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李泞甫陈旭澜曾蓓蕾皈燕...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科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 113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组(54 例)和靶向治疗(简称靶向)组(59 例)。化疗组患者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顺铂静脉滴注,靶向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奥希替尼片。结果 靶向组疾病控制率为 93。22%,显著高于化疗组的 74。0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1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靶向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化疗组(P<0。05)。靶向组患者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CD4+/CD8+显著升高(P<0。05)。靶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86%,显著低于化疗组的 29。63%(P<0。05)。结论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晚期NSCLC,可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细胞因子水平,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轻微。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疗效评价

    梁晓彦杨洁郭翠欣马丽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ICL)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5 月收治的ICL术后干眼症患者 110 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两组患者均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组患者加用自体血清。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 1 个月、3 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泪液分泌长度显著增加(P<0。01),治疗 2 个月、3 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知觉正常比例为 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7。27%(P<0。05)。结论 自体血清联合普拉洛芬治疗ICL术后干眼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的炎性反应,改善干眼症症状。

    自体血清普拉洛芬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干眼症泪膜稳定性

    筋伤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马善治袁海洲李云李君...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筋伤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A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筋伤科、足踝科门诊 2022 年 1 月至 6 月收治的AAS患者 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患处涂抹依托芬那酯凝胶、筋伤凝胶,均每日 3 次,连续治疗 6d。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6。67%,稍高于对照组的 9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 3,6 天,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显著降低,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OFAS)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筋伤凝胶治疗AAS,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改善踝关节功能。

    急性踝关节扭伤筋伤凝胶依托芬那酯凝胶临床疗效

    虎黄烧伤搽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Wagner 1-2级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王洪林沙前坤钱妍彭期兵...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虎黄烧伤搽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Wagner 1-2 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Wagner 1-2 级糖尿病足患者 9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降糖药物,并以蚕食清创法清除坏死组织;观察组患者加用虎黄烧伤搽剂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8 d。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感染率为 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4。8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第 7,14,28 天创面面积显著缩小,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均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虎黄烧伤搽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Wagner 1-2 级糖尿病足,可进一步上调创面组织中VEGF,EGF,TIMP-1,TGF-β水平,降低MMP-9 水平,加速创面愈合。

    虎黄烧伤搽剂糖尿病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临床疗效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卢迎新韦玮张春兰方梓羽...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RVVC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 CO2 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6 个月,并于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随访。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2。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菌群密度及菌种多样性均为Ⅱ-Ⅲ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阴道微生态正常率为 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6。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 6、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外阴灼痛、黏膜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 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RVV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阴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复发。

    二氧化碳激光克霉唑阴道片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菌群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危险因素Meta分析

    曹敬元张媛媛王立丹王伟美...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 2022年 12月 31日。采用RevMan 5。4 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 篇文献,涉及 18 211 例患者。性别为男性[OR=2。02,95%CI(1。59,2。57),P<0。01],既往出血史[OR=3。41,95%CI(1。84,6。35),P<0。01],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OR=2。29,95%CI(1。77,2。95),P<0。01],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OR=2。15,95%CI(1。69,2。74),P<0。01],使用非甾体抗炎药[OR=3。06,95%CI(1。87,45。00),P<0。01],CHA2DS2-VASc评分>4 分[OR=1。65,95%CI(1。29,2。13),P<0。01],凝血酶原时间(PT)>13s[OR=3。01,95%CI(1。82,4。99),P<0。01],以及利伐沙班日剂量≥20mg[OR=2。59,95%CI(1。82,3。70),P<0。01]是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有既往出血史、PT>13 s、CCr<50 mL/min、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CHA2DS2-VASc评分>4 分的男性患者,并尽量小剂量(<20mg)用药,警惕大出血的发生。

    利伐沙班亚洲患者出血药品不良反应危险因素Meta分析

    奥希替尼超剂量致血小板减少症1例并文献分析

    纪文冯阿磊杨哲张文...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奥希替尼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 1 例左肺腺癌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L858R基因突变患者超剂量使用奥希替尼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过程。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 2023 年 4 月 25 日)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 患者服用奥希替尼 80mg/d 2 年余,发生脑膜转移后加量至 160 mg/d,24 d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3级)。考虑"很可能"为奥希替尼超量所致(诺氏不良反应评估量表评分为 7分),遂停用奥希替尼,16 d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分析文献可知,奥希替尼致血小板减少症可能的机制包括干扰血小板生成或激活过程,受到抑制的肿瘤细胞与血小板之间可能存在致病反馈通路,以及影响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需暂停或减量相关药物,推荐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 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结论 对于脑膜转移患者,高剂量奥希替尼能有效提高血脑屏障通透率,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生长,但超剂量使用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需更加关注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增强安全用药意识,结合患者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希替尼超剂量血小板减少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药学监护

    榄香烯治疗老年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个案报道并文献分析

    张建新文孝男黄泳立林波...
    128,后插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榄香烯治疗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 1 例老年(65 岁)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复发后用榄香烯治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探索该方案的有效性及榄香烯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该患者确诊后曾使用多种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多次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且疾病出现复发。使用榄香烯治疗后,原始细胞消失,微小残留病变持续阴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既往研究表明,榄香烯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性等机制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结论 榄香烯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关键信号通路治疗白血病,但具体机制和相关靶点尚未明晰。

    榄香烯老年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分析文献分析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