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桑国卫

半月刊

1001-2494

zgyxzz@cpa.org.cn,zgyxzz@yahoo.com.cn

010-58698009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四号建外SOHO九号楼18层

中国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枸杞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研究

    王莹刘芫汐申明睿周婷婷...
    1453-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拟制定枸杞中部分常用的农药限量标准及配套检测方法.方法 按课题组前期提出的《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药品种限量标准转化原则,以枸杞为研究对象,从转化范围、风险评估、检测方法及转化判定原则研究拟转化的枸杞农药限量标准.结果 采用乙腈提取、亲水亲油平衡材料(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结合GC-MS/MS以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枸杞中13种农药的测定方法.通过样品测定最终拟制定枸杞中此13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结论 通过对枸杞的研究,以期为GB 2763标准和中药标准的转化提供具体实施思路,同时此研究对促进枸杞从种植到流通监管衔接有重要意义.

    枸杞GB2763限量标准转化原则农药残留

    《中国药典》2025年版中药中农药标准前瞻研究专栏

    王莹金红宇魏锋马双成...
    1453页

    铁皮石斛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方法研究及40种常用农药筛查分析

    刘芫汐王莹申明睿王皓南...
    1460-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铁皮石斛中常用农药进行筛查以了解其农药残留情况,并结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农药限度及检测方法探索制定铁皮石斛中常用农药的测定方法和限量标准.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对铁皮石斛中拟转化的6种农药进行测定,其灵敏度、回收率、重现性及精密度等均符合痕量分析方法学要求.采用符合中药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式对GB 2763中石斛(干)拟转化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进行评估.结果 结合GB 2763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关要求初步拟定了转化农药指标及限度,分别为:吡虫啉3 mg·kg-1、苯醚甲环唑2 mg·kg-1、噻呋酰胺10 mg·kg-1、烯酰吗啉20 mg·kg-1、精甲霜灵2 mg·kg-1.同时采用建立的方法对53批铁皮石斛中的40种常用和6种拟转化农药进行筛查分析,共检出农药37种,采用已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检出农药进行慢性暴露评估,结果发现检出农药的慢性摄入风险均小于1,认为其慢性摄入风险可接受.结论 本研究对53批铁皮石斛中40种常用农药进行了筛查,结合GB 2763建立了转化农药残留测定方法及限量标准,有助于了解铁皮石斛农药残留风险,规范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并完善其质量标准.

    铁皮石斛GB2763限量标准转化原则农药残留

    菊花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及风险评估

    谭春梅肖琦董婷王娟...
    1466-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GB 2763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菊花中部分常用农药限量标准转化方法.方法 对GB 2763中菊花(干)的指标进行梳理,并根据转化原则,确定拟转化指标为吡蚜酮、吡虫啉、啶酰菌胺和氟啶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建立菊花限量标准转化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4种农药在1~5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77.9%~9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8%;结果 样品总体检出率为60%,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吡虫啉;检出量最大的为吡虫啉(1 mg·kg-1),结果均未超过 GB 2763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采用中药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系统对拟转化的4个农药限量值的慢性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氟啶胺的慢性风险商大于1,其余3个农药的慢性风险商均小于1,故氟啶胺暂不转化,仅对吡蚜酮、吡虫啉和啶酰菌胺进行转化.结论 对菊花中吡蚜酮、吡虫啉和啶酰菌胺3个指标限量标准进行转化,建立的限量标准转化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于规范菊花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药用安全有重大意义.

    菊花GB2763限量标准风险评估标准转化农药残留

    贝母类药材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研究

    何成军耿昭钟恋辜冬琳...
    1470-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贝母类药材中登记农药、禁用农药和拟新增禁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提出参考限量值.方法 采用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GC-MS/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建立了贝母中95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70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按照GB 2763转化指导原则将贝母中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进行最大残留限量药品标准转化,同时提出18种拟新增禁用农药的参考限量值.结论 通过对贝母的研究,以期为中药标准的转化和禁用农药的增加提供方向和思路,同时为贝母类药材乃至其他中药的农药残留监管政策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贝母中药串联质谱法登记农药禁用农药限值

    三七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转化的研究

    李雯婷陈艳芳杨新华兰岚...
    1478-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三七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施用的情况,对三七中常用农药及法规监管的农药进行全面筛查,摸清其农药残留污染情况,并进行相关风险评估研究.根据《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相关技术要求,制订相关农药的限量标准,并建立相应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三七中法规监管的常用农药检测方法;依法对收集的三七样本进行全面筛查和风险评估;并根据GB 2763限量标准中三七涉及的农药转化农药指标.结果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三七中115种常用农药及法规规定的禁用农药的残留测定方法,并根据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转化相应的限量标准.最终确认了包括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及多菌灵等在内的8种农药作为转化农药指标.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三七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相关风险评估及限量制订工作为三七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三七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风险评估限量标准转化

    基于多效应稳定剂改善药物纳米结晶稳定性研究进展

    吕春艳厚晓庆崔闻宇张文君...
    1488-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难溶性药物面临其生物利用度低和吸收效果不佳的难题,药物纳米结晶以其纳米尺寸和独特的理化性质可有效增加药物溶解度和渗透性,且具有辅料用量少,载药量高和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不稳定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多效应稳定剂可以通过空间位阻、静电斥力及溶剂化等作用显著提高其稳定性.笔者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从药物纳米结晶的主要特性和局限性、多效应稳定剂的分类及其在体内外行为中应用进展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物纳米结晶及其制剂研发提供借鉴.

    药物纳米结晶结晶稳定性多效应稳定剂难溶性药物医药领域

    抗CD33单克隆抗体肽图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白露叶日平刘蒙蒙李雪琪...
    1495-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抗CD33单克隆抗体肽图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类型设备和不同流动相体系进行抗CD33抗体肽图检测.通过合成抗体CDR区域肽段进行特征肽段定位,并用质谱法对定位结果进行确认.以相对保留时间作为判断依据,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完成方法验证.结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oto-graph,UPLC)进行肽图检测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otograph,HPLC)时间更短,三氟乙酸流动相体系相比甲酸流动相体系分离度更高.使用合成肽段的定位结果与质谱鉴定结果一致.方法专属性验证结果显示制剂空白、样品溶液空白对肽图特征峰检测无干扰,不同抗体肽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重复性验证结果显示6份平行样品间特征肽段相对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05%;中间精密度验证结果显示不同分析人员特征肽段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04%~0.32%;耐用性验证结果显示不同酶处理条件[胰蛋白酶量为(1±0.2)μg、酶解温度为(37±1)℃、酶解时间为(4±1)h]特征肽段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02%~0.09%,不同色谱条件[三氟乙酸占比(0.08±0.02)%、流速(0.3±0.05)mL·min-1、柱温(40±2)℃]、不同批次色谱柱特征肽段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36%~1.43%.样品溶液在25 h内检测,特征肽段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01%~0.04%.结论 本研究采用合成肽段对液相肽图检测中的肽段进行定位,同时采用相对保留时间进行检测结果的判定,为生物药肽图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肽图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三氟乙酸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多元数据分析用于佛手与枸橼的鉴别

    吴笛蔺晓源刘凯陈宇航...
    1504-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对佛手与枸橼进行品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建立佛手与枸橼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分别对12批佛手、10批枸橼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考察.结果 分别建立了佛手与枸橼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2批佛手、10批枸橼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12批佛手与枸橼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10批枸橼与佛手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表明佛手与枸橼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的差异;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将22批样品分为两类,与品种区分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得到3个差异标志物,经与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2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橙皮苷;统计分析提示根据橙皮苷与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绝对峰面积的比值可简便而准确地区分佛手与枸橼.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可用于佛手与枸橼的鉴别.

    佛手枸橼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品种鉴别

    桂附地黄丸改善自然衰老小鼠肠道脂质吸收功能减退的研究

    郭煜晖潘冯缘李梅唐小涵...
    1513-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小鼠肠道脂质吸收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6只SPF级雄性11月龄雄性C57BU6J小鼠饲养至21月龄,随后分为衰老模型组(Model组)和桂附地黄丸给药组(GFDHW,1.17 g·kg-1),给药组小鼠采用饲料给药的方法,持续给药3个月,给药期间自由饮水,Model组小鼠给予正常饲料饲养,期间自由饮水,记录各组小鼠每周的体质量变化,于24月龄时进行处理取材;9只SPF级雄性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Con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处理取材.取材处理前,各组小鼠禁食24h,禁食结束后各组小鼠灌胃0.2 mL橄榄油,取材处理前30 min,各组小鼠灌胃0.2 mL半固体营养液.小肠推进运动实验检测小鼠小肠运动能力;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肠上皮细胞中脂滴数量变化;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肠道碱性磷酸酶(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IAP)活性;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肠上皮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0lfm4、Lgr5、PCNA、Notch1、Hes1以及Villin的表达;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小肠脂质吸收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体质量下降较快,小肠运动能力下降,血清TG、TC、LDL含量增加,肠上皮细胞中脂滴数量增多,GFDHW组小鼠较衰老小鼠小肠运动能力有所提升,血清TG、TC、LDL含量降低,肠上皮细胞中脂滴数量减少;HE染色Model组小鼠小肠绒毛排列紊乱、断裂,绒毛长度缩短,隐窝深度降低,隐窝数量减少,与衰老小鼠相比,GFDHW组小鼠小肠绒毛排列整齐、连续,绒毛长度增加,隐窝深度升高,隐窝数量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小肠Olfm4、PCNA、Notch1、Hes1、Villin蛋白表达降低,与衰老小鼠相比,GFDHW组小鼠上述指标蛋白水平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小肠CD36、FATP4、SR-BI、ACAT2、FABP1和MTTP蛋白表达下降,与衰老小鼠相比GFDHW组小鼠上述指标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GFDHW通过提高Notch1表达促使肠干细胞向吸收细胞分化以及提高脂质吸收途径中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衰老小鼠小肠脂质吸收功能.

    桂附地黄丸衰老脂质吸收小肠肠吸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