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帕瑞昔布联合羟考酮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庞瑶高佳炜赵红昌
    573-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镇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组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 Ramsay镇静评分(RASS)、术后12 h两组患者肾上腺素(AD)与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6、12、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85±0.73)分、(1.89±0.44)分、(0.85±0.19)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23)分、(2.52±0.37)分、(1.58±0.27)分,t=4.082、8.559、17.269,均P<0.001;术后6、12、24 h,观察组患者RASS评分分别为(3.10±0.11)分、(2.79±0.25)分、(2.11±0.2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2.22±0.63)分、(1.86±0.30)分、(1.71±0.14)分,t=10.747、18.600、11.244,均P<0.001;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AD及NE水平分别为(92.65±6.93)pg·mL-1、(612.94±10.34)pg·mL-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00.54±7.23)pg·mL-1、(644.62±9.52)pg·mL-1,t=6.153、17.604,均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92%、1.64%,均较低,χ2=1.034,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中镇痛效果良好,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不良反应较少.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帕瑞昔布钠盐酸羟考酮镇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

    艾司氯胺酮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钟丽丽汪洪徐明明陈群...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HA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老年TH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1)麻醉维持泵注丙泊酚5 mg·kg-1·h-1+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1·h-1+瑞芬太尼30 μg·kg-1·h-1,研究组(n=51)麻醉维持泵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1·h-1+丙泊酚5 mg·kg-1·h-1+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1·h-1+瑞芬太尼30 μg·kg-1·h-1.比较两组镇痛效果、髋关节活动度、认知功能、炎症因子、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24 h静息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静息时VAS评分、术后24 h活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活动时VAS评分、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6±0.67)分、(1.84±0.45)分、(6.48±1.12)分、(5.46±1.03)分、(94.56±10.71)μg、呼吸抑制发生率0、恶心发生率3.92%、呕吐发生率0、躁动发生率5.88%、低氧血症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4±0.78)分、(2.28±0.63)分、(7.09±1.04)分、(6.11±0.92)分、(101.78±15.93)μg、呼吸抑制发生率11.76%、恶心发生率19.61%、呕吐发生率11.76%、躁动发生率21.57%、低氧血症发生率11.76%](t=2.639、4.059、2.850、3.361、2.686,χ2=4.427、6.044、4.427、5.299、4.427,均P<0.05),髋关节最大屈曲度、最大外展活动度[分别为(80.53±7.51)°、(51.56±5.38)°]较对照组[分别为(78.29±6.64)°、(53.73±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6、1.587,均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26.78±1.23)分]高于对照组[(22.73±2.48)分](t=10.448,P<0.05).术后24 h,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分别为(594.98±41.37)pg·mL-1、(8.52±2.78)pg·mL-1、(41.85±10.37)ng·L-1、(436.13±60.62)ng·mL-1、(0.67±0.16)nmol·L-1、(1.84±0.41)nmol·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27.52±49.46)pg·mL-1、(15.74±3.62)pg·mL-1、(57.29±13.43)ng·L-1、(479.94±66.28)ng·mL-1、(0.78±0.19)nmol·L-1、(2.11±0.45)nmol·L-1](t=14.679、11.297、6.498、3.483、3.163、3.167,均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能够为老年THA患者提供确切镇痛效果,可减轻认知功能损害、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且不影响髋关节活动度.

    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艾司氯胺酮镇痛效果认知功能应激反应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闫绍辉王栋徐凯付晏...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或c-ros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阳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疾病进展、活动状态(PS)评分≤2分、二次基因检测结果为T790M阴性、处于ⅢB~Ⅳ期的非鳞癌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化疗组(给予培美曲塞+卡铂注射液化疗方案治疗)和安罗替尼组(给予口服安罗替尼+培美曲塞+卡铂注射液化疗方案治疗),经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卡钳值0.02)排除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两组各获得46例患者.比较化疗4周期后的实体瘤治疗效果[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随访1年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4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期后,安罗替尼组DCR(73.91%vs 52.17%)高于化疗组(χ2=4.665,P<0.05),ORR(43.48%vs 34.78%)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0,P>0.05);随访1年,化疗组PFS为(6.81±1.66)个月,死亡29例,OS为(7.33±1.71)个月;安罗替尼组PFS为(8.17±2.32)个月,死亡19例,OS为(10.56±1.84)个月,安罗替尼组PFS(log rank χ2=8.331,P<0.05)、OS(χ2=8.394,P<0.05)高于化疗组;在治疗期间,安罗替尼组患者蛋白尿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EA水平及血清ICAM-1、Hsp90α水平均降低(P<0.05),且安罗替尼组[(3.24±0.72)ng·mL-1、(16.65±3.07)ng·mL-1、(13.27±2.49)ng·mL-1、(0.56±0.11)ng·mL-1、(82.67±9.67)ng·mL-1]低于化疗组[(3.88±0.84)ng·mL-1、(18.24±3.12)ng·mL-1、(16.57±2.51)ng·mL-1、(0.64±0.18)ng·mL-1、(89.57±9.24)ng·mL-1](t=3.923、2.464、6.330、2.572、3.499,均P<0.05).结论 安罗替尼在晚期NSCLC患者治疗中效果良好,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延长患者PFS,提高生存质量,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晚期NSCLC安罗替尼生存时间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热休克蛋白90α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

    吴立丽李瑞超
    587-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替雷利珠单抗对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纳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含铂单药同步化疗,对照组采取单纯三维后装腔内放疗,联合治疗组在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基础上加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肿瘤体积为(21.65±7.23)cm3,SCC水平为(2.58±0.42)μg·L-1,CEA水平为(1.85±0.52)μg·mL-1,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47.23±5.23)cm3,(4.29±0.76)μg·L-1,(2.55±0.62)μ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D4+指标为(29.54±3.85)%,高于对照组(27.65±4.23)%,CD8+指标为(28.11±3.33)%,低于对照组(29.65±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可提升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局部晚期宫颈癌替雷利珠单抗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郭宇高一丁马筠怡陈卫军...
    592-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台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联合组(n=45).对照组予以呋喹替尼胶囊口服,联合组加用信迪利单抗静脉滴注,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记录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组ORR(20.00%)与DCR(88.89%)均高于对照组ORR(4.44%)与DCR(68.89%)(χ2=5.075,5.404,均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CEA、CA-125、CA-199[分别为(19.44±2.18)μg·L-1、(35.82±4.66)U·mL-1、(31.23±4.15)kU·m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68±2.89)μg·L-1、(40.29±5.07)U·mL-1、(36.49±4.54)kU·mL-1](t=7.857,4.354,5.737,均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AST升高、蛋白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7,0.476,0.800,0.104,0.304,均P>0.05).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信迪利单抗与呋喹替尼联合应用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控.

    信迪利单抗呋喹替尼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安全性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海峰王伟梁朝晖马韬...
    596-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78例)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7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49%(62/78)和96.15%(75/78),高于对照组的60.26%(47/78)和82.05%(64/78)(χ2=6.851,7.988,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D-1、PD-L1水平[分别为(201.81±16.12)ng·L-1、(264.32±25.10)n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3±19.58)ng·L-1、(301.28±27.42)ng·L-1](t=10.593、8.781,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90%(6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9%(56/78)(χ2=4.650,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但多为1~2级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进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血清PD-1、PD-L1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食管癌卡瑞利珠单抗同步放化疗疗效安全性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王平贵邓睿李丹
    60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时长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评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血清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神经内分泌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皮质醇(Co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χ2=5.41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7-HAMD、HAMA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6.56±3.40)分,(15.49±2.56)分],均低于对照组[(19.67±3.58)分,(18.68±3.77)分](t=4.214,4.696,均P<0.05);观察组的T3、T4水平[(1.82±0.43)nmol·L-1,(90.34±10.55)nmol·L-1],均高于对照组[(1.50±0.39)nmol·L-1,(82.45±9.62)nmol·L-1](t=3.698,3.707,均P<0.05),观察组患者TSH水平[(1.87±0.74)mU·L-1]低于对照组[(2.25±0.79)mU·L-1](t=2.355,P=0.021);观察组的5-HT、DA水平[(40.56±7.37)μg·L-1,(78.34±6.55)ng·L-1],均高于对照组[(31.32±6.48)μg·L-1,(70.45±5.60)ng·L-1](t=6.316,6.142,均P<0.05),观察组Cor水平[(80.36±20.32)μg·L-1]低于对照组[(97.58±21.23)μg·L-1](t=3.931,P<0.05);观察组[15.56%(7/45)]和对照组[13.33%(6/4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结论 针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水平.

    重度抑郁症氟西汀奥氮平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甲状腺激素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疗效

    陈占芳王向平张泽佳
    605-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疗效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103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低剂量组(51例)和高剂量组(52例).两组均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仅布地奈德剂量不同(低剂量组每次0.5 mg,高剂量组每次1.0 mg).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19%vs 96.15%,χ2=1.442,P>0.05).治疗后,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高剂量组的FEV1、PEF、FVC[分别为(1.87±0.31)L、(3.10±0.38)L·s-1、(3.04±0.69)L]高于低剂量组[分别为(1.46±0.28)L、(2.67±0.34)L·s-1、(2.57±0.62)L](t=7.039、6.048、3.634,均P<0.05).治疗后,两组EOS水平均下降,且高剂量组EOS[(0.27±0.09)×109·L-1]低于低剂量组[(0.19±0.08)×109·L-1](t=4.77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4%vs 9.61%,χ2=0.101,P>0.05).结论 0.5 mg与1.0 mg剂量的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0 mg剂量的布地奈德应用效果更佳.

    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嗜酸性粒细胞

    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刘平李艳玲
    609-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 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共100例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了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50例)采取红霉素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长、咳嗽咳痰缓解时长、肺部啰音消失时长、住院时长、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变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IPS)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儿(98.00%)相较于对照组患儿(84.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时长、咳嗽咳痰缓解时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长、住院时长[分别为(3.59±0.58)d、(5.18±0.95)d、(5.68±0.79)d、(15.19±2.00)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4.56±0.65)d、(7.72±1.00)d、(7.35±0.85)d、(17.4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3、13.021、10.176、5.483,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IL-6、TNF-α浓度水平[分别为(12.59±2.00)mg·L-1、(7.23±1.05)ng·L-1、(1.32±0.20)mg·L-1],均低于对照组患儿[(16.92±2.12)mg·L-1、(10.45±1.63)ng·L-1、(1.70±0.1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5、11.743、11.006,均P<0.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EF、FVC、FEV1水平分别为(198.54±7.95)L·min-1、(1.79±0.30)L、(1.77±0.13)L,均高于对照组患儿(166.92±8.54)L·min-1、(1.50±0.27)L、(1.45±0.1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3、5.081、8.835,均P<0.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IPS评分为(3.23±0.59)分,低于对照组患儿(4.23±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8,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方案疗效显著,可改善炎症,提升肺功能,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肺功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不良反应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刘爽吴佳妮马杰
    614-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AZM)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与对血清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82例小儿MPP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AZM治疗,试验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联合AZM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及随访至出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清TLR2、TIPE2、sPD-1水平,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5.61%)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5.12%)更高(χ2=6.248,P<0.05).试验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咳嗽持续时间分别为(4.76±0.51)d、(9.78±0.95)d、(7.03±0.67)d,短于对照组的(7.22±0.76)d、(12.95±0.82)d、(8.89±0.72)d(t=17.210、16.174、12.109,均P<0.05).试验组TIPE2水平分别为(57.70±5.91)pg·mL-1,高于对照组的(42.63±4.23)pg·mL-1(t=13.277,P<0.05);试验组全血CD8+水平,血清TLR2、sPD-1水平分别为(24.76±1.52)%、(4.46±0.89)ng·mL-1、(141.65±26.40)μg·L-1,低于对照组的(27.25±1.15)%、(7.03±1.34)ng·mL-1、(176.73±38.35)μg·L-1(t=8.365、10.230、4.825,均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1%vs 12.20%,χ2=0.823,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AZM应用于小儿MPP的效果较好,可促进其康复,调节机体TLR2、TIPE2、sPD-1表达水平,安全性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热毒宁注射液Toll样受体2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