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质性研究

    纪秋露魏文冰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消化二区住院的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他们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主题。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可归纳为疾病认知、疾病管理态度、疾病管理行为3大主题。疾病认知包括疾病基本知识的缺乏、持续性获取知识能力的缺乏、疾病知识接受度低;疾病管理态度包括积极型、轻视型、悲观型;疾病管理行为包括健康行为的意识不足、健康行为的实践存在困境、健康促进的自我探索。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疾病认知、态度、自我管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患者确诊后难以接受到系统、规范的疾病知识教育及延续性护理,导致其应对疾病的方式存在一定不规范性及不科学性。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健康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延续性护理服务力度,以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变患者行为态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质性研究

    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社会功能现状

    胡小芹郑玉玲熊锦卫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社会功能现状。方法 选取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5例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同期60例普通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对照,根据医院病历系统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年龄、精神障碍诊断类型、其他躯体疾病诊断、危险性评估等级),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CSSD)、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和调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社会功能情况,并评估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结果 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精神障碍类型以精神分裂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为主;入院时多伴营养不良、外伤、传染性疾病等躯体疾病;流浪组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依从率低于非流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浪组患者的BPRS总分显著高于非流浪组,PSMS总分、CSSD总分以及SSPI各因子评分均低于非流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时病情相对严重,躯体症状复杂,自理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治疗依从性以及社会功能差,整体治疗困难,需要重点关注该类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流浪精神障碍女性社会功能性自我防卫能力躯体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王仲甜宋娜
    176-17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泰安八十八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并记录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时间。采用logistic建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评分模型。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随访脱落2例,共98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其中男58例,女40例。随访时,共有27例(27。55%)患者发生冠状动脉事件(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9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23。47%)脑血管疾病;共有7例(7。14%)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共有50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48例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3例患者同时患有心脏疾病及脑血管疾病。血糖、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史、原发疾病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以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为状态变量,以风险预测模型的评分为结果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74,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86。0%,95%CI为(0。944,1。000),最佳截断值为0。606。结论 本模型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灵敏度、特异度较高。

    血液透析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基于多中心医疗联盟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模式研究

    邓振波莫绮珊龙康霞
    180-1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中心医疗联盟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模式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首诊在番禺区中心医院、随诊在医疗联盟的镇属医院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多中心医疗联盟的管理模式。对两组的尿酸达标率、满意度、肝肾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尿酸(UA)]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知信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尿酸达标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UA、Scr、TG、ALT、GGT指标数值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自我效能、健康状况、管理行为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DCKAPHG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基于多中心医疗联盟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饮食控制知信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尿酸达标率,同时可以改善其肝肾功能检查指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多中心医疗联盟高尿酸血症尿酸达标率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管理行为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咽腔功能锻炼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

    廖光美梁志晟袁小玉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咽腔功能锻炼治疗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东莞市南城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中度OSAH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咽腔功能锻炼,如伸舌运动、张口训练、后鼻孔深呼吸,每日30 min,坚持锻炼6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再次行PSG监测、ESS评分,观察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SaO2、AHI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H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E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咽腔功能锻炼治疗OSAHS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AHI,降低夜间低氧血症,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复发。

    睡眠呼吸暂停咽腔功能锻炼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日间嗜睡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素颖徐裕乔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实验室生化指标、相关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发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本病在临床的诊疗、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芜湖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生化指标及相关影像学表现,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收缩压(SBP)(β=-1。05,OR=0。35,P<0。05),空腹血糖(FPG)(β=-0。50,OR=0。61,P<0。05),餐后 2 h 血糖(2 hPG)(β=-0。66,OR=0。52,P<0。01),尿酸(UA)(β=-0。01,OR=0。99,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MALB/Gr)(β=0。02,OR=1。02,P<0。05),凝血酶时间(TT)(β=1。12,OR=3。07,P<0。05),颈部血管病变(β=2。60,OR=13。41,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β=0。15,OR=1。17,P<0。05),下肢血管病变(β=-3。39,OR=0。03,P<0。05)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FPG、2hPG、SBP、UA、MALB/Cr、TT、ALT、颈部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微血管病变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林霞陈梨花余小妹赵丹华...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疾病认知度[疾病认知问卷(ICQ)]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管理能力、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自护管理能力、疾病认知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计划行为理论健康教育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自护管理能力

    《中国医药科学》投稿须知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