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王其灼

月刊

1001-8255

cjph@pharmadl.com

021-62793151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药工业领域内历史最长的技术刊物,重点报道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和科技的成果和经验,及时介绍国际上制药新技术发展新动向,为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为医药、生物技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临床、经营管理人员。本刊在国际上入选CA、BA和AA等著名检索系统,在CA上的收摘率在我国医药期刊中位于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非病毒方法的大片段外源DNA定点整合技术研究进展

    崔佳刘振华
    1045-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非病毒方法的大片段DNA定点整合技术具有成本低、容量大、无免疫原性,以及可避免遗传毒性和癌基因表达等优点,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根据作用机制,可将基于非病毒方法的DNA定点整合技术分为3种,即基于DNA损伤修复的、基于重组酶的和基于转座酶的.3种基于非病毒方法的DNA定点整合技术均可以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9(Cas9)技术结合,快速、方便地将外源DNA引导至目标DNA区域.该文总结了 3种基于非病毒方法的DNA定点整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以期为开发更高效的细胞治疗体系提供新思路.

    定点整合非病毒CRISPR/Cas9DNA损伤修复重组酶/整合酶转座酶研究进展

    仿生学在微针领域的应用

    杨晶王维青安悦方任华...
    1053-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式,具有提高药物渗透效率和生物利用度的优势.然而,微针技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面临硬度不足、给药精度差等问题.仿生学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系统功能和行为基础,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可有效实现系统间的创新性整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思路.目前,仿生微针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辅助伤口愈合、外科手术及生理/病理监测等.文章汇总了采用仿生学改善微针性能的研究,探讨了仿生微针的临床发展前景,为微针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仿生学微针生物结构药物递送研究进展

    原位凝胶在多种给药途径中的应用

    余紫依郝蕾蕾李培强翟光喜...
    1061-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位凝胶是一种以溶液状态给药,在用药部位迅速发生相变,成为半固体或固体凝胶的新型制剂;并且,能对温度、光照、pH值、亲/疏水性、离子强度等外界因素的变化做出响应.原位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黏附能力以及缓控释特性,在眼部、鼻腔、口服、透皮、注射以及阴道等多种途径中均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优势.该文结合各种给药途径的特性,对比了传统剂型与原位凝胶剂的优势和缺陷,介绍了原位凝胶剂在多种给药途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一些已上市的原位凝胶产品,为原位凝胶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原位凝胶给药途径应用生物黏附性缓控释研究进展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耿英杰戚浩龙李园蔡晓青...
    1069-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尚不明确,缺少针对性好、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在IBD的预防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详细阐述了益生菌治疗IBD的机制,汇总了用于治疗IBD的常见益生菌属,并对益生菌的应用做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治疗IBD的研究奠定基础.

    益生菌炎症性肠病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盐酸右哌甲酯杂质的溯源和合成

    黄杰潘海波杨开金张雨...
    1078-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盐酸右哌甲酯(1)的杂质进行溯源研究和合成,包括API的4个杂质,即(±)-threo-2-苯基-2-(2'-哌啶)乙酸(杂质A)、(±)-erythro-2-苯基-2-(2'-哌啶)乙酸甲酯(杂质B)、(±)-threo-2-苯基-2-(2'-哌啶)乙酸乙酯(杂质E)和2,2'-(哌啶-1,2-二基)双(2-苯乙酸甲酯)(杂质G),以及2个中间体杂质,分别是(E)-1-(苯乙二酮)哌啶对甲苯磺酰肼(杂质α)和2,2'-(肼-1,2-二亚基)双[2-苯基-1-(哌啶-1-基)乙烷-1-酮](杂质β).上述6个杂质均经1H NMR、13C NMR和MS结构确证,可作为对照品对1进行质量控制,并为其分离和纯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盐酸右哌甲酯质量控制杂质合成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合成工艺改进

    吴新宇刘毓彬闫闳林快乐...
    1085-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DPPC,1)不仅可作为药用辅料,还可作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甘油磷脂酰胆碱(GPC,2)在DCM中,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下,与棕榈酸(PA,3)反应得DPPC.但发现产生了某一杂质,严重影响产物的纯化.分离、纯化后经MS和1HNMR确证,该杂质为1,1'-亚甲基双(4-二甲氨基吡啶鎓)双氯化物.把反应溶剂改为乙腈,并将DMAP投料时物质的量比例从3降低至1,目标产物1的收率由33.20%提升至49.18%,纯度99.92%.

    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4-二甲氨基吡啶合成杂质

    广告索引

    1088页

    本芴醇的合成工艺改进

    杨康郑群吴炜婷陈旭香...
    1089-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芴(2)为原料,经三氯异腈尿酸氯化得2,7-二氯芴(3),与氯乙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生成2,7-二氯芴-4-氯乙酮(4),再将还原、环合、胺化"一锅法"合成得到α-(二正丁胺甲基)-2,7-二氯-4-芴甲醇(5),最后与对氯苯甲醛缩合得到本芴醇(1),总收率36%,纯度99.4%.新工艺中的氯化采用三氯异腈尿酸为氯化剂,反应选择性与安全性提高;还原、环合与胺化运用"一锅法"完成,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从60%提高到80%),适合放大生产.

    本芴醇工艺改进抗疟药合成

    维生素K1有关物质的合成

    李儒王明刘晟
    1093-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维生素K1的4种可能有关物质,分别是2-[(7R,11R)-2,3-二羟基-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3-甲基萘-1,4-二酮(有关物质A)、1α-甲基-7α-[(7R,11R,E)-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烯基]-1α,7α-四氢萘并[2,3-b]环氧乙烷-2,7-二酮(有关物质B)、2-[(7R,11R,E)-3-羟基-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1-烯基]-3-甲基萘-1,4-二酮(有关物质C)、2,5-二甲基-2-[(4R,8R)-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2H-苯并[h]色烯-6-酚(有关物质D).这些化合物均经1H NMR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为控制原料药维生素K1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维生素K1有关物质合成质量控制

    磷酸氟达拉滨的制备

    郝二军赵琰贾茹萍宋禹漫...
    1098-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氟达拉滨为原料,与磷酸三乙酯和三氯氧磷反应制得磷酸氟达拉滨,所得产品收率约81%,纯度99.91%.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工艺稳定,己完成工艺验证,适合工业化生产.

    磷酸氟达拉滨磷酸三乙酯三氯氧磷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