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统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统计
中国医院统计

孟群

双月刊

1006-5253

zzs@bzmc.edu.cn,yytj@163169.net

0543-3256888

256603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路522号

中国医院统计/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Statistics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滨州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以全国各级医院从事统计、病案、计算机及医院管理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及医学统计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决策树的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

    杜梦迪丁娟英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决策树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某医院行PICC的4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模型组,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该医院行PICC的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Modeler软件构建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决策树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400例老年肿瘤患者中有74例发生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决策树模型的分类节点为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慢性肾功能不全、穿刺次数及体质量指数5个临床特征,其中糖尿病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决策树模型的AUC(AUC=0.749,95%CI:0.688~0.811)高于 logistic 回归模型(AUC=0.701,95%CI:0.633~0.770)(P<0.05),验证组的 AUC 为0.812(95%CI:0.783~0.841).结论 体质量指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决策树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血栓logistic回归决策树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变化趋势及预测

    姜雪锦李阳丁红红吕敏...
    87-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变化趋势,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患病率进行预测,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新思路.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变化趋势,2008-2016年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数据进行灰色GM(1,1)模型构建,2018-2020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采用构建的灰色GM(1,1)模型对2022-2024年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医院规模的增加医院感染患病率升高.医院感染患病率灰色GM(1,1)模型的精度良好、拟合效果较高.2024年全国、<300张床位医院、300~599张床位医院、600~899张床位医院和≥900张床位医院的医院感染患病率可降为1.00%、0.49%、0.90%、1.13%和2.05%.结论 我国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明显,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医院感染患病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灰色GM(1,1)模型医院感染患病率预测

    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樊丽辉姜雪霞郑宇航叶振淼...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为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温州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277 205例2010-2020年诊断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通过身份证号与急性冠心病事件监测库和死亡监测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冠心病发病和死亡信息.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并发症情况与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随访期间共有3 2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冠心病发病率为1 169.17/10万.1 083名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病死率390.69/10万.以糖尿病患者确诊时无并发症为参照,1个并发症和2个及以上者冠心病发病风险HR分别为1.382(95%CI:1.266~1.508)和1.661(95%CI:1.221~2.25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较高,在患者管理中应加强干预,积极防治并发症发生.

    2型糖尿病冠心病队列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糖尿病早期肾病风险预测模型

    杜燕华朱洪挺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永康某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 04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15例,占10.97%,并以此分为DKD组(糖尿病肾病组115例)和DM组(糖尿病组933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排除混杂因素后按1∶1最邻近方法进行匹配.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基于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以平均绝对值误差(MAE)进行模型效能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外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一致性.结果 混杂因素有性别、合并高血压、空腹血糖、尿酸,将建模集按1∶1比例以最邻近方法进行PSM排除混杂因素后,DKD组95例,DM组9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TC)、尿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病程、胱抑素C(Cys 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精度从大到小依次为BP神经网络算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重要性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蛋白尿排泄率、年龄、糖尿病病程、Cys C.预测模型AUC为0.959(95%CI:0.917~1.000),约登指数0.867,对应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867、1.000.外部验证AUC为0.958(95%CI:0.922~0.995),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804、1.000,校准图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法构建的以年龄、病程、尿蛋白排泄率、TC、Cys C、2型糖尿病为预测特征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把该模型临床应用于此类高风险人群的管理识别.

    BP神经网络糖尿病肾病早期肾病预测模型影响因素

    本刊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中国医院统计》编辑部
    101页

    2015-2022年杭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戴晶媛肖昀沈琼琏周敬...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2015-2022年死亡病例,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提取杭州市某三级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死亡病例资料,应用Minitab 18软件绘制帕累托图分析患者死因疾病谱的主要因素及死因构成顺位,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采用统计描述、x2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2015-2022年死亡病例共1 938例,其中住院287例和非住院1 651例.男女性别比为2.22∶1,不同性别在死亡病例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分布中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帕累托图结果分析,死因顺位前4位为循环系统疾病(633例,32.66%)、损伤和中毒(547例,28.22%)、肿瘤(286例,14.76%)和呼吸系统疾病(203例,10.47%),累计构成比为86.12%.死亡患者的主要疾病分布为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重度颅脑损伤、多发伤、胸部损伤、肺癌、肝癌和肺部感染.结论 医院应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水平,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救治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死亡病例顺位死因分析性别

    2017-2021年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叶丽娴
    108-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掌握主要的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和变化趋势等,为该地区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某院2017-2021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回顾性分析该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顺位结构、年龄和性别分布等.结果 2017-2021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共19 198例,男女性别比1.3∶1,50~69岁住院人次占比最高(50.66%),恶性肿瘤病死率为4.96%.疾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鼻咽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为23 711.55元和4 851.93元,住院天数均值为13.03 d.结论 应针对高危人群和主要恶性肿瘤,制定加强50岁以上重点人群肿瘤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早诊早治癌症筛查工作,加强医疗费用管控.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病例分析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分析

    邓淑敏师雯琦李莉莉陈晓霞...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内部构成及变化,为降低患者医疗负担、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及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7 459例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住院费用明细,运用新灰色关联与结构变动分析法对患者各细项费用的关联度、变动度及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1年该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次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长,年均增长7.01%;2022年和2023年出现下降,较上年分别下降7.64%和8.04%.次均住院费用构成比前4位是药品费、诊断费、耗材费、治疗费.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最大的是药品费(0.915),其次是诊断费(0.909)和耗材费(0.770).结构贡献率前3位是药品费(43.27%)、诊断费(19.12%)、耗材费(17.91%),3者累计结构变动贡献率超过80%.结论 药品费、诊断费和耗材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的重点;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住院费用结构,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技术价值,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住院费用新灰色关联结构变动度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基于灰色系统的医院收支平衡水平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陆云飞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宁波市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点数法付费下,探究影响医院收支平衡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宁波某医院收支平衡水平和20个相关因素指标,通过相似性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典型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典型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灰色系统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结果 影响收支平衡的关键指标包括低倍率病例占比、总权重2个正向指标和正常病例占比、费用消耗指数、DRG结算病例占比3个负向指标,各指标的关联度和权重大小依次为:低倍率病例占比、总权重、DRG结算病例占比、正常病例占比、费用消耗指数.应用上述5个指标构建出灰色系统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符合有效性和精准性检验标准,能够精准拟合和预测医院收支平衡水平.结论 多因素灰色系统回归预测模型有利于医院管理部门精准地制定战略目标和决策,提升医院收支平衡水平,保障医院长期平稳发展.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收支平衡灰色关联度聚类多元回归分析

    E-CHAID决策模型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RGs分组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华恃彬任晋文朱佳英
    124-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E-CHAID决策模型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RGs分组对住院费用的实际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HIS系统中病案首页出院诊断首项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对病案首页全部指标进行组间多元线性回归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以VIF(方差膨胀因子)<10、单因素筛选中P<0.05的指标为自变量,以住院费用为因变量,采用E-CHAID穷举算法建立DRGs分组决策树模型.以各DRGs病例组合"住院费用中位数+1.5倍标准差"为费用上限,计算各DRGs分组上限费用与所有病例上限费用之比,分析住院费用分布特征.结果 共纳入2 223例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是否使用单克隆抗体、是否ICU 入住、输血次数3个变量为E-CHAID决策树模型的分层分类变量节点,建立了 12个节点,共生成7个终端节点,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0.40、0.15、0.23、0.21、0.25、0.51、0.46,各 DRGs 分组间 Kruskal-Wallis H 检验具备统计学意义(H=2 816.568,P<0.001).2 223例患者中超出费用上限76例(3.42%),超上限费用患者的住院总花费为662 241.71万元,占 DRGs 总住院费用的 1.40%;DRGs 1~7 组相对权重分别为 1.49、2.42、2.14、1.33、1.10、0.47、0.24.结论 E-CHAID决策模型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RGs分组异质性较强,组间分布合理,可为浙江省后续开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疾病的地方性DRGs医疗付费改革提供一定依据.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穷举卡方自动交互检测医疗保险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