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马劲

月刊

1672-2124

pharmacy_bj@163.com

010-64813551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C座511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ourn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卫生部新闻处批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医药类学术刊物。本刊刊号为CN 11-4975/R,ISSN 1672-2124,双月刊,大16开,64页,每期拟发行1.5万册。本刊以提高医院合理、科学用药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资源浪费为办刊方针,重在指导;以报道临床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预测为已任,重在实用;以从事医院临床、药剂科(药房)工作的工程师、药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药研制、生产、经营及医药、卫生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政赢鞠阳刘晓宁江冉冉...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指标、肾功能、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格列净片和缬沙坦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治疗,共治疗8周。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MCP-1、TGF-β1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60/64),较对照组(81。25%,52/6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BG、HbA1c、BUN、SCr、UAER、MCP-1、TGF-β1、TNF-α 和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FBG、HbA1c、BUN、SCr、UAER、MCP-1、TGF-β1、TNF-α和IL-1β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8/64)、14。06%(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糖、肾功能指标、MCP-1、TGF-β1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肝肾阴虚证糖尿病肾病

    120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自雪梅张峻冯朴琼何瑾...
    51-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预测该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联合ROC曲线预测血小板减少发生风险。结果:120例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29例(占24。17%)发生血小板减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和用药时间,利用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变换后得到联合预测因子计算公式,联合预测因子=0。172×利奈唑胺谷浓度-0。019×基础血小板计数-0。184×白蛋白水平-0。023×肌酐清除率+0。222×用药时间,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0。928,95%CI=0。972~0。984,P<0。001)优于其他指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Youden指数最大时(0。766)的切点为ROC曲线上的最佳界值(-2。63)。结论: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和用药时间是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使用利奈唑胺时,可用独立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血小板减少的发生风险,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雯高雄夏辰希段然...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重测试、糖水偏嗜实验和悬尾不动时间测试等行为学研究,考察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2)细胞水平上,将不同浓度的棘脑通应用于PC12细胞、SH-SY5Y细胞、BV2细胞和RAW 264。7细胞,研究棘脑通对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促进作用,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分化的作用,以及抗氧化、抗炎作用。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体重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棘脑通给药组小鼠糖水偏嗜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棘脑通给药组、氟西汀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棘脑通低、高浓度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P<0。05),棘脑通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棘脑通与神经生长因子(5、50 ng/mL)协同使用时,PC12细胞分化程度、pNF200-Luc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棘脑通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5 ng/mL)协同使用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100~1 000 µg/mL的棘脑通可显著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采用Erastin诱导SH-SY5Y细胞铁死亡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SH-SY5Y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将脂多糖用于BV2、RAW 264。7细胞后,应用棘脑通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水平、核因子κB转录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棘脑通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微丝表达,增强神经营养因子样的作用;该药通过以上作用发挥抗抑郁效果。

    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棘脑通抗抑郁

    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安全性比较

    颜颖慧王凤娇王文娟朱增燕...
    62-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环境下儿童癫痫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以及在两者之间切换使用的临床结果,探讨门诊环境下左乙拉西坦片原研药的转换与回切。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左乙拉西坦片250 mg治疗的125例儿童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使用仿制药及原研药患者的发作频率减少率,汇总并分析在两个品种间切换的患者的特征,并进一步随访原研药在门诊的转换与回切率。结果:125例癫痫患者中,原研药组患者的癫痫控制率为87。50%(63/72),仿制药组为83。02%(44/5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联合用药数量增加将降低癫痫控制率(OR=0。333,95%CI=0。114~0。969,P=0。044)。报告的4例不良反应均来自原研药组单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情绪不稳(2例)、皮疹(2例)。入组患者中,14例存在原研及仿制药品种间切换的情况,在控制性别、年龄及治疗特征时,患者入院次数(OR=2。7,95%CI=1。506~4。791,P=0。001)、癫痫控制情况(OR=0。07,95%CI=0。009~0。555,P=0。012)与品种切换相关。门诊随访过程中,原研药的累积转换率为50。05%,校正累积回切率为20。29%。结论:本研究队列中,原研与仿制左乙拉西坦片对癫痫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药物品种的切换更多出现在入院次数增加和癫痫未控制的情况下。尽管仿制药物已在门诊普及,原研药物仍存在固定的使用人群。

    原研药仿制药左乙拉西坦片儿童癫痫疗效安全性

    西黄胶囊联合X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对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和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影响

    李超王玉李爽汪钰...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卡培他滨+顺铂(X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功能和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P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72-4和癌胚抗原(CEA)]、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及血清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1。32%(39/76)、93。42%(71/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6%(23/76)、82。89%(6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9-9、CA72-4和CEA,VEGF、bFGF和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1、12。9个月,均较对照组(4。7、9。8个月)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X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能有效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表达,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获益,且表现出一定的减毒作用。

    西黄胶囊化疗晚期胃癌细胞免疫功能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分析

    李昌盛畅立强李仲云宋杰...
    71-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进行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173首、中药171味,其中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为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和大黄。药性多寒、温,药味以苦、辛、甘为主,主归肝、胃、心经,功效以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为主。在关联规则分析中,苦参-蒲公英、黄柏-地榆为核心药对,使用频率最高,3味中药药组多为2个核心药对的加减配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的药物组合。结论: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以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为主,兼有凉血止血、泻下通便类药物,其核心药物组合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施治和新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熏洗坐浴数据挖掘

    依折麦布与海博麦布的药品遴选实践

    高媛王晓倩张之晗李从欣...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进行评价,为医疗机构遴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遴选快速指南》,采用量化评分的评估体系,参考药品说明书、诊疗规范、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Embase和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国家医保、基本药物、贮藏条件、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和生产企业状况等10个方面对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对推荐级别进行划分。结果: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的评分分别为72。4、67。6分。两药均为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依折麦布作为经典药物受到诸多指南的一级推荐;海博麦布作为新药,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方面略优。结论: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在不同属性中各有优势,本次药品遴选可为医疗机构提供循证依据。

    药品遴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高胆固醇血症

    基于Meta分析的止喘灵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寒证、热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杨硕崔鑫谢雁鸣王连心...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卫生体系的角度,评价止喘灵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寒证、热证)的经济性。方法:系统梳理截至2023年4月各大数据库中关于止喘灵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为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喘灵口服液),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基于Meta分析的结果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评价止喘灵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证、热证)的经济性。结果:共纳入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方案,观察组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证、热证)的疗效更优。基于Meta分析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参数为8 869。41元,效果参数(总有效率)为95。88%;对照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参数为8 777。01元,效果参数为77。25%。进一步计算得出其增量成本为92。40元,增量效果为18。63%,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95。97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平均费用对研究结果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表明,该研究结果相对稳健。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寒证、热证)患者,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止喘灵口服液的经济性更好。

    止喘灵口服液支气管哮喘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他汀类药物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及GRADE评价

    张学沛唐秀能郑悟华冯艳玲...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收集他汀类药物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观察组干预措施为他汀类药物,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非他汀类药物或安慰剂、生活方式干预),不限他汀类药物的品种、剂量及用药持续时间,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和GRAED pro3。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7项RCT(6篇中文,1篇英文),共1 121例NAFL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干预措施比较,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NAFLD患者的肝酶水平(丙氨酸转氨酶:WMD=-10。45,95%CI=-15。49~-5。41,P<O。000 1;天冬氨酸转氨酶:WMD=-9。59,95%CI=-13。03-6。15,P<0。000 01;γ-谷氨酰转移酶:WMD=-6。37,95%CI=-9。90~-2。84,P=0。000 4),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总胆固醇:WMD=-0。80,95%CI=-1。07~-0。53,P<0。000 01;三酰甘油:WMD=-0。32,95%CI=-0。41~-0。24,P<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59,95%CI=-1。03~-0。15,P=0。0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54,95%CI=0。15~0。93,P=0。007),改善肝脏组织学变化(OR=2。79,95%CI=1。59~4。90,P=0。000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44~2。27,P>0。05)。敏感性分析中,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余指标结果稳健。GRADE证据评估结果显示,三酰甘油为中级证据质量,其余结局指标为低等级或极低等级证据质量。结论:基于本研究的情况,他汀类药物在NAFLD的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可降低肝酶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和肝脏脂肪浸润程度,耐受性良好。但本研究纳入研究数量不足且对他汀类药物品种、给药剂量及多种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充分,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

    他汀类药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我院遴选评价的转化应用探索

    李宵任炳楠邱志宏董占军...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积极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常态化落地,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及透明化程度,促进药品回归临床价值。方法:依据2022年5月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下发的《河北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化学药品)目录遴选评价表(试行)》中的评价体系,针对拟遴选入院的61个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从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其他属性5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个国家医保谈判西药中,29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34个药品前4项评分≥60分;39个药品总分≥60分;24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7个药品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14个国家医保谈判中药中,同时满足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的药品数量与同时满足前3项评分<50分、前4项评分<60分、总分<70分的药品数量均为6个。结论:本研究运用量化评价体系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价,赋予量化分值,构建满足医疗机构需求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综合评价数据库,通过综合分数来提取出"优"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过程快速、科学、公正、透明。

    遴选评价转化应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