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论治黄褐斑经验

    易正珩赖新生
    259-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赖新生教授基于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论治黄褐斑经验.赖教授认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亏虚,元气不足或元气郁滞、三焦气化不利、营卫失和,致气血逆乱、瘀阻脉络,气血无法上荣于头部而成斑,并指出本病枢机关键在"三焦","利三焦""调膜腠"应贯穿治疗始终,自拟中药"祛斑美颜方",针刺善用"引气归元针法",辅以刺络放血,临床疗效确切.

    赖新生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祛斑美颜方黄褐斑引气归元针法临床经验

    基于中医五神理论试析强迫症

    陈彦君康晨孔欣茹滕晶...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强迫症的患病率较高,对强迫症的认识及治疗仍不系统.文章尝试基于中医五神理论,动态性分析强迫症的病因、病机与治疗,以期为强迫症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有助于推动强迫症的诊疗系统化,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强迫症的病因是遗传与环境因素造成的特殊人格,初始及关键病机是魄弱,根据个体情况,神、魂、意、志可出现不同的偏颇,治疗应调气强魄,辅以安魂明神、舒意定志.

    强迫症中医五神理论动态性系统化

    经方治疗颈椎病思路探析

    黄悠葛宏伟何晓瑾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痹证""头痛""眩晕"等范畴.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经方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从古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文章从经方的方证视角出发,通过遴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中出现的与颈椎病症状相关的方剂,深入探讨其病机、经络及组方思路,总结出桂枝-麻黄类方、葛根类方、柴胡类方、附子类方、苓桂类方等几大类方,探析如何从经方入手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经方方证痹证眩晕

    基于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试验的中医药临床评价创新方法及适用性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

    吕健刘光宇赵晓晓刘征堂...
    27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中国科协发布了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其中之一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010年,BMJ杂志首次提出"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试验(cmRCT)",其作为新兴的实用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具有招募效率高、人群代表性较好、节省资源等优势.文章通过梳理cmRCT相关研究,创新性融合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以处理混杂偏倚与重复测量问题,初步构建一套基于cmRCT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并构建了适用性评价的基本维度与要素,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评价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参考.

    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试验适用性评价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重复测量分析模型临床评价创新方法

    从针感量表特点探索火针量表的研究思路

    袁芳赵冰骢王麟鹏刘璐...
    279-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感是针灸临床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但针感量表不是评价疗效的工具,从侧面反映疗效和评价疗效,二者是有区别的,得气并不是产生临床疗效的唯一途径.针感量表是量化得气的工具,而得气是判断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变化,以及取效快慢的重要依据,使用针感量表目的是将得气的现象定性、定量的展现,使其成为临床研究中清晰、可控的研究条件.火针疗法首载于《黄帝内经》,目前常用针感量表多适用于毫针、电针得气感的评价,在量化火针得气感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对现有针感量表进行梳理,提出在火针针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火针针感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初步探索构建与火针疗法特点紧密结合的评价工具的研究方向.

    火针针感量表得气调查问卷

    基于"五季应五脏"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新思路

    陈武温成平李殿明时玮蔓...
    284-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五季应五脏"理论的角度探讨五脏病理生理机能与自然时令之间的适应性规律,认为季节变化协同五脏变化的适应性规律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进展发现,中医"五季应五脏"思想在RA病理机制中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气候-气血-关节"轴实现的,并据此提出RA"本脏本季当疏散,所克之脏当调之"的调适原则.故文章在RA季节调适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RA防治新思路,以期为中医药防治RA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类风湿关节炎五季五脏季节理论中医药

    征稿启事

    287,527,533-535页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李军祥唐旭东
    288-296页

    清热凉血类方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陈柏林董晓宛张维明余中光...
    297-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非传染性、疼痛、毁形、致残的炎症性皮肤病,常累及皮肤和关节,影响着全世界6 000多万成人和儿童,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法根治,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中医认为银屑病血热证最为常见,临床研究已证实清热凉血类方剂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机制研究也证实清热凉血类方剂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影响HaCaT细胞增殖分化、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血管增生等,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清热凉血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支持.

    清热凉血中医药血热银屑病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进展

    丁露陆丽明
    304-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针刺可以促进成瘾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复,与目前可用的药物干预相比具有更大的治疗潜力,且无不良反应.针刺治疗成瘾性疾病已成为近年来戒毒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对其机制探索仍缺乏系统总结.因此笔者基于国内外研究,并结合所在团队在针刺治疗成瘾性疾病方向所做的系列研究工作,归纳总结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概况,对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针刺阿片成瘾机制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