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注射用芝麻油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

    黄华郑明何志刚程闯...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芝麻油中 10 种无机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样品,采用ICP-MS内标标准曲线法检测各元素含量,射频功率为 1 500 W,雾化室温度为 2℃,采用氦碰撞模式,载气(氩气)流速为0。8 L/min。结果 铅、镉、砷、汞、钴、钒、镍、锂、锑、铜质量浓度分别在 1。25~12。5 ng/mL、0。50~5。0 ng/mL、4。00~40。0 ng/mL、0。75~7。5 ng/mL、1。25~12。5 ng/mL、2。50~25。0 ng/mL、5。00~50。0 ng/mL、62。50~625。0 ng/mL、22。50~225。0 ng/mL、75。00~750。0 ng/mL范围内与各元素和内标仪器响应值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0 0),检测限为 0。000 2~0。042 0 μg/g,定量限为 0。075~7。5 μg/g;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 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78。64%~110。39%,RSD为 1。40%~6。41%(n= 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芝麻油中 10 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注射用芝麻油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宋旭杨汉文黄杰英王芹...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 116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9 例)和对照组(47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注射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 2 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6。6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基底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增加,平均通过时间显著缩短,P300 波幅显著增大,P300 潜伏期显著缩短,脑电波比值[(δ + θ)/(α + β)]、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04%比 8。51%,P>0。05)。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VCI,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神经电生理功能指标,降低Hcy水平。

    法舒地尔尤瑞克林脑梗死血管性认知障碍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功能同型半胱氨酸临床疗效

    双靶向新辅助药物联合不同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比较

    陈方红高东张平宇周杰...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靶向新辅助药物联合不同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的方案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 110 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cbHP组和AC-THP组,各 55 例。TcbHP组患者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多西他赛或紫杉醇)和卡铂治疗,以 21d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6 个周期;AC-THP组患者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以 21d为 1 个周期,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及其他药物分别治疗 4 个周期,共 8 个周期。结果 TcbHP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为 61。80%,稍高于AC-THP组的 50。90%(P>0。05)。治疗后,TcbHP组恶心,呕吐,腹泻,心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程度均显著低于AC-THP组(P<0。05);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低于AC-THP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均显著优于AC-THP组(P<0。05)。结论 TcbHP方案治疗HER-2 阳性乳腺癌的疗效与AC-THP方案相当,但前者降低肿瘤标志物生成的作用更明显,且心脏毒性风险相对更低。

    化学药物治疗双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心脏毒性

    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临床研究

    王敏妨刘莉莉马跃飞梁东飞...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右心衰竭患者 10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加服麦芪苈汤。两组均以 1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6。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口唇发绀)积分,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水平及心肌损伤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 9。80%,P>0。05)。结论 麦芪苈汤联合穴位贴敷佐治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右心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心肌损伤。

    麦芪苈汤穴位贴敷老年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心肌损伤临床疗效

    沙利度胺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比较

    赵婧顾丽群刘海琴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沙利度胺(THD)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CDC)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HD组和CDC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皮疹处均外用尿素乳膏,THD组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片,CDC组患者予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5 个月。结果 THD组总有效率为 98。33%,显著高于CDC组的 86。67%(P<0。05)。THD组患者治疗后的受累体表面积及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CDC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CDC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7 水平均显著低于CDC组(P<0。05)。TH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显著低于CDC组的 20。00%(P<0。05),THD组患者治疗 3,6 个月内的再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CDC组(P<0。05)。结论 与CDC比较,THD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可进一步改善血清学指标,且减轻皮损处炎性反应的效果更优。

    沙利度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血清学指标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和加权TOPSIS法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建立与应用

    俞秀恒郭艺楠赵语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提高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药品说明书(含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德尔菲法建立LMWH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提取 2023 年 1 月至 7 月某三级医院使用LMWH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300 份,使用前述 3 种LMWH各 100 份),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评价该药的使用合理性。结果 病历中评价指标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80%(合理)的占 16。00%,70%~<80%(基本合理)的占 44。00%,60%~<70%(基本合理)的占 39。00%,<60%(不合理)的占 1。00%。其中,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的平均Ci分别为(79。19±0。12)%、(72。62±0。10)%、(76。22±0。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016,P<0。001);用药不合理病历数分别为1份、2份、0 份,不合理问题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给药时机与给药剂量不适宜,实验室检查未完善及不良反应未进行监测和上报。结论 该研究中建立的标准与方法可用于评价LMWH临床使用的合理性。

    低分子肝素药物利用评价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属性层次模型达肝素那屈肝素钙依诺肝素钠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和加权TOPSIS法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建立与应用

    张婷高尔云王坚段晓玲...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方法 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品说明书为基础,结合相关的诊疗指南、文献及医院实际使用情况制订DUE标准,并从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采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的病历 326 份,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适应证、用法用量、静脉滴注前药物配制、联合用药、输液器、化学药物治疗顺序、过敏及呕吐反应预处理、治疗周期内血常规监测、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疗效评价、基线血常规监测、体力状况评估的AHM分析结果符合一致性检验,权重值分别为 17。875%,14。286%,13。095%,11。508%,0。397%,0。794%,13。889%,15。873%,6。349%,4。762%,0。794%,0。397%;326 份病历的相对接近程度系数(Ci)介于 47。70%~100。00%,≥80。00%(合理)的有 173 份(53。07%),60。00%~<80。00%(基本合理)的有 135 份(41。41%),<60。00%(不合理)的有 18 份(5。52%);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在适应证、治疗期间血常规监测、用法用量、过敏及呕吐反应预处理等方面。结论 该院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临床使用总体较合理。所建立的方法操作方便,结果真实、直观,可用于指导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临床合理使用。

    属性层次模型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物利用评价

    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调查与分析

    马雪辰沈珑俞彬滨曹莉华...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综合管理中药物相互作用(DD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Lexi-InteractTM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综合管理中降血糖药、降血压药、调血脂药、减重药的DDI,根据严重程度分为X级(避免联用)、D级(考虑调整治疗)、C级(需监控治疗)、B级(无须调整)、A级(无DDI);收集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 2 型糖尿病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患者的DDI数量分为低DDI组(<5 组DDI)和高DDI组(≥5 组DDI),分析DDI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 109 种药物,其中降血压药、降血糖药、调血脂药、减重药分别有 57 种、32 种、19 种、1 种,DDI分别有 5 091 组、1 086 组、723 组、15 组。除减重药外,其余 3 种药物DDI总数最多的分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CB)、磺脲类药物、他汀类药物;X级药物DDI数量排名前 3 的药物分别为他汀类药物、CCB类药物及β受体拮抗药。共纳入患者 69 例,其中低DDI组和高DDI组分别有 26 例、43 例,影响患者DDI总数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合并用药数量、慢性肾脏病(CKD)1-3 期,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P<0。05)。结论 控制合并用药数量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DDI。

    糖尿病综合管理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体质量药物相互作用危险因素

    1例丙戊酸钠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案例分析

    邓静张培明李耀伟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诊治丙戊酸钠所致重症药疹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的治疗过程,并采用诺氏评估量表进行关联性评价。结果 丙戊酸钠与SJS/TEN的关联性为"很可能"(诺氏评估量表评分为 6 分)。经停药、补液、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序贯治疗及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全身皮疹好转。结论 临床使用丙戊酸钠时应警惕重症药疹的发生。使用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过敏史,一旦怀疑为药疹,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根据药疹的严重程度制订治疗方案。

    丙戊酸钠脑出血重症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品不良反应

    河蚌多糖生物活性与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蒋洁莹史万忠刘瑾元唯安...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河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 1995 年 1 月至2023 年 9 月与河蚌多糖相关的文献,归纳河蚌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工艺,比较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参数下河蚌多糖提取物的差异。结果 河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镇痛、抗炎,抗乙型肝炎病毒、保肝等生物活性。河蚌多糖多以热水(80~100℃)提取法为基础,辅以微波或超声等提取方法,但工艺参数差异较大;提取液多以醇沉方式获得粗提物;纯化后的河蚌多糖在单糖组成(葡萄糖占比较大)、分子量(400~1 700 kDa)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需加强河蚌多糖提取工艺-药效关系、活性成分构效关系、化学修饰-药效关系等研究,为相关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河蚌多糖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