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兰丽霞利佩茜叶波邱新文...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PSR)治疗病理性近视(P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1-10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 30 例(33 只眼)PM患者,均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PSR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屈光度(SE)、眼轴长度、视盘与黄斑血流密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3 个月,SE及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均高于治疗前,眼轴长度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BCVA、IOP、视盘内及周围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短期内 30 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均出现轻度结膜充血水肿,症状 2 周后明显缓解,有 3 例(3 只眼)出现轻度视物变形,4 例(4 只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使用 7 d降眼压滴眼液后均改善.结论: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PSR治疗PM安全可行,改善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循环,延缓SE、眼轴长度增长.

    病理性近视异体硬脑膜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眼轴长度屈光度黄斑血流密度

    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周英勇卢奇昊吉光荣池开宇...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中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后正中组和椎旁肌组,每组 40 例.后正中组实施后正中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椎旁肌组实施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椎旁肌组手术时间较后正中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后正中组少(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组术后ADL评分较后正中组高,VAS评分较后正中组低(P<0.05).结论:后正中入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减压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恢复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体高度,降低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具有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感轻的优点.

    减压内固定术后正中入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占位率神经功能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钟琼李慧钟长征黄文君...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9 月—2023 年 9 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02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51)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n=51)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基础上采取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 1 个月.比较两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中激活性、敌对性、缺乏活力、思维障碍、焦虑忧郁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定向力、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功能、计算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中动性和交往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减轻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促进其认识功能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认知功能社会功能

    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PCOS不孕的效果

    徐滢连熙娜蒋鑫芳王虹...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黄体生成素(LH)、排卵情况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 1-12 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单用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LH、排卵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治疗前,LH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L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卵泡生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卵数、优势卵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1 年,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多胎妊娠率及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PCOS不孕可提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降低LH水平,促进排卵及提高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来曲唑促性腺激素子宫内膜厚度黄体生成素妊娠率

    NT-proBNP、PCT联合ChE对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王翔雲卞莹莹石永林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和胆碱酯酶(ChE)在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22 年 3 月—2023 年 10 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单纯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根据观察组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29)与生存组(n=71).通过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PCT和ChE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NT-proBN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T-proBN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组,ChE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NT-proBNP、PCT和ChE预测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分别为 79.3%、79.3%、93.1%,特异度分别为 90.1%、84.5%、53.5%,AUC分别为0.902、0.873、0.713,而NT-proBNP、PCT和ChE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提升至93.1%和93.0%,AUC值则达到0.975,均高于NT-proBNP、PCT、ChE单独检测.结论:NT-proBNP、PCT和ChE作为诊断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显著的诊断效能,尤其是三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预后评估信息.

    N端-B型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心衰肺部感染

    HFNC治疗中不同流速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李丽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鼻主流量氧疗(HFNC)治疗中不同流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147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速组(30 L/min)、中速组(40 L/min)及高速组(50 L/min),各 49 例.比较三组临床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呼吸舒适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三组气管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组、高速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低速组(P<0.05),中速组、高速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组、高速组治疗后PaO2 均高于低速组,PaCO2 均低于低速组(P<0.05),中速组、高速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速组、中速组治疗后NRS评分均低于高速组(P<0.05),低速组、中速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组、高速组治疗后CAT评分、SGRQ评分均低于低速组(P<0.05),中速组、高速组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FNC治疗中设置流速为 40 L/min既可以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快恢复、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又可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经鼻主流量氧疗康复进程

    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对其的预测价值

    朱群英黄慧娟朱雅文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以及宫颈管长度、血清白蛋白、体重增长情况对双胎妊娠产妇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2 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 102 例双胎妊娠产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宫颈管长度、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n=50)、正常组(n=5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宫颈管长度联合血清白蛋白、体重增长情况预测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102 例研究对象中共有 50 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9.02%.两组年龄、体重增长、血清白蛋白、宫颈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体重增长、血清白蛋白、宫颈管长度是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宫颈管长度联合血清白蛋白、体重增长情况预测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 0.916.结论:宫颈管长度、血清白蛋白、体重增长是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较高.

    双胎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宫颈管长度白蛋白水平

    Th2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尹冬琴李欢徐文慧温晓芳...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辅助性T细胞(Th)2 及Th17 相关细胞因子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1 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出生的 80 例ARDS患儿纳入研究组,将同期 80 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Th2 及Th17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7]差异;将研究组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4≤OI<8,n=30)、中度组(8≤OI<16,n=26)、重度组(OI≥16,n=24),比较血清IL-4、IL-6、IL-10、IL-17 差异,并与OI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研究组根据 28 d生存状态分为存活组(n=57)和死亡组(n=23),比较IL-4、IL-6、IL-10、IL-17 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对预后的影响,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预后的效能.结果:研究组IL-4、IL-6、IL-10、IL-17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OI水平ARDS患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及IL-4、IL-6、IL-10、IL-17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患儿OI与IL-4、IL-6、IL-10、IL-17 均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IL-4、IL-6、IL-10、IL-17 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10、IL-17 均为ARDS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IL-4、IL-6、IL-10、IL-17 及联合检测预测ARDS患儿死亡的AUC分别为 0.806、0.879、0.801、0.862、0.991.结论:Th2 及Th17 相关细胞因子在ARDS患儿中异常升高,与OI明显相关,检测ARDS患儿Th2 及Th17 相关细胞因子有助于诊疗评估.

    辅助性T细胞Th2Th17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评价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冯晨刘政宫雪梅张晓鹏...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难治性患者的一线手术,是解除血管压迫神经的有效方式.术前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受累神经的解剖结构、责任血管的来源及状态,显示血管与神经的走行关系.使用特定的磁共振序列作为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诊断检查的一部分,可以检测可能的神经血管接触并排除继发原因,同时神经血管接触的证明可用于促进手术决策.本文基于磁共振成像对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相关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解剖基础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序列和多模态交互式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为患者减轻病痛,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黄连素与心肌纤维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志强孙经武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心肌纤维化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过渡沉积及异常分布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在病理条件下(如高血压病、心肌病、冠心病),心肌功能受损,心肌细胞或细胞外部分基质、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该过程称为心肌重构,而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构的基本病理过程,黄连素可改善心肌纤维化,现对心肌纤维化的致病机制及黄连素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黄连素心肌纤维化病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