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变化与中医流派演变探析

    王伟涛马艳敏王永涛张道培...
    5018-5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大致存在3个温暖湿润时期和3个寒冷干旱时期,分别为仰韶暖期(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秦汉暖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初)、隋唐暖期(公元541-810年);西周冷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魏晋南北朝冷期(公元初—540年)和宋元明清冷期(公元1000-1900年),每个大时期阶段中间又夹杂有小周期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时伴随疾病谱的改变推动了治疗方式的调整和新医学流派形成,如东汉末期暖冷更替孕育仲景学派,明清冷期促进温补、温病学派产生发展.以百年为尺度的气候变化对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影响和间接推动作用,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特点对当今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气候变化中医流派形成各家学说

    "时立气布"视角下的秋分气运承变与荨麻疹发病及诊疗相关性

    张洁王玉莹袁媛袁令懿...
    5022-5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具有一定季节性,于夏秋高发.秋分是夏秋气运转折点,此时四、五之气续接,寒热燥湿交争,阴阳变动显著,人体气血阴阳应之而变,脏腑功能亦受影响.肺应秋气,气之太过或不及直接影响肺脏生理功能,若秋分之时气运变化失常,或余热不退,或湿气流行,或燥气来亟,或寒气早至,皆可引发肺脏适时调节的生理功能紊乱,外应于皮毛,易发为荨麻疹.文章基于秋分节气气运变化探讨荨麻疹发病与诊疗特点,以期充实"肺应秋"理论的内涵,为临床防治荨麻疹提供思路.

    时立气布荨麻疹秋分肺应秋气运

    医理缘求

    赵则阔申世英袁训涛陈少丽...
    5025-5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人合一(相应)是中医学也是中国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即通过观天人之交变并从中探求天人相通而互感的共同规律.作为中医学最重要的世界观之一,天人合一观是指导我们体察天地(大宇宙)和人(小宇宙)关系的重要思维模式,即以阴阳之道和五行之器阐释宏观天地(人赖以生存的外环境)的变化并以此阐释微观人体(人的内环境)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具体说来,就是依据宏观宇宙天地(外环境)变化机理(天理)的阐释,来推论人体(内环境)变化的机理(医理),并依此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等,进而根据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疗效(药理)的反馈性证伪反证医理的正确性.因此,医理作为中医认识人体解剖、生理和病理的主要认知模式,必须依据天理而推导,并通过药理而反证之.概而言之,依天理,推医理,验药理.

    天理医理药理天人合一天人同象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学术思想及治疗特色探析

    宋宁蒙洁琼
    5030-5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由国医大师黄瑾明创立,已传承四代,学术思想独特,观点鲜明,病因主张毒虚致病,病理强调道路不通,病机责之气血失衡,首提针灸"道路"传导系统,首创"三道两路"辨证,主张"八字"治则,推崇壮医针灸"三剑客",首倡壮医"天阴阳针法"调气,形成善用特定穴、喜针脐环穴、倡导龙氏取穴、务求调气通路、强调无痛针灸、不强求"酸、麻、胀"针感等黄氏壮医针灸的治疗特色,对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壮医学术流派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学术思想治疗特色

    藏医真布病与中医痹病的对比研究

    格知加尼玛次仁索朗拉宗
    5034-5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医学和中医学同属中国传统医学,在各自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技法.文章通过中医痹病和藏药真布病的病因、病症、治疗三方面对比,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借此探究两种的医学历史演变和医学文化接触中的千丝万缕联系.

    中医痹病藏医真布病对比研究理论特色传统医学关节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间哈萨克医特色诊疗法调查研究

    拉扎提·吐尔逊拜木拉提·克扎衣别克卡米西别克·努尔哈买提地达尔·巴合提坚...
    5037-5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访谈哈萨克族民间医,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各县市民间哈萨克医特色疗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调查中收集到的民间医从医年限、学医途径、师承授徒情况、特色疗法、善治疾病、用药特点等第一手资料入手,着重对哈萨克族民间医治疗病种和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当地哈萨克族民间医善治病种以及汗达勒玛治疗技术、布拉吾疗法、传统整骨复位法、鼻炎特色治疗等多种特色诊疗技术,并提出了哈萨克族民间医的保护和传承、哈萨克医药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将民间哈萨克医药纳入地方医疗卫生工作事项中的建议.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医民间医生特色诊疗法

    壮族鼻饮习俗的医药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冯琳茜宋宁徐玉娟
    5040-5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追溯壮族鼻饮习俗的历史源流、分析现代研究现状、搜集壮族鼻饮常用方药、总结其应用规律,挖掘和讨论了鼻饮蕴含的医药原理及临床价值.共有26种古代文献涉及壮族鼻饮习俗的描述,不同医学体系对"经鼻用药"之法有各自的认识,从壮医药相关文献中共搜集到63首壮族鼻饮方剂,涉及58味药物,用药规律特色显著.鼻饮是古代壮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之一,反映了壮民族的卫生理念和医疗方法,蕴含着抵御毒邪、防暑降温的医学原理以及"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思想,具有明确的医疗价值.

    壮族鼻饮习俗壮医经鼻给药壮医药文化

    峨眉天罡指穴法部分小导引手法源流探析

    刘路遥李林溪吴冬月徐帅...
    5045-5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峨眉天罡指穴法(以下简称指穴法)是峨眉养生学派的一种推拿按摩方法.近年来对其研究极少,学界对其源流也有质疑.文章参考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指穴法创立的关键人物白云禅师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同时从推拿手法这一推拿学的核心内容出发,通过对金钩劲、捧沙劲和离经劲等具体手法的动作分析,结合史料对指穴法的演变和流传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继承工作提供基础.

    中医流派峨眉天罡指穴法推拿手法源流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分析

    井贺云孟驿佳王泽茜王媛...
    5049-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腺肌病(AM)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子宫腺肌病"为主题,设置年限为"2002-2022",通过对CKNI、万方、维普网等近20年的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归纳各造模方法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的吻合程度,结果显示小鼠口服他莫昔芬法AM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成功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普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AM动物模型以西医的疾病模型为主,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模型少见.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模型是探寻中医中药防治的基础,因此构建中西医临床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的首要任务.

    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诊断标准

    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调理气机的学术特点

    陈红张英陈千吉刘文可...
    5053-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论述了气机的生理病理,结合小儿生理特性,说明了气机不畅是小儿百病由生的重要病机.笔者以小儿常见疾病——咳嗽的治疗为例,深入探讨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侧重调理气机的特点及手法应用,创新性地将传统理论和现代临床相结合,为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教学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孙重三学术流派气机小儿推拿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