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董海原

月刊

1671-2560

zgywylc@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国药物与临床/Journal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基化蛋白7B抗体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许晓强邢志华王晓珍田晓爱...
    174-178,前插2-前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分析甲基化蛋白7B抗体(METTL7B)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预测其在AML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整合TCGA和GEO数据分析METTL7B在成人AML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与生存预后,以及其与药物反应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关系。对METTL7B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与健康成人组织相比,成人AML组织中METTL7B表达水平升高(P<0。05)。METTL7B高表达与成人AML患者较短的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METTL7B高表达与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抑制剂耐药和AML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尤其是M2巨噬细胞)免疫浸润呈正相关(P<0。05)。METTL7B基因参与调控巨噬细胞活化生物过程,参与巨噬细胞标记和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microRNAs相互作用。结论 METTL7B表达在成人AML组织中显著上调。METTL7B高表达与成人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AML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METTL7B基因可能通过介导HDAC1抑制剂耐药和M2巨噬细胞免疫浸润参与AML疾病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药物反应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14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液细菌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性

    代锦文周成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40例小儿感染性肺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方法 采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40例肺炎患儿痰液细菌培养检查的标本,并进行细菌及药敏实验。对14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病原菌分布、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40例患儿痰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0例,阳性率42。9%,共分离出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的株数分别为40、26、2株,分别占比58。8%、38。2%、2。9%,所有病原菌株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株数分别为22、20、11、4株,检出率分别为15。7%、14。3%、7。9%、2。9%,因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感染性肺炎患儿,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11。1%,5。6%),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导致的感染性肺炎患儿,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率低(7。1%,22。7%,0)。结论 14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对于因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感染性肺炎患儿,可采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疗,而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导致的感染性肺炎患儿,可采用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等治疗。

    儿童肺炎痰培养病原菌抗药性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随访

    王帆齐立强韩国晖黄莉...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免疫组织化学分型的乳腺癌综合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1 24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导管型883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26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97例。保乳术(BCS)或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后放化疗的共275例;改良根治术(IRM)和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后放化疗的共965例。BCS和IRM后,均行术后常规患侧全乳房、全胸壁调强放疗(IMRT)和锁骨淋巴引流区放疗,DT约 50 Gy。腋窝淋巴转移阳性者,补照腋窝区DT 60~70 Gy。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行辅助性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者,加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治疗。结果 BCS和IRM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是81。8%和78。2%(P>0。05),其中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为91。8%;1~3个淋巴结转移者为74。0%;4个以上转移者为63。0%。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和无转移者五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型五年生存率为98。0%;HER-2型为37。7%;TNBC型为17。5%。结论 导管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最好;HER-2型对抗HER-2靶向药物有效,预后居中;TNBC型具有较强的侵袭性,且对内分泌和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最差。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的多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乳腺肿瘤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放化疗,辅助

    导致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卜剑波王成丰任聪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唾液微量元素与儿童龋病的联系。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龋病患儿124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段因其他原因就诊的124例非龋病患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进行口腔HP、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氯、氟、磷离子浓度检测。根据研究组患儿龋齿情况将其分为Ⅰ~Ⅳ型,比较不同患儿HP阳性占比及HP-DNA拷贝数、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氯、氟、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龋病严重程度与口腔HP感染及唾液微量元素的联系。结果 Ⅳ型HP-DNA拷贝数、HP阳性占比>Ⅲ型>Ⅱ型>Ⅰ型>0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O水平大于对照组,pH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NO水平>Ⅲ型>Ⅱ型>Ⅰ型,Ⅳ型pH值<Ⅲ型<Ⅱ型<Ⅰ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DNA拷贝数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685,P<0。05),与pH值呈负相关(r=-0。564,P<0。05)。龋病病情与HP-DNA拷贝数、NO水平呈正相关(r=0。651,P<0。05),与pH值呈负相关(r=-0。671,P<0。05)。结论 儿童龋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HP感染以及唾液微量元素和pH值改变,感染程度与龋病严重程度相关。

    口腔幽门螺杆菌唾液龋齿相关性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与连续硬膜外输注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新生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李娇李婷婷谢娜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与连续硬膜外输注(CEI)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新生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行无痛分娩的10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镇痛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CEI模式镇痛,观察组实施PIEB模式镇痛。比较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血气指标[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乳酸(LAC)]。结果 观察组在T1、T2、T3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胎儿娩出时,观察组ALD、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pH值、PO2、PCO2以及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EB镇痛模式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以及应激指标水平,同时还可缩短产程,且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娩疼痛镇痛,产科婴儿,新生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韩利娜王向迎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栓塞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不良反应。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痛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PaCO2、FIB水平均较低,PaO2、TT、PT、APTT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药联合在肺栓塞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效果,有助于在短时间内缓解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肺栓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低分子肝素凝血酶原血气分析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199页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

    黄欣星黄钰容柯玮玮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及拔管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94例,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7例)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47例),右美托咪定组采用1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0。9%氯化钠注射液组滴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拔管后10、20、30、4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icher镇静躁动评分(SAS)发生率。结果 T1、T2、T3、T4时观察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1、T2、T3、T4时2组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0、30、40 min时观察组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PACU滞留时间及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够有效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对患儿的镇静镇痛,提升拔管质量。

    右美托咪定疝修补术镇痛

    著作权使用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