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禁毒工作群众知晓度调查与提升路径初探——以S市为例

    金禹含高国程王玮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S市群众对禁毒工作的知晓度以及提升禁毒工作知晓度的路径.方法:借助S市禁毒社工机构,以随机的形式对普通群众进行禁毒工作知晓度调查.结果:就吸毒行为性质来看,其知晓度较低,仅为 40%;就毒品、吸毒的危害、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易制毒化学品受公安机关管制等方面来看,其知晓度较高且均超过了 80%;从总体上看,S市禁毒工作群众知晓度较高,且知晓度均为80%以上,同时呈现出女性知晓度较低、青壮年和中年人知晓度较低,文化程度越低对禁毒工作知晓度越低的情况.结论:吸毒行为的性质认识和如何避免毒品侵蚀两个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并就禁毒宣传的对象、禁毒宣传的方法和禁毒宣传的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提升禁毒工作群众知晓度的三项对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禁毒工作群众知晓度SPSS统计提升路径

    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流行趋势分析

    黄国良赖文健魏雪芳郭蓝...
    788-793,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008-2021 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流行趋势,为中学生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 2008-2021 年七次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对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特征和流行趋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SPSS 26.0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2021 年共调查了 198 499 名在校中学生,广东省中学生曾经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率从 2008 年的 10.80%下降至 2021 年的 1.45%,总体呈下降趋势(χ2 趋势=3787.463,P<0.001);复方甘草片、头痛散、去痛片和晕动片是使用率相对突出的几种药物;首次使用的原因主要是模仿或好奇心尝试以及缓解烦恼心理压力,首次使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里,首次使用来源主要是家里和药店.结论:2008-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报告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相关部门近年来对中学生物质滥用的管控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对药店的管理、充分发挥家庭及学校在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药物中的作用,以期在未来实现更理想的监管效果.

    精神活性物质非医疗目的使用流行趋势分析在校中学生

    强戒人员毒品成瘾的风险与保护因素探究

    陈振彩杨上栋李昊刘忠元...
    794-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毒品成瘾的危险性与保护性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两所强制隔离戒毒所139名男性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为对象,采集强戒人员的人口学信息,使用测量问卷对戒毒人员施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对采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瘾水平与艾森克人格问卷P维度(r=0.190)和N维度(r=0.218)呈正相关,与普遍适应不良呈正相关(r=0.320),与Barrat冲动型也呈正相关(r=0.213),心理韧性和Barrat冲动型呈负相关(r=-0.45);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只有一对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显著(r=0.455,P=0.044).将对这一对典型变量进行分析,对毒品成瘾的贡献度结果显示普遍适应不良的贡献度为0.691、艾森克人格问卷N维度的贡献度为0.499、艾森克人格问卷P维度的贡献度为0.462、收入水平的贡献度为-0.302、心理韧性的贡献度为-0.270.结论:心理韧性和收入水平是毒品成瘾的保护性因素,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P维度和N维度与普遍适应不良是毒品成瘾的风险性因素.

    强戒人员毒品成瘾典型相关分析风险性因素保护性因素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疫苗认知调查分析

    陈杰胡文兵钟泽郑敏...
    799-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疫苗的知识了解程度,并探究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意愿.方法:通过自行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及疫苗接种意愿调查问卷》,对某戒毒所的 88 名戒毒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疫苗的认知和态度.采用卡方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 88 名被调查对象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回答正确率为 29.5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非常想接种和比较想接种的比例分别为 40.91%和 39.77%.此外,研究发现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戒毒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及疫苗认知方面较高,而在对接种意愿做调查时发现,个体户和已婚人群更倾向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疫苗的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低,但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意愿较强.

    戒毒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认知接种意愿

    中药方剂辅助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高峥张小波李国胜张景崴...
    803-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接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1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92 例和研究组 92 例.研究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择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共同治疗,对照组仅以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PANSS、MCCB、TESS量表评分,治疗有效率及神经递质血清标记物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8周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时加工速度、注意、工作记忆、语言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交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时血DA、NE、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 4 周、8 周时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病症患者,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治疗可积极缓解患者临床精神症状表现,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维护患者临床治疗安全.

    慢性精神分裂病症中药方剂氯氮平认知功能安全性

    趣味性运动疗法辅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障碍的效果

    胡俊占艳李雪琴
    808-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趣味性运动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年 6 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谷城医院收治的 92 例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趣味性运动疗法+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睡眠及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9.13%,高于对照组的 69.57%(P<0.05);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低于对照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趣味性运动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障碍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焦虑障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运动疗法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王振亚张凯耿洋薛延辉...
    812-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入 2022 年 7 月—2022 年10月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将使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40例患者作为阿芬太尼组,将使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40例患者作为舒芬太尼组,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发生次数、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诱导时间、检查时间、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不同时间点患者恢复状况、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用药后 3 min(T2)和检查结束时(T3)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T1),且阿芬太尼组T2 呼吸频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苏醒、诱导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检查结束后 15 min伤害性反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舒芬太尼组,离院时生理功能、伤害性反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麻醉优良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患者麻醉后的呛咳、体动、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理功能、伤害性反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麻醉效果好.

    阿芬太尼丙泊酚结肠镜检查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效果的影响

    王艳新樊军晓孙得月谢爽...
    817-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幼儿麻醉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躁动和疼痛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择期行全麻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超前镇痛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麻醉苏醒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滞留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麻醉诱导前20 min、诱导插管后20 min、入PACU后1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期躁动情况[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术后疼痛强度[Wong-bank面部表情量表法(FPS)]、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短于常规麻醉组(P<0.05);诱导插管后 20 min、入PACU后10 min,超前镇痛组HR、MAP均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苏醒期,超前镇痛组PAED评分、FPS评分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麻醉苏醒后,超前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的4.76%(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应用于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幼儿,有利于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更高,可减轻麻醉苏醒期躁动和疼痛强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有望成为幼儿全麻诱导的安全有效方案.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

    1例滥用1,4-丁二醇患者的护理经验

    李斌宋玉新李瑞华
    821-824,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同时,1,4-BD作为γ-羟基丁酸(γ-hydroxybutyrate,GHB)的前体物质容易被滥用.长期慢性使用GHB及1,4-BD可出现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戒断症状在停用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1,4-BD滥用患者常需住院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临床护理亦是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 1例滥用1,4-BD患者的护理经验,具体包括安全及生活护理、戒断症状护理、睡眠护理、心理康复护理及防复发指导四大方面,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4-丁二醇γ-羟基丁酸滥用戒断症状护理

    补体C1q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莹汪静仪王宇荣玮...
    825-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补体C1q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公共数据库挖掘补体C1q相关基因(C1QA、B 和 C)在GBM中的表达模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1QA、B 和 C 的表达水平.CCK8 法测定U251和U251耐药株(U251/TR)细胞活力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和U251/TR细胞凋亡.Transwell 法检测U251/TR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补体C1q A链(C1QA),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1QA、B和C在GBM中表达升高,且C1QA和B与肿瘤分级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证实C1QA在U251/TR中表达下降,且在U251/TR中过表达C1QA可以下调IC50,并增加了TMZ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抑制,以及下调MGMT的蛋白水平.结论:GBM对TMZ耐药后C1QA水平下降,过表达C1QA可以逆转部分GBM的耐药性.

    胶质母细胞瘤耐药性补体系统补体C1qA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