIF-1α抑制剂利非西呱(YC-1)组、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蛋白及HIF-1α/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芹黄素显著抑制A498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01).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μmol/L 芹黄素组和 YC-1 组 A498 细胞凋亡率[(4.35±1.04)%vs(10.06±1.13)%、(18.52± 2.58)%.、(32.17±2.63)%、(26.94±2.41)%]、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B淋巴细胞瘤2(Bcl-2)均显著降低(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μmol/L芹黄素组A498细胞HIF-1α蛋白表达量(0.85±0.08 vs 0.63±0.06、0.31±0.03、0.16±0.02)、p-NF-κB p65/NF-κB p65 比值(0.82±0.08 vs 0.51±0.05、0.30±0.03、0.13±0.01)均显著降低(均P<0.001).与芹黄素组比较,芹黄素+DMOG 组 A498 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32.17±2.63)%vs(14.85±1.6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 芹黄素可能通过抑制HIF-1α/NF-κB信号通路活化促进肾癌A498细胞凋亡.

    肾肿瘤细胞系,肿瘤芹黄素细胞凋亡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NF-κB

    血清Dnase1L3、CAR联合MHR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武云慧董敬超苗亮张继东...
    76-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1样蛋白3(Dnase1L3)、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3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病组)和185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Dnase1L3、CAR、MHR水平以及肝功能,Pearson分析Dnase1L3、CAR、MHR与肝功能的相关性.追踪患者住院30 d存活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住院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nase1L3、CAR、MHR预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30 d死亡的价值.结果 肝病组血清Dnase1L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CAR、MHR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病组血清Dnase1L3、CAR、MHR 与 AST、ALT、TBiL 均呈正相关(均P<0.05).236 例患者30 d 内死亡32 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分、高Dnase1L3、高CAR、高MHR是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住院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Dnase1L3、CAR、MHR和MELD评分联合预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住院3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19、0.678、0.763、0.742.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Dnase1L3水平及CAR、MHR增高,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以及住院30 d内死亡相关,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乙型肝炎肝硬化DNASE1L3蛋白C反应蛋白质血清白蛋白单核细胞胆固醇,HDL

    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经治疗再通后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

    王琳霍鸿波徐正虎李可静...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经治疗再通后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等,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5.00%(5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8,P=0.031).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10.57±2.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73±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80岁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年龄≥80岁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出血和无颅内出血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和Alberta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SPECTS)、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例(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56,95%CI:1.184~2.604)、入院时 NIHSS 评分(OR=2.392,95%CI:1.401~4.084)是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而ASPECTS(OR=0.364,95%CI:0.190~0.697)是保护因素.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再通后颅内出血主要受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ASPECTS的影响.

    颅内动脉疾病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颅内出血

    血清PTX3、CK-MB水平对慢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

    曹明善王春娣胡小倩孟令慧...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对慢性失代偿心力衰竭(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邢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00例CDHF患者,根据患者容量平衡水平将其分为容量负荷过载组(n=182)和非容量负荷过载组(n=118).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CK-MB水平对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利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HF患者容量负荷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 容量负荷过载组患者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容量负荷过载组患者的PTX3、CK-MB、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CVP水平高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低于非容量负荷过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PTX3、CK-MB预测CDHF患者容量负荷过载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718,灵敏度分别为86.2%、83.7%,特异度分别为65.4%、68.6%,预测准确性较高;两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817、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70.6%,预测准确性高于PTX3(Z=3.812,P<0.05)和CK-MB(Z=3.365,P<0.05).PTX3、CK-MB、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PCWP、中心静脉压(CVP)均为CDHF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的影响因素(均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高准确性和强适用性.结论 血清PTX3、CK-MB水平为CDHF患者发生容量过载的影响因素,联合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PCWP、CVP等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DHF的容量负荷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心力衰竭正五聚蛋白3肌酸激酶,MB型容量负荷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周民刘仁齐王芷怡张茂华...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120例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40例.三组均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注射0.25%、0.50%浓度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游离甲状腺素(FT4)和C反应蛋白(CRP)]、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术后1d,高浓度组E、Cor、FT4、CRP、FBG、2 h PBG、HbA1c、TC和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低浓度组(均P<0.05);麻醉后15 min、术后2 h,高浓度组MAP、HR均高于对照组、低浓度组(均P<0.05);术后6、12、24 h,高浓度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低浓度组(均P<0.05);三组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给予患者0.50%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其术后镇痛作用较强,能较好地改善E、Cor、FT4和CR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罗哌卡因神经传导阻滞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疼痛,手术后

    双微导管技术对急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钱金明岳培东尹杰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对急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血清MMP-9、NSE、S100β的变化,并比较短期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血清MMP-9、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短期预后良好率为55.00%(2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急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术后血清MMP-9、NSE、S100β水平升高幅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β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