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警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

金少鸿

月刊

1672-8629

ywjj@cdr-adr.org.cn

010-85243729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8号8层

中国药物警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孙绮悦郭姗姗赵荣华包蕾...
    241-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症结合模型,动物选择多使用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等.结论 总结已有AR动物模型的种类、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在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为后续A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机制评价指标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孙绮悦郭姗姗赵荣华包蕾...
    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时免疫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凝血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血小板障碍等方面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导致宿主免疫血栓的致病机制.结果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失控的免疫血栓形成与细胞因子风暴、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补体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糖萼损伤等有关,是造成患者重症及死亡的关键原因.结论 深入研究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免疫血栓的发病机制,开发并评估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该病的急性和远期后果,对未来应对其他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也具有重大意义.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免疫血栓形成过度炎症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

    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孙静赵荣华郭姗姗高双荣...
    253-25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对照组(42 mg·kg-1·d-1)、BD-77高剂量组(75 mg·mL-1,雾化15 min)、BD-77低剂量组(37.5 mg·mL-1,雾化15 min).以肺炎支原体滴鼻感染建立小鼠支原体肺炎模型,雾化给药4 d后,通过小鼠体重及肺重计算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全面评价BD-77对小鼠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BD-77 2个剂量组雾化吸入给药15 min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指数,减轻肺部炎症病变,降低肺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及血清CRP水平.结论 BD-77雾化吸入可治疗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炎,本研究为BD-77开发作为防治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提供了实验室数据支持.

    BD-77肺炎支原体雾化吸入炎症因子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小鼠

    颅痛宁颗粒对眶下神经缩窄环术诱导三叉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李舒冉郭姗姗高双荣包蕾...
    257-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kg-1·d-1)、颅痛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1·d-1).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值,生化法检测血液血流变和凝血功能,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内P38和 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 颅痛宁颗粒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痛阈值(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和全血还原黏度(P<0.05,P<0.01),提高模型大鼠血流变能力;提高模型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改善凝血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眶下神经的病理改变;并降低模型大鼠三叉神经内 P-P38的表达量(P<0.01).结论 颅痛宁颗粒具有改善三叉神经痛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三叉神经痛眶下神经缩窄环术颅痛宁颗粒活血化瘀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卡马西平

    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姚荣妹毛鑫徐英莉高英杰...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0、300、150 mg·kg-1.通过家兔左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入MSU的方式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给药5天后收集关节液,检测关节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测定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采血检测血尿酸值,给药前后血清中尿素(urea,UREA)、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糖(glucose,GLU)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 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5 d后关节腔内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有降低血尿酸的趋势;土藤草颗粒对家兔血清中UREA、CHO、Cre、GLU及TG含量均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IL-6、IL-8、TNF-α及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及中剂量组PGE2含量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结论 土藤草颗粒对MSU致急性关节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关节腔内白细胞数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

    土藤草颗粒微晶型尿酸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效学大耳白兔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

    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李舒冉郭姗姗包蕾孙静...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 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12 mg·kg-1)、四逆散对照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g生药·kg-1)、佛芍颗粒中剂量组(24 g生药·kg-1)、佛芍颗粒低剂量组(12 g生药·kg-1)7 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寒冷刺激结合腹腔注射福尔马林制备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时长、疼痛发生率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综合评价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疼痛发生率,减轻小鼠结肠黏膜增生及炎症等.结论 佛芍颗粒可以改善寒冷刺激结合福尔马林诱导的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小鼠的腹痛,为佛芍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功能性腹痛寒凝气滞证佛芍颗粒治疗作用小鼠

    难溶性原料药、辅料、制剂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晨雪裴宇盛蔡彤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药典及近10 年相关文献中有关难溶性样品检测方法的建立思路,为难溶性原料药、辅料、制剂的内毒素检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重点对药典及国内文献中难溶性样品的内毒素限值确定、检查方法、溶解方法、排除干扰的思路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尤其对有机溶剂的选择重点阐述.结果 及结论 难溶性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建立的难点在于寻找合适的溶剂及排除干扰,溶解方法考虑有机溶剂、非有机溶剂、物理方法,排除干扰的方法考虑调节pH、补充二价阳离子、使用抗增液、分散剂等思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原料药辅料制剂细菌内毒素鲎试剂难溶性方法学质量安全排除干扰

    化学对照品引湿性研究路线的探讨

    刘毅耿颖覃玲郭贤辉...
    280-28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对照品引湿性研究的应用路线,为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奠定基础.方法 主要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法(DVS)开展引湿性研究,DVS设定温度为25℃,载气N2 流速200 mL·min-1,程序调控相对湿度变化和时间.结果 结合溴吡斯的明研究实例,较系统地解析了3步骤的化学对照品引湿性研究路线.结论 相关研究路线的探讨有助于加强基于水分吸附的化学对照品引湿性研究.

    引湿性化学对照品动态水分吸附溴吡斯的明研究路线环境湿度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刘毅覃玲郭贤辉陈华...
    283-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药品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着重报道了这 2 种技术方法在水分含量分析、热稳定性研究、熔点测量、纯度分析、晶型分析等药物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研究情况.结果 与结论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的水分、熔点、纯度、晶型以及稳定性等相关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更高分析需求.

    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水分含量热稳定性熔点纯度晶型安全性

    酶联免疫法测定甘精胰岛素中单链前体残留研究

    张孝明吕萍胡馨月丁晓丽...
    290-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酶联免疫法检测甘精胰岛素中单链前体残留,为甘精胰岛素药物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以甘精胰岛素原为标准品,建立单链前体残留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准确度、范围和精密度,并应用该方法检测9批甘精胰岛素原料药.结果 在0.156~10.00 ng·mL-1 浓度范围内,对甘精胰岛素原标准品进行四参数曲线拟合,曲线相关系数 R2 大于0.99,方法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良好.重复检测3批甘精胰岛素原料药,平均加标回收率在104%~113%范围内,RSD%小于10%,方法精密度良好.9批样品中单链前体残留量均小于1 ng·mg-1.结论 建立的酶联免疫法可用于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中单链前体残留量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

    酶联免疫法甘精胰岛素单链前体C肽质量控制方法学验证安全性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