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干髓糊剂在乳牙牙髓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曾亚军何其佳周杰
    45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维他派克斯(vitapex)糊剂与联合干髓糊剂在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收治的121例乳牙牙髓炎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在常规准备后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研究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髓糊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牙周相关指标和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95.24%)的治疗总有效率(82.7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SBI、GI、PD、PLI[分别为(1.38±0.47)分、(1.14±0.46)分、(4.18±0.47)mm和(1.26±0.16)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2±0.51)分、(1.73±0.43)分、(5.62±0.51)mm和(1.87±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6、7.272、16.164、20.333,均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2.31±0.54)分、(0.78±0.27)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8±0.61)分、(1.2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7、7.954,均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itapex联合干髓糊剂治疗乳牙牙髓炎的效果更好,镇痛效果更佳,有助于促进牙周组织快速恢复.

    牙髓炎乳牙根管治疗维他派克斯糊剂干髓糊剂镇痛效果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眼表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江维亮陆晓和
    458-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和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126眼),观察组给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照组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眼部症状日常调查问卷(DEQ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功能及结膜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118/126)高于对照组82.53%(104/126)(χ2=7.416,P<0.05).两组治疗后的CFS、DEQS、睑板腺功能、结膜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CFS、DEQS、睑板腺功能、结膜评分[分别为(1.29±0.24)分、(3.12±0.44)分、(1.46±0.31)分、(1.12±0.28)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2±0.36)分、(3.49±0.48)分、(1.57±0.36)分、(1.29±0.32)分](t=5.967、6.378、2.599、4.487,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BUT、SⅠT均升高,观察组的BUT、SⅠT[分别为(5.94±1.62)s、(11.10±3.62)mm·5 min-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1.47)s、(10.18±3.31)mm·5 min-1](t=4.156、2.105,均P<0.05).结论 地夸磷索钠滴眼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修复眼表损伤,提高患者泪膜稳定性,改善眼部症状和主观感受.

    干眼症眼部症状损伤修复泪膜稳定性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温阳泻肺保心汤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赵秋梅王宁江文文聂伟...
    46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温阳泻肺保心汤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对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北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摸红蓝色球的方式,分为观察组(红球,51例)和对照组(蓝球,5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阳泻肺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情况[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H)、血小板聚集率(PAR)、红细胞聚集指数(RAI)]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20%(46/51)高于对照组68.63%(35/51)(χ2=7.256,P<0.05);观察组、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BNP[(873.34±145.66)pg·mL-1、(981.89±234.98)pg·mL-1]、血清cTnT[(12.24±2.35)ng·mL-1、(13.76±3.01)ng·mL-1]、血液流变学各指标WBVL、WBVH、PAR、RAI水平[分别是(9.21±1.34)mPa·s、(4.34±2.19)mPa·s、(40.13±4.77)%、(2.19±1.11)和(9.86±1.08)mPa·s、(5.31±1.38)mPa·s、(42.96±5.14)%、(2.78±1.02)]和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动则气促、面浮肢肿、心悸自汗、口唇青紫评分[分别是(1.08±0.13、1.34±0.35、1.23±0.57、1.35±0.65)分和(1.24±0.44)分、(1.51±0.19)分、(1.55±0.39)分、(1.68±0.38)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分别是(1.88±0.78)L、1.54±0.44)L]和FEV1/FVC比值[(67.24±4.56)、(64.77±4.1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温阳泻肺保心汤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明显,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利于加强心肌及肺功能,并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趋于正常.

    环磷腺苷葡胺温阳泻肺保心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血液流变学

    本刊关于论文中插图的要求

    467页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评价

    闫莎莎马雪瑶许园晨张国瑜...
    468-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上腹痛、反酸与嗳气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及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比对照组(84.31%)更高(χ2=3.99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与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6.15±0.52)d、(5.80±0.52)d、(5.52±0.38)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患者(8.44±0.73)d、(7.38±0.66)d、(6.72±0.82)d,t=18.247、13.429、9.482,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发作频率评分为(3.99±0.52)分,症状发作程度评分为(5.48±0.69)分,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6.24±0.67)分、(7.42±0.72)分,t=18.946、13.893,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分别为(331.29±4.92)ng·L-1、(178.54±4.37)pg·mL-1,均高于对照组(299.54±5.23)ng·L-1、(143.25±4.92)pg·mL-1,t=31.577,P<0.001;观察组(3.92%)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05.结论 蒲元和胃胶囊结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良好,患者症状缓解快,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反流性食管炎蒲元和胃胶囊雷贝拉唑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反流性疾病问卷不良反应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耐药性监测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李春梅沈华芬王朝红
    47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影响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德清县中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体液及分泌物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6株CRE中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7株,44.34%)和大肠埃希菌(31株,29.25%),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51株,48.11%)和尿液标本(28株,26.4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70%;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70%,对替加环素不具耐药性.留置静脉导管[OR(95%CI):1.830(1.213~2.756),P=0.004]、ICU治疗[OR(95%CI):1.793(1.135~2.492),P=0.003]、感染性休克[OR(95%CI):2.140(1.498~3.430),P<0.001]为CRE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CRE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留置静脉导管、ICU治疗和感染性休克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预后危险因素

    本刊关于缩略语的使用规则

    476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龚亚君唐彩丽杨宏忠乔逸...
    47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女性患者,因"间断皮肤瘙痒8年,间断发热20 d"入院.患者3个月前被诊断为PBC合并AIH,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持续规律口服激素治疗.此次入院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PBC、AIH.患者入院后经验性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后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基因测序提示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建议给予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用药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生活饮食等指导.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高危因素,致死率高.临床药师需通过综合研判患者的疾病状况、用药情况及检测结果,协同临床医师制定合理化、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此外,与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提高了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同时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危重患者的药学管理有助于为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保障,改善其临床预后.

    耶氏肺孢子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的药学监护

    邵佳佳赵冰清张艳华姚晖...
    48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期肺腺癌患者使用盐酸厄洛替尼片后引起间质性肺炎(ILD)的个体化药学监护案例.1例83岁老年女性患者,因"发现右肺肺癌9 d"入院,诊断为右肺腺癌cT2N2M1c ⅣB期.入院后行基因检测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予盐酸厄洛替尼片(150 mg,每日 1 次)靶向治疗后10 d出现ILD.临床药师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建议给予泼尼松龙1.0~2.0 mg·kg-1·d-1对症处理,同时对患者加强用药教育.治疗后患者的ILD症状改善,换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80 mg,每日 1 次)治疗后再次出现ILD.停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并再次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厄洛替尼奥希替尼肺腺癌间质性肺炎

    医联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构建及疗效评价

    匡丽萍石丽娅张荔马红霞...
    484-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医联系统建立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平台,考察平台管理对服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医联系统设立包含药物治疗管理要素的药学咨询平台.选取住院期间调整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的出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医学服务,观察组额外接受线上药物治疗管理咨询服务.在3个月、6 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达标患者的百分比,并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安全用药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时血压达标的患者百分比高于对照组(χ2=8.531,4.344,均P<0.05).6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安全用药认知度均优于对照组(χ2=32.903,9.319,9.319,均P<0.05).6个月后,观察组BMI[(22.72±3.10)kg·m-2 vs(23.99±2.17)kg·m-2,t=12.093,P=0.028]、高钠摄入比率[22.50%(9/40)vs 50.00%(20/20),χ2=20.163,P=0.017]、不适当饮酒率[5%(5/40)vs 40%(16/40),χ2=39.904,P<0.001]以及焦虑评分[(2.43±1.00)分 vs(3.71±1.03)分,t=4.527,P=0.037]、抑郁评分[(2.14±0.36)分 vs(3.89±1.20)分,t=17.793,P<0.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等体力活动率高于对照组[77.50%(31/40)vs 57.50%(23/40),χ2=21.472,P=0.016];观察组生命质量总得分高于对照组[(72.63±10.23)分 vs(65.28±9.89)分,t=29.198,P<0.001].结论 通过在医联系统平台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服务,能提高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及安全用药的认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医联系统药物治疗管理应用分析疗效评价药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