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渔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杨宁生

双月刊

1009-590X

cafsy@163.com;cafsy@sohu.com

010-68673942

100141

北京市永定路南口青塔村150号

中国渔业经济/Journal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为渔业发展、企民增收、渔业管理、提高渔业经济理论水平服务。主要刊载栏目有:经济理论、发展方略、热点新闻、经济前沿、体验致富、投资指南、科技兴渔、企业风范、环球渔业、多彩短稿、科经时讯、企民呼声。欢迎投稿和订阅,欢迎代理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惜时奋进,努力事功

    《中国渔业经济》编辑部
    1页

    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孙亚路杜元伟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协同视角的绿色技术创新是海洋牧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但实践中却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风险时有发生、协同合作失败以及创新绩效无法衡量等问题.为进一步系统揭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规律,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诠释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体系,探究各创新机制间的作用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动力机制、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海洋牧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对主体行为演化机制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作用,而主体行为演化机制和保障机制对风险管理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风险管理机制对绩效评价机制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作用;海洋牧场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作用;而动力机制、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均对绿色技术协同创新行为具有间接驱动作用.

    海洋牧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创新机制扎根理论

    共同富裕视角下渔村女性地位多维度研究——以山东省 日照市山海天渔村为例

    乐家华岳士迤闫周府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视角下尊重和保障女性人权,保障女性的全面发展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衡量尺度.以日照山海天渔村为例,首先,基于渔村女性299份有效问卷,构建渔村女性地位评价体系,计算出渔村女性健康地位、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三个维度水平分别为3.1411、3.2849、3.4375,整体地位水平3.2878;在年龄、婚姻状态与地位水平的差异分析中得出,31-40岁的已婚渔村妇女群体地位水平值最低;最后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将筛选出的14个影响因素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渔村女性地位影响程度重要性前三的因素依次为:女性自身观念、婚姻状况、法律了解度.

    共同富裕渔村女性发展最优尺度回归

    日本海洋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金泽伦周剑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国家在海洋方面的政治、资源、经济博弈等都会影响其发展状况,应当秉持可继续发展的态度对我国海洋进行有效的治理,以确保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论文首先梳理了日本以往相关海洋法规的制定历程,然后对日方海洋治理的政策法规、国际关系、海洋经济制度和防灾措施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从日方发展历程和政策优势中借鉴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治理事业方面的启示:我国需要出台一部能够主导相关法规的海洋基本法,细化特定的法律条文;重视与海洋邻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使用经济手段促进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海洋渔业的未来做打算;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日本海洋灾害准则的规范以及国民对灾害的重视中汲取经验,以构建适应性强、科学高效的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在海洋开发利用时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

    海洋治理治理政策国际关系海洋循环经济海洋防灾

    中国大黄鱼产业:生产、市场及展望

    包特力根白乙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黄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进入21世纪,中国常年生产大黄鱼的捕捞省份为沿海9省、养殖为沿海4省,主产捕捞省份为粤辽琼、养殖省份为闽浙粤.全国大黄鱼产量的13%来自捕捞、87%来自养殖.中国出口大黄鱼商品有3个品种,闽浙一直是大黄鱼主要出口省份.常年出口对象国家和地区为21个,其中中国香港、韩国和美国一直是主要出口市场,而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市场拓展较明显,韩国市场显著缩小.同时,国内大黄鱼消费潜力较大,共同为大黄鱼产业发展奠定了市场根基.继而,从生产层面、内需层面和出口层面进行了大黄鱼产业的前景展望.

    大黄鱼捕捞养殖市场前景

    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

    李晓航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01-2020年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别采用区位熵与超效率SBM模型对海洋产业集聚和海洋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洋产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效率,且此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2)海洋产业集聚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海洋产业集聚对东部海洋经济圈与环保意识较强地区的海洋环境效率具有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3)海洋产业聚集可以通过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与海洋人力资本水平最终影响海洋环境效率.

    海洋产业集聚海洋环境效率超效率SBM

    沿海省份渔业经济韧性测度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杨润言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渔业经济韧性综合指标体系,研究2012-2022年沿海11个省份渔业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从时间格局上,研究期内沿海省份渔业经济韧性总体呈现平稳与增长交替的总体趋势,沿海省份渔业经济韧性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2)从总体空间格局上,渔业经济韧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差异呈现降低趋势;(3)从分维度空间格局上,大部分省份的抵抗与恢复能力有所提高,调整与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创新与转型能力保持平稳.为此,各省份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提升全局性渔业经济韧性,并依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渔业经济政策.

    渔业经济经济韧性时空演变

    养殖户新品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以特色淡水鱼为例

    徐忠庞晓庆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2022年特色淡水鱼养殖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新品种选择的5类因素及动因.研究发现,养殖年限、信息获取渠道、苗种质量退化以及参加渔业保险等会对新品种选择产生正向影响,经营者虚假销售、货源不稳定则会对新品种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而教育程度、养殖面积、养殖户类型、与行业组织合作、参加技术培训、苗种来源对新品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新品种使用示范户,加大新品种宣传力度,保障货源稳定,加强苗种经营者管理,完善渔业保险制度等措施来激励养殖户采纳新品种.

    特色淡水鱼新品种选择Logistic模型渔业保险

    养殖工船建设运营经济效益分析

    黄文超赵新颖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殖工船是新型深远海养殖设施,其游弋式特性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广阔优质的海水资源,开展深远海集约化养殖生产.本文以某主养品种为东星斑和珍珠龙胆的10万吨级养殖工船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投资、运营成本、收入与利润、投资现金流量与资金平衡、盈亏平衡与敏感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船总投资收益率为17.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8%,税后投资回收期为9.2年,盈亏平衡点为44.0%,这说明了养殖工船盈利能力较强,经济风险可控.文章对提高养殖工船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养殖工船建设运营经济效益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赵坤刘文欣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产品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稳压器"之一.论文基于2009-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研究伙伴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该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其不同分项指标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子商务、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环境;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会削弱这种正向影响.

    水产品出口贸易便利化主成分分析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