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科学总论PBL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杨丹左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在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 232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105 名学生为试验组,随机分成 5 小组,每小组 21 名,采用PBL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127 名学生为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总体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PBL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设计,比较两组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问卷调查反馈中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师生互动情况、课堂表现综合测评和期末笔试成绩均高于控制组,且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对教学和测试满意度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总论教学中PBL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获取外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PBL课程思政外科学临床医学

    "药食同源"背景下中药代茶饮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康小月薛伟杭余蓉范雨...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发掘中药代茶饮领域相关文献,探讨中药代茶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和NoteExpress软件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自建库到2022 年 11 月与中药代茶饮相关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105 篇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于 2017 年达到发文顶峰(66 篇)。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暂未形成相应的网络,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最大的作者为刘国应。出现频率前 3 位的关键词为中药代茶饮、决明子茶、便秘,并形成了清热解毒、慢性咽炎、临床应用等的应用聚类。结论 鉴于中药代茶饮领域的研究仍不够深入,需要不断完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构建方剂配伍数据库,实现精准医疗,同时加强各研究者及机构间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及开发利用的进程。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药代茶饮知识图谱

    从"阳明脉衰"探讨补益阳明防治围绝经期脱发

    高俊松胡炜圣张苗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发始堕",可见"发始堕"是"阳明脉衰"的表现之一。"阳明脉衰"导致的脱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围绝经期脱发,卵巢功能减退是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的主要原因,围绝经期特殊生理内环境又影响头发的脱落,可见"阳明脉衰"与围绝经期脱发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阳明脉衰"的理论,分析围绝经期的生理内环境对毛发脱落的影响,探讨"阳明脉衰"与围绝经期相关启动因素之间的关联,总结了补益阳明影响毛发生长的相关通路,延缓卵巢衰老和防治围绝经期脱发的可行性,提出以"五七"为基点,适时补益阳明津气,可以未老先防,既老防衰,达到发衰而不堕,防治围绝经期脱发的目的。

    阳明脉衰围绝经期脱发卵巢衰老补益阳明津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TGF-β

    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数据图可视化分析

    苏莹璐郑曙琴
    98-10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成药(CPD)治疗糖尿病(DM)的临床研究证据,展示CPD治疗DM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查找明确提到治疗DM、消渴的CPD,通过检索数据库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7日的相关文献,采用文字描述结合Excel表格和数据图的形式分析检索所得纳入文献。并分析所纳入CPD的基本信息、研究人群中医证型及结局指标。结果 纳入研究的有 75 种治疗DM的口服CPD,其中 70 种皆为纯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益气、生津、养阴、止渴。共纳入 315 篇相关文献,气阴两虚证型最为多见;在结局指标的选择上,西医结局指标占大多数。结论 CPD说明书中安全使用信息不全;CPD说明书表述笼统、适应证不明确;临床研究试验设计未突出中医药治疗方法和特点;结局指标选择种类较多,除血糖控制情况,对中医结局指标的关注略显不足。CPD的组方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结局指标使用较少,西医结局指标是该领域研究趋势。

    中成药糖尿病证据图循证医学临床研究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应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蒋海军钟远鸣黄剑峰尹保和...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在急性腰扭伤疾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贺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及推拿科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的 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 73。33%,高于对照组的 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周后,观察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腰扭伤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疼痛缓解以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方面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要优于传统推拿手法,且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急性腰扭伤骨正筋柔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推拿手法临床效果

    基于"补肾调肝"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思路

    李果梁美丹高云水马守文...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PD)的致病率呈现出被推波助澜之势,历代医家及学者对其均有独到的见解,肝肾阴虚作为其中秉要执本的病因病机,被众人所推崇。众多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证明,"补肾调肝"法作为治疗PD常规治疗法则,运用"补肾调肝"法治疗PD常可以达到药到病除之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查阅与PD相关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献,本文探讨"补肾调肝"法在治疗PD中的应用,并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剖析,以期为今后的辨证论治与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借鉴。

    帕金森病"补肾调肝"法文献研究临床医案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平阳益心饮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汤嘉慧王新东董其美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平阳益心饮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潜在作用靶点与通路。方法 依托HERB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预测平阳益心饮成分靶点,通过OMIM、PhamGKB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FpEF靶点,采用Venny 2。1。0 对药物与疾病的靶点进行交集选取,采用Cytoscape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得到平阳益心饮治疗HFpEF的核心靶点,并将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得到平阳益心饮治疗HFpEF的潜在靶点有 524 个,它们主要参与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系统进程调节、循环系统过程和磷酸化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参与调控癌症相关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 235 条通路。结论 平阳益心饮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等,从而达成治疗HFpEF的目的。

    网络药理学平阳益心饮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分子机制

    浮针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牛鹏吴全伟冯钜智林弋力...
    115-11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浮针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9 月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发生中风后便秘的患者 120 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A组单用乳果糖治疗,对照B组单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联用浮针疗法及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主排便次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三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主排便次数比较,观察组分别低于、低于、多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便秘联用浮针和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自主排便能力,临床疗效更佳。

    中风后便秘浮针穴位贴敷生活质量自主排便次数治疗总有效率

    蜂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朱俊岭马高祥陆勇刚谢斌...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蜂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KOA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 150 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75 例。观察组运用蜂针疗法调理;对照组运用塞来昔布胶囊 200 mg,每日 1 次,餐后口服,氨基葡萄糖片 0。75 g,每日 2 次,餐中口服。两组疗程均为 5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压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50 m行走后膝关节压痛VAS评分与关节肿胀VAS评分。结果 共有 137 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观察组 70 例,对照组 67 例。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VAS评分、50 m行走后膝关节压痛VAS评分、关节压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VAS评分、50 m行走后膝关节压痛VAS评分、关节压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针疗法在临床中可以明显改善KOA相关症状,并且比氨基葡萄糖片与塞来昔布胶囊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膝骨关节炎塞来昔布胶囊氨基葡萄糖片蜂针疗法临床观察

    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少聪秦文君张小丽郝娜...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高蛋白膳食模式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1日至 2023 年 2 月 1 日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的 78 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饮食组及联合组,每组各 39 例。饮食组采用高蛋白膳食干预,联合组在饮食组的基础上加服 200 ml轻身汤,持续干预 60 d。比较两组减重有效率、平均日摄入能量、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体重指数(BMI)、体重(BW)、腰围(M62)、体脂肪量(BFM)、内脏脂肪面积(V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中医证候积分(TCMSS)。结果 联合组减重有效率高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BW、M62、BFM、VFA、TG、TCH、LDL、UA、TCMSS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M62、BFM、VFA、TG、LDL、TCMSS均低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W、TCH、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期 60 d的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治疗能显著减轻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体重,改善其血脂代谢,缓解脾虚湿阻症状。

    肥胖脾虚湿阻型高蛋白膳食轻身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