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营养与系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叶惠萍杨彩娥秦文娟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营养护理结合系统化护理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3 月—2023 年 4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 9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5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早期营养护理和系统化护理.记录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营养指标、睡眠质量、满意度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 0、1 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 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满意度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和系统化护理用于放疗鼻咽癌患者能减轻口腔黏膜损伤,提升营养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和免疫功能.

    早期营养护理系统化护理放射治疗鼻咽癌

    层级护理模式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黄菁菁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层级护理模式治疗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5 月—2023 年 6 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 142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 71 例.常规组实施ICU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临床疗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每分钟通气量、浅快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呼吸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37%,高于常规组的 8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预测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病情复发、活动受限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提升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与临床疗效,改善APACHEⅡ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层级护理模式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团队协作式照护策略联合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

    邬白红陈花兰王楠邹满花...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协作式照护策略联合舒适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4 月—2024 年 4 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80 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团队协作式照护策略联合舒适护理.评估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疾病认知水平、心理状态、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协作式照护策略联合舒适护理可缓解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加强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提升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利于促进身体康复.

    团队协作式照护策略舒适护理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情绪状态

    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中的应用

    夏凤琴夏小琴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2022 年 2 月—2023 年2 月在鹰潭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出 96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划分成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外周血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干预后的分娩结局,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本院自制的健康知识掌握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健康知识掌握和自我效能感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G、2 h PBG、HbA1c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窒息、胎膜早破、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均较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效感,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跨理论模式自我效能妊娠结局

    利伐沙班治疗不同D-D表达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

    胡廷雪胡筱胡海钦毛婷宇...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利伐沙班治疗不同D-二聚体(D-dimer,D-D)表达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松滋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D-D水平 0.6 mg/L为临界值,将D-D>0.6 mg/L的 49 例患者作为高表达组,D-D≤0.6 mg/L的 51 例患者作为低表达组.两组均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检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低表达组均高于高表达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皮素(endothelin,ET)、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MIP-1α)、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表达组均低于高表达组(P<0.05).与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0.6 mg/L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改善,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减轻较为明显,效果更为理想.

    利伐沙班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

    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

    黄隆锴祝长华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2023 年 5 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 108 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4 例.对照组予以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予以单孔腹腔镜手术+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化物酶(MPO)、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个月,两组IL-6、MPO、CRP、HMGB1 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IgA、IgG、IgM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后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治疗,可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增益疗效,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结石性胆囊炎老年单孔腹腔镜手术熊去氧胆酸胶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应用研究

    周同伟邱卫华汤遍遍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的影响,以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1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65 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诱导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和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结束时,观察组收缩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1、2、3 d,观察组术后谵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有利于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减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超声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创伤性胫腓骨骨折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IL-6家族因子的影响

    赵景娟荣阳杨皓辰荣文杰...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白介素-6(IL-6)家族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2020 年 4 月—2022 年 11 月辽阳市中心医院的 90 例晚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5 例和观察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定 30 问卷(QLQ-C30)评分]及IL-6 家族因子[IL-6、白介素-27(IL-27)及白介素-31(IL-31)].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QLQ-C30 各维度评分及IL-6 家族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周期及 4 个周期后观察组的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6 家族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值得肯定,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IL-6 家族因子的表达,因此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阿帕替尼替吉奥晚期胃癌安全性IL-6家族因子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

    刘林戴忠庶孙亚光史春红...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单纯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及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2019 年 9 月—2023 年 9 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7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8 例.对照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试验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运动功能指标[手握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3 个月,试验组PTH、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试验组IMT、PSV、EDV、R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试验组手握力、6MW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甲状旁腺全切术,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更有利于改善生化指标,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且联合术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前臂移植术

    三联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BMP-2、软骨寡聚体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袁垒徐冬梅丁伟明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左归丸、富血小板血浆(PRP)、间充质干细胞(MSCs)三联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1 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98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接受膝骨关节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归丸、PRP、MSCs三联疗法.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BMP-2、COMP、IL-6、IL-17、CRP水平、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Lequesne评分、WOMAC评分、COMP、IL-6、IL-17、CRP水平均较低(P<0.05),BMP-2 水平较高(P<0.05),疗效更优(P<0.05).结论:左归丸、PRP、MSCs三联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膝骨关节炎软骨寡聚基质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左归丸富血小板血浆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