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糖尿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进展

    冯彩琴蒙连新罗桂情季红运...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和病死率。健康信息是重要的疾病应对策略,并且已成为线下健康咨询的重要补充。随着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健康信息获取因其便利、便捷性已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但由于网络信息存在虚实难辨、信息过载等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从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出发,对网络健康信息获取的定义、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旨在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获取水平提供参考。

    老年患者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获取行为

    早发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并发症的研究

    杨彦徐芳李子玲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诊年龄在40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T2DM)称为早发2型糖尿病(EOD)。近年来T2DM患者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其初诊年龄逐步年轻化。相比晚发T2DM,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对EOD患者的影响更明显,EOD患者本身血糖控制更差、胰岛素抵抗更严重、β细胞功能衰竭速度更快,合并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风险性更高,导致EOD患者未来面临多发病及早期死亡的风险更高,EOD是值得全民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EOD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可以为早期预防和治疗EOD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减少EOD的发生,减少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延长EOD患者的预期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医疗费用,减轻全社会的医疗负担。

    早发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

    基于多波长-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对胡黄连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丁丽蔡楠宋兆辉何毅...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多波长-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胡黄连总苷胶囊指纹图谱及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8色谱柱(2。1 mm × 100 mm,1。7 µ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0~6 min 260 nm、6~10 min 300 nm、10~22 min 270 nm,流速为 0。35 ml/min,柱温 30℃。结果 在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 16个共有峰,并用对照品指认11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 0。99;测定其中5个成分(草夹竹桃苷、香草酸、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Ⅳ)的含量测定结果在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平均加样回收率97。60%~103。90%,RSD为1。79%~2。1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RSD均≤1。45%。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胡黄连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多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胡黄连

    LC-MS/MS法测定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程庆兵汪海宣郑正杨彬...
    52-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专属性检测方法,为消肿止痛酊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消肿止痛酊中的马兜铃酸Ⅰ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2。1 mm × 100 mm,2。7 μ 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马兜铃酸Ⅰ在0。1~4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14。0%(RSD=8。7%),方法重复性及精密度均良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对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消肿止痛酊马兜铃酸Ⅰ含量测定

    蒙药阿那尔四味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

    秀布松特木其乐苏和满达...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蒙药阿那尔四味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筛选出阿那尔四味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Gephi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网络,并将获得的靶点信息利用GlueGO进行基因通路的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Ledock对阿那尔四味散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合活性。结果 共收集到阿那尔四味散57个活性成分,其中Pipernonaline、Sylvatine、Retrofractamide-B、Alnusone、Quercetin等为关键作用成分。预测得到的196个靶标中与FD相关重复靶标46个,其中白蛋白(AL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MAPK14、MAPK8)、雌激素受体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天冬酶3(CASP3)等为关键作用靶标。这些关键靶标显著富集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一氧化氮合酶调节活性、对雌激素刺激的反应、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活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传导、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通路上。分子对接从计算机模拟层面上验证了前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蒙药阿那尔四味散可能通过抗炎、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胃肠运动及调节雌激素水平等多方面发挥对FD的治疗作用。

    蒙药阿那尔四味散功能性消化不良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GC-MS联用检查川贝清肺糖浆中的留兰香

    沈子博陈桂茜赵静芳吴凯伦...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方法检查川贝清肺糖浆中的留兰香。方法 采用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的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柱温条件为初始温度为70℃,保持4 min,以1。5℃/min的速率升至120℃,以3℃/min的速率升至200℃,以30℃/min的速率升至230℃,最后保持2 min。结果 该方法能检查留兰香的特征性成分香芹酮,并检测出阳性供试品,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确证。结论 该方法能用于检查川贝清肺糖浆中的留兰香,反映薄荷生产投料的情况,为监管药品生产和质量提供帮助。

    川贝清肺糖浆薄荷留兰香香芹酮气相色谱-质谱法

    基于多角度分析叙事教育在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陈烟雨余俊路昱琳华倩...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今护理教育面临着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复杂的医院和社区环境以及快速变化的医疗发展与改革等现状,如何突破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应对临床对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护理学科教育实践性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创新多模式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护生综合能力进行探索。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综述叙事教育在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联合其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叙事教育在护生教学中应用及研究提供依据。

    叙事教育护生教学改革护理教育

    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邱轶芳
    68-7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背景下,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是高职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基础医学是高职医学院校各专业课程的基石,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本文拟通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建设和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双高建设提供可持续动力。

    省域高水平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建设实验教学改革

    病例导向教学联合实际操作训练在妇科常见疾病诊治规培中的应用

    张丽李宗兰潘姿璇刘丹...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常见疾病诊治规培中实施病例导向教学(CBL)联合实际操作训练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接受常见疾病诊治规培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疾病诊治规培选用教学方法为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规培中选用CBL结合实际操作训练教学法。观察学生学习效果、岗位胜任能力变化情况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学生培训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及学习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估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常见疾病诊治规培中运用CBL联合实际操作训练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可获得更高教学满意度。

    妇科常见疾病诊治规培实际操作训练病例导向教学

    杨叔禹主任研究闽南地区人群代谢性心身疾病的证素特点及临床思路总结

    张梦婷赵能江杨叔禹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性心身疾病是一组以代谢指征紊乱为临床表现的心身疾病,其发病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该类疾病病程绵长、终身难愈,目前临床多关注躯体症状,常忽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这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中医对于此类疾病的诊疗基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由于证型繁多,导致医者无法认清疾病本质。证素辨证的应用将使得中医学者对疾病病程的演变具有更客观的量化标准。因此,本文总结了杨叔禹主任带领团队围绕闽南地区人群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发现糖尿病前期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病位证素集中在肝、脾、肾,病性证素集中在痰、湿、热;而中医证素肝贯穿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证素,病性涉及痰、湿、热。同时,本文还概括了杨叔禹主任以维持肝主疏泄功能正常为核心的辨治代谢性心身疾病的诊疗思路,以飨同道。

    代谢性心身疾病证素名医经验肝主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