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王其灼

月刊

1001-8255

cjph@pharmadl.com

021-62793151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药工业领域内历史最长的技术刊物,重点报道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和科技的成果和经验,及时介绍国际上制药新技术发展新动向,为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为医药、生物技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临床、经营管理人员。本刊在国际上入选CA、BA和AA等著名检索系统,在CA上的收摘率在我国医药期刊中位于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简捷有效合成多肽渗透促进剂前体8-氨基辛酸的新方法

    罗忠华区锦旺孙国栋张杨...
    515-518,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己二酸单甲酯(2)作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Nenitzescu反应得6-氧代-8-氯辛酸甲酯(4),4经取代、缩合得(E)-8-(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6-(2-甲苯磺酰肼亚基)辛酸甲酯(6),6经过还原、肼解及水解反应,得8-氨基辛酸(1),该化合物是合成渗透增强剂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SNAC)的重要起始物.1的新合成路线总收率为58.9%(以2计),纯度99.83%.该工艺条件温和,原料经济易得,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8-氨基辛酸合成

    微流控技术制备槲皮素纳米晶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郑光艳吴文丽刘泽梅车鑫...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槲皮素(1)的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文章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1纳米晶(QNCs).考察了 1溶液流速、反溶剂相流速、1浓度等因素对QNCs粒径的影响,并采用TEM、DSC法、PXRD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流控技术可通过调节溶液流速和1浓度有效控制QNCs粒径.所制备的QNCs为无定型态,粒径为(79.23±0.45)nm,PDI为(0.144±0.008).随后进行了在pH 7.4 PBS中的体外溶出试验;并以大鼠为模型,灌胃给予QNCs或1原料药,以探究QNCs的体内药动学行为.研究表明,QNCs的体外溶出速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均显著优于1原料药,提示微流控技术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晶微流控技术槲皮素溶出度药动学

    左甲状腺素钠3D打印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

    郭彤梁家维刘露曾少枫...
    527-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旋甲状腺素钠(1)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首选药物,但治疗窗较窄.在临床使用中,1往往需要使用研磨、掰分等方法来切分剂量,可能会导致用药安全性降低.因此,本研究制备了 13D打印分剂量片,探讨其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并建立了 1 3D打印片的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D打印片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且2种制剂的药动学过程均为一室模型.在3种溶出介质中,13D打印片和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值均>50.A级体内外相关性拟合结果表明,1 3D打印片和参比制剂在3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累积溶出率和体内吸收分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研究为3D打印片剂的体内外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

    左甲状腺素钠3D打印片体内吸收分数溶出度体内外相关性

    那他霉素在新西兰白兔眼组织中的浓度测定及眼组织分布考察

    孙璐瑶缪峰季金风宋鑫...
    5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建立了那他霉素(1)的LC-MS/MS分析方法,并测量了 1在新西兰白兔眼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新西兰白兔经玻璃体腔注射给予1后,1在眼组织中广泛分布,且更多分布在眼后节.1在视网膜和玻璃体中的cmax(分别为46 400和4 620 ng/g)、AUC0→24(分别为232 000和29 300 h·ng·g-1)均高于其他眼组织.给药24 h后,1在眼部各组织中的浓度依然较高,提示其保留时间较长.该研究建立的LC-MS/MS方法专属性高,结果可靠,可用于1的眼组织分布研究,为拓宽1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那他霉素LC-MS/MS定量分析组织分布玻璃体腔注射

    诃子清幽方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

    王延华冯中姚美村时晓燕...
    540-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证明诃子清幽方的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以及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诃子清幽方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诃子清幽方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诃子清幽方水提物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MIC为80~160μg/mL.

    诃子清幽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幽门螺杆菌体外抗菌活性

    基于高分辨质谱定性分析羌活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

    宋金玉连云岚郑锌张禄...
    545-556,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HPLC-高分辨质谱对羌活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定性.羌活经过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样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质谱数据采集使用全扫描和数据依赖采集模式,经过LabSolutions Insight软件结合ChemSpider数据库检索,确认了羌活和宽叶羌活指纹图谱中12个特征色谱峰的元素组成及其可能的结构信息,其中1,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首次从羌活中鉴定出来,为拓展羌活应用、完善羌活的整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HPLC高分辨质谱羌活指纹图谱中药材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熵权TOPSIS法的桂枝不同部位的差异分析

    张正王瑜婷陈灶树方朝缵...
    557-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桂枝药材及不同部位(木部、皮部)的UPLC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化学模式识别和熵权TOPSIS法对桂枝药材及不同部位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桂枝药材及木部、皮部的指纹图谱中均确定了 6个相同的共有峰,并指认了 5个成分;10批桂枝药材、木部及皮部与相应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桂枝木部与皮部之间6个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桂枝药材与皮部化学成分更为接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将桂枝药材、木部、皮部分别聚为一类,并筛选出桂皮醛是引起桂枝不同部位差异的主要变量.熵权TOPSIS法显示,桂枝药材、木部、皮部的欧式贴近度(Ci)平均值分别为0.458、0.249、0.577.建立的方法可反映桂枝不同部位的差异性,对桂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桂枝U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熵权TOPSIS法

    广告索引

    564页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剂量倾泻研究

    刘梦婷孙国祥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0.1 mol/L盐酸中添加不同浓度乙醇和提高转速2种方法,评估格列齐特(1)缓释片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发生剂量倾泻的风险.采用HPLC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参比制剂与自制制剂在加入不同浓度乙醇的盐酸及提高转速后的释放行为基本一致,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且均无剂量倾泻现象.此外,1在含乙醇的盐酸中降解非常迅速,1h降解约40%,产生杂质A和杂质C,且杂质含量己远超质量标准规定的可接受限度,应引起重视.在服用1缓释片时应禁止饮酒,避免因杂质超标而增加未知的安全风险.

    剂量倾泻降解格列齐特缓释片体外释放

    ICP-MS法测定帕立骨化醇中11种元素杂质的含量

    李一芒姚莉蓓李思阅于新颖...
    57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帕立骨化醇(1)中铅(Pb)、镉(Cd)、汞(Hg)、砷(As)、钴(Co)、钒(V)、镍(Ni)、锂(Li)、锑(Sb)、铜(Cu)、铬(Cr)l1种元素杂质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铋(Bi)、锗(Ge)和钪(Sc)为内标,采用动能甄别(KED)碰撞模式,玻璃同心雾化器进样,射频正向功率为1 300 W,雾化气流速为0.8 L/min,等离子体气流速为15.0 L/min,辅助气流速为1.2 L/min.结果显示,11种待测元素在25%~200%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在0.007~2.023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86.0%~104.9%;重复性试验RSD(n=6)均≤2.3%.建立的方法准确且灵敏度高,可用于1中11种元素杂质的痕量控制.

    帕立骨化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波消解元素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