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树中针灸临床"三辨与三通"学术思想探析

    衣永航马玉侠马凤君
    4174-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树中教授深耕针灸临床与教学三十余年,对于针灸临床辨证及诊疗有独到的见解.高树中教授认为针灸临床辨证有其鲜明的特点,强调在辨病、辨证诊治的同时,更要注重辨经诊治;治疗则需要根据辨证的结果采用通经、通络或通关之法,以达通经络、行气血、调脏腑、和阴阳之目的,从而治病求本.高树中教授"三辨与三通"学术思想为针灸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为针灸学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对针灸临床诊疗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树中"三辨与三通"理论针灸辨证论治学术思想

    吴炳煌单穴妙用针灸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洪昆达万甜
    417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吴炳煌教授单穴妙用治疗疑难杂症,包括山根穴治疗偏头痛、失眠及癫痫持续状态;太阳穴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面神经麻痹、麦粒肿等;素髎穴运用于昏迷抢救、癃闭、顽固性夜尿等;蝶腭穴治疗变应性鼻炎;涌泉穴治疗三叉神经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巅顶头痛、头晕、失眠、心房纤颤、癔症等;孔最穴治疗慢性咯血等;隐白穴艾灸治疗阳虚型崩漏;膻中穴割治埋藏患者自体异部组织指甲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耳穴(眼区)治疗假性近视等眼疾.

    单穴疗法徒手单穴急救法经验吴炳煌

    崔景林治神调脏针刺思想探析

    崔一鸣崔一然崔景林
    4181-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之所病,百病之始",治病必先调神.脑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气血经络活动的主宰.崔景林在临床中常采用三棱针头部刺络放血,崔氏银针针刺风府、风池及第5、4夹脊穴(心俞、厥阴俞),调神醒脑、活血通经.夹脊穴可调理脏腑、疏通经脉,调神后使用崔氏银针针刺夹脊穴:疏风解表通二便,使邪有出路;辨证论治调脏腑,使脏腑功能趋于正常.治神调脏使神安脏和,阴平阳秘,病安从生.

    针刺治神调脏崔氏银针圆利针锋针刺络放血夹脊穴

    王华针灸治未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吴松何晓茹唐宏图刘建民...
    4185-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整理王华教授著作、讲座以及医案,挖掘其针灸治未病学术思想.王华教授认为针灸在提升人体正气、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王教授擅长运用具有强壮保健作用的穴位以激发和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首提穴位针刺预处理的概念,以此提前调动和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同时,创立"双固一通"针灸法,旨在固本培元、疏通经络气血以调脏腑功能.此外,王华教授在腧穴配伍理论方面,提出了标本配穴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针灸治疗的效果.

    王华针灸治未病学术思想

    针刀"治痿间取阳明"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

    许琦李泰标郑丁炤谢洪武...
    418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痿独取阳明"为中风偏瘫的中医重要治则.中风偏瘫具有筋急而挛(筋痿)及肌肉无力(肉痿)两种肢体失用的"痿"的表现.卢胜春依据运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原理提出针刀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可取阳明之外部位,以间接作用于阳明经筋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如根据拮抗肌平衡主动肌原理,松解胸大肌附着点,有利于促进手阳明经筋的上抬手臂功能;如根据最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激活胭绳肌,有助于改善膝过伸,从而缓解腿部足阳明经筋的痉挛而上抬腿部;如根据核心肌群稳定的机理,激活躯干背部核心肌群,促进腹部足阳明经筋分布部位的腹部核心肌群稳定.以上"治痿间取阳明"可用中医的"从阴引阳"及调节阳明经筋气血解释.文章引用病案举证说明.

    卢胜春中风痉挛性偏瘫针刀阳明经筋

    "阳化气、阴成形"的临床运用

    邢赛伟唐胜强张杰
    4192-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张杰教授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认识,总结其运用此理论辨治内科杂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阳化气"与"阴成形"有机统一、动态平衡,才构成了人体的形与神俱,才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机理,基于此提出"阳气为重,脾阳为本""重视气化,阳贵乎通""阴凝之物,渐而成形""阳气用事,阴渐不足"的病理观;在治疗上根据阳虚、阳郁、阳化气太过的不同,分别采用温阳以促气化、通达阳气以促气化、益阴和阳的治法;并用"阳化气、阴成形"理念指导临床应用,文末附肺结节案、抑郁症案、甲亢案三则.

    阳化气阴成形名医经验张杰

    寸口脉五色八卦疗法的形成及机理探讨

    宋鲁成
    4196-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医、现代医学两方面论述了寸口脉五色八卦疗法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本疗法源于阴阳五行、五脏、五色的关系和寸口脉与后天八卦的关系,以及现代颜色和光学对机体的影响而形成,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寸口脉不仅是一个诊病和诊证的信息输出窗口,还是一个通过五色调理脏腑气血治疗疾病的输入窗口.

    寸口脉五色后天八卦

    病证结合焦虑症动物模型研究思路探讨

    李琳姚明利石薪暖刘玥芸...
    420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归纳分析现代医学常用焦虑症模型的分类、构建原理、方法和优缺点,焦虑症相关中医证候,总结中医病证结合焦虑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评价策略,并以慢性束缚应激-肝郁气滞证焦虑症为例,从模型构建原理、造模方法及工具优化、模型评价体系和模型应用角度,探讨病证结合焦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和优越性.最后,针对目前病证结合焦虑症动物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展望,以期为中医药基础研究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提供思路.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焦虑症肝郁气滞证慢性束缚应激

    基于"筋、节、骨"分型探讨手法治疗膝关节病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林方政祁冀曾小龙侯宇...
    4206-4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法治疗作为中医骨伤科治疗膝关节病筋骨失衡的重要方法,探究其生物力学机制以及对其疗效进行定量化、客观化分析,有助于提高中医骨伤科膝关节病非手术疗法领域地位.目前传统的筋骨辨证分型无法很好与现代解剖、生物力学接轨,导致手法疗效机制阐释不清、筋骨辨证思想无法体现等问题.文章从膝关节的"筋、节、骨"分型入手,整合手法治疗靶点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参数,探讨手法治疗膝关节病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生物力学膝关节病手法中医骨伤科筋骨辨证

    经络腧穴检测的发展与思考

    刘琪王广军郭义李艳伟...
    4213-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和总结经络腧穴检测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经络腧穴检测发展中存在着经络腧穴的特异性不明确、技术水平不足、研究结果可重复性差、方法技术和设备的稳定性差、仪器发展尚不成熟、临床实用性不够强等问题.经络腧穴检测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创新,多技术相结合、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结合,增强其临床实用性,推进其标准化进程,从而促进经络腧穴检测的应用和发展.

    经络腧穴检测生物物理学临床实用性智能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