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纪国文卫雨清刘宏炜潘天宇...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 2023 年 3-4 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及相关全身症状的患者 153 例,按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分为甲型流感组 71 例和非甲型流感组82 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单核细胞计数(M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单核细胞百分比(M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比例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甲型流感组WBC、NC、LC、EOS及EOS%均低于非甲型流感组(P<0.05),最高体温和MO%均高于非甲型流感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O%诊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 0.704,最佳临界点为 9.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7.5%和 65.9%.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WBC、NC、LC、EOS及EOS%降低,MO%升高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甲型流感病毒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例

    自我节律性引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即刻影响

    周苗苗赵凯徐梅杨梅...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自我节律性引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即刻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2-8 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并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的 20 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节律引导前及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过程中,均使用意大利BTS公司的P-WALK平板压力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参数指标包括:步速、步幅、步态周期、患侧预承重期、患侧单支撑期、患侧预摆动期、患侧摆动期.结果:与节律引导前步行比较,20 例测试患者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患者步速、患侧步幅、健侧步幅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步态周期及健侧步态周期均明显缩短(P<0.05).患侧预承重期和预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比例均显著减小,患侧单支撑期和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的比例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时,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步速和步幅,同时偏瘫肢体的预承重期、预摆动期、单支撑期和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比例均不同程度趋于正常.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下肢步行康复训练过程中行自我节律性引导,可以改善步行功能及纠正偏瘫患者异常步态.

    脑卒中偏瘫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功能

    不同时机内镜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金立强陈丽玲陈梅香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内镜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 2021 年 5 月—2023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在发病 12 h内采取内镜治疗为观察组,在发病 12~24 h采取内镜治疗为参照组,各 50 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呕血或黑便停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术后 30 d复发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发病 12~24 h采取内镜治疗相比,对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发病 12 h内进行内镜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干预及止血效果,积极缩短相关治疗时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不同时机内镜治疗临床结局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覃智芳付磊苟庆林蒋昭隆...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 年 5 月—2023 年 4 月在贵州茅台医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98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及观察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各 49 例.对比两组 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治疗前,两组 24 h心电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缺血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缺血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缩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O、VEGF、ET-1、sT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VEGF均较治疗前升高、ET-1、sTM均降低,观察组NO、VEGF均高于对照组、ET-1、sT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F/HF、SDNN、RMS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F/HF、SDNN、RMSS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GSH-Px、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均较治疗前降低,SOD、GSH-Px均升高,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心肌缺血情况,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氯吡格雷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

    限能量膳食方案联合低强度连续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杜大千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限能量膳食(CRD)方案联合低强度连续运动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 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GDM患者共计 350 例,以干预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175 例)与对照组(17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CRD方案联合低强度连续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岛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 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使用率、剖宫产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21.71%(38/175)较对照组的 33.71%(59/1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GDM患者CRD方案联合低强度连续运动,能够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使用情况,降低剖宫产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妊娠期糖尿病限能量膳食低强度连续运动血糖控制母婴结局

    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

    刘国栋王然郑力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治疗的 100 例半月板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 例)采用外内缝合法,试验组(50 例)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关节镜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 6 个月的随访.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缝合方法在中长期随访中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全内缝合法在手术用时方面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

    半月板损伤外内缝合法全内缝合法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

    右侧3a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影响

    夏海峰黄海涛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侧 3a组淋巴结转移特点,分析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3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及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行右侧肺癌手术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共 180 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非小细胞肺癌.归纳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及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3a组淋巴结阳性率为 11.67%.单因素分析表明 3a组淋巴结阳性组在病灶直径、病灶位置(右上叶)占比与阴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灶直径,病灶位置(右上叶)为 3a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病灶直径进行分析显示 2.5 cm为临界值.当病灶直径>2.5 cm,3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01).结论:右侧 3a组淋巴结转移率也值得关注,手术过程中也应重视给予清扫.当病灶直径>2.5 cm位于右上叶的非小细胞肺癌,则更应重视 3a组淋巴结切除.

    3a组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对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

    苏润林王林燕时丽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 月—2023 年 5 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 30 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 3 个月的常规抗病毒治疗.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记录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预后,比较不同预后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肝患者FT3、FT4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TSH水平低于中型组、轻型组,中型组TSH水平低于轻型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SH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呈显著负相关(rs=-0.654,P<0.01).治疗后,11 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被纳入HBsAg转阴组,其余 69 例纳入HBsAg未转阴组.HBsAg转阴组患者TSH显著高于HBsAg未转阴组(P<0.05).不同预后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FT3、FT4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SH水平预测慢性乙肝患者预后的AUC为 0.629(P=0.114).结论: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可作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分型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其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仍有待探究.

    甲状腺激素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预后

    感染相关因子单项及联合诊断对小儿肠炎感染类型的鉴别价值研究

    官晓玲官逸婧许慧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感染相关因子单项及联合诊断对小儿肠炎感染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2023 年 4 月于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小儿肠炎感染患儿 90 例,根据轮状病毒试验结果及微生物实验室结果,将细菌性感染患儿 45 例纳入细菌组,将病毒性感染患儿 45 例纳入病毒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相关因子[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以受试者操作曲线(ROC)曲线评估感染相关因子单项及联合诊断小儿肠炎感染类型的价值.结果:细菌组患儿的WBC、NEUT、CRP、hs-CRP、PCT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的LYM和SAA均显著低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相关因子WBC、NEUT、LYM、CRP、hs-CRP、PCT、SAA单项诊断小儿肠炎感染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81、0.754、0.828、0.711、0.741、0.669、0.796,敏 感 度 分 别 为 57.78%、93.33%、77.78%、51.11%、60.00%、40.00%、93.33%,特异度分别为 77.78%、62.22%、75.56%、88.89%、97.78%、93.33%、57.78%;感染相关因子联合诊断小儿肠炎感染类型的AUC为 0.970,敏感度为 93.33%,特异度为 91.11%.结论:WBC、NEUT、CRP、hs-CRP、PCT在小儿肠炎细菌感染患儿体内高水平表达,且较病毒感染患儿更高,而细菌组患儿的LYM和SA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感染患儿,其联合诊断对于小儿肠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小儿肠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熊婧陈琴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 102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1)采用抗阻训练治疗,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等速肌力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20%,高于对照组的 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8 周,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8 周,观察组等速肌力参数峰力矩(PT)、总做功量(TW)、疲劳指数(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膝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屈伸肌力及活动功能.

    老年骨关节炎肌电生物反馈抗阻训练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