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念减压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周泳佳李艺羿李腾飞李艳明...
    590-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正念减压对辅殖助孕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有关正念减压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4和Stata17.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1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正念减压干预有助于改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知觉,提高生活质量.以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价标准[MD=-8.17,95%CI(-9.16,-7.17),P<0.01],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评价标准[MD=-8.71,95%CI(-10.24,-7.18),P<0.01],以压力知觉量表(CPSS)为评价标准[MD=-4.38,95%CI(-5.41,-3.35),P<0.01].健康状况量表(SF-36量表)的4个评价维度:精神健康[MD=17.50,95%CI(15.67,19.33),P<0.01]、精力[MD=12.05,95%CI(10.18,13.92),P<0.01]、生理职能[MD=8.15,95%CI(6.51,9.79),P<0.01]、生理功能[MD=14.50,95%CI(12.65,16.35),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正念减压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干预效果显著,但受本次纳入研究证据数量、质量限制,尚需开展更多有关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正念减压干预的高质量研究.

    正念减压辅助生殖干预效果Meta分析

    需求侧视域下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刘剑华杨春艳刘剑敏
    598-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医改"稳步推进,为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用药安全的需求,"新药科"作为新医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药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药学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高等药学教育是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缔造"途径,应主动适应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际药学教育接轨,以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复合型药学人才为总目标,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推动药学课程整合模式优化和师资储备体系转变,全面改革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倡导药学教育与执业资格制度衔接,加强供需两侧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健康中国"需求的高质量药师队伍.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旨在探讨药学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人才体系.

    需求侧药学教育人才培养药学服务新药科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医学课程思政研究进展分析

    樊景春王榉李硕高洁菲...
    60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学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探究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未来医学课程思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课程思政"为检索词,经人工筛选排除,得到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医学课程思政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仅占3.86%,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关键词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教育等方面,关键词密度视图分布松散,整体性不强.结论:应加强作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除关注课程思政本身之外,更要关注思政融入医学专业课程的具体实践路径,同时未来可对混合式教学等新热点进行深入研究.

    医学课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认证工作常态化机制构建——以河北省某高校为例

    陈颖刘丹妮赵媛媛刘子毅...
    61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二者为互生互促的作用关系,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对地方医学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以河北省某高校为例,通过对该校专业认证工作常态化机制构建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地方医学院校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构建专业认证常态化机制的背景意义、前提条件和路径方向,探索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认证工作常态化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策略路径.实践表明,从构建专业认证组织运行机构章程、加强专业认证与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衔接、统领推进基础临床教学融合并进、精准认证评建分工、发挥学院主导地位和内在驱动力、培养师生质量意识厚植全员质量文化六方面可以有效促进高校专业认证工作常态化机制建立.通过构建有效的专业认证常态化工作机制,不仅为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认证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常态化的一流专业持续建设和改进保驾护航,进而助力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专业建设专业认证地方医学院校常态化机制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GCP药品管理模式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探讨

    张燕石妍陈聪聪张蕾...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毕业工作后的岗位适应能力,通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管理模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切身参与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管理的工作环节,在实践过程中接受规范化、综合化、系统化的临床试验培训,充分掌握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要素,提高临床科研的思维能力.以GCP指导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发展,推动药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成为我国新药研发事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人才储备的重要环节.

    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临床试验用药品

    基于"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获奖作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石学睿徐彩花安屹李荳...
    62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中"基础临床"赛道获奖作品的深入分析,以期识别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未来的参赛团队指明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同时为高等医学院校提供教育教学改革和竞赛发展动态的实证数据.方法:采用Excel 2023、VOSviewer 1.6.18 等软件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官网公示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对"基础临床"赛道获奖作品的综合地理区域、省份、院校层次分布以可视化图谱形式呈现,并对获奖作品的主题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本次大赛共有611项作品获奖,分为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两个类别,涵盖基础临床、预防医学、法医学、中医药学、口腔医学5个学科赛道,获奖率14.32%.其中"基础临床"赛道共有335个作品获奖,包括金奖67个,银奖100个,铜奖168个.335个基础临床学科获奖作品的完成单位主要集中在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和"老牌"医学院校为获得该奖项的主力军.获奖作品内容主要聚焦于9个方面,分别为JAK-STAT及PI3K-Akt信号通路、骨桥蛋白(OPN)等对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调控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及PD-L1对乳腺癌的影响;铁死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胶质细胞在脓毒症相关脑病中的作用机制;硫化氢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及内质网应激对肝癌和高血压的调控作用;水凝胶、Nrf2通路及铜死亡在脑损伤中的调控作用;T细胞对哮喘的抑制作用及联合用药对疼痛的疗效以及肺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的免疫治疗.结论: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作为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活动,本次竞赛的参赛作品水平在不同地区和院校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现状凸显了对竞赛发展动态实证数据的迫切需求.为此,各高校应基于大数据构建竞赛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并提供专业化的竞赛指导,开展跨区域的校际合作与交流,探索基础医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并建立长期跟踪和评估机制,为该竞赛的持续改进和推动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医学教育基础医学学科竞赛改革创新

    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631-632页

    《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政策解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633页

    《血液制品生产检验电子化记录技术指南(试行)》政策解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634-635页

    《中国医药导刊》约稿函

    6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