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月刊

1671-038X

zgzxyxhzz2011@sina.com

027-8572683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任顺平唐旭东
    45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非口源性口臭的病因病机多样,总体疗效不确切。本共识阐述了口臭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常见证候、临床治疗、疗效评定、预防调摄和转归与随访等内容,突出了临床实用性,体现了最新研究进展。

    口臭中医诊断治疗共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诊疗前景广阔

    张声生刘吉祥李丹艳赵鲁卿...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胃癌的防治至关重要。近年,基于内镜、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中医辨证体系的完善,中医对CAG及PLGC的临床认识逐步深入,临床治疗取得了卓越疗效,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CAG及PLGC的疾病诊断、证候诊断及中医治疗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及思路。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辨证施治

    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监测

    吕宾孙橹
    469-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前病变具有进展为胃癌的风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合理的管理、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萎缩发生胃癌的风险不同,因此,应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制定不同周期的监测计划,并在监测过程中关注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以及萎缩、肠化变化,寻找并识别病灶,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胃黏膜萎缩早期胃癌内镜术监测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490例胃黏膜肠化生患者的疗效分析

    朱晓静聂燕刘俊张丽峰...
    473-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对胃黏膜肠化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的4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所有患者口服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2粒/次,3次/d,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OLGA和OLGIM分期变化以评估疗效,采用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6个月后,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逆转率分别为35。1%(172/490)和39。2%(192/490),总逆转率为55。3%(271/490)。分别有54。0%(107/198)和59。1%(75/127)的患者OLGA和OLGIM分期从高分期(Ⅲ~Ⅳ期)逆转为低分期(0~Ⅱ期)。此外,OLGA、OLGIM Ⅲ~Ⅳ期患者的有效率高于0~Ⅱ期的患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与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失败有关(OR=1。705,95%CI:1。112~2。616,P<0。05);OL-GA高分期、OLGIM高分期和摄入水果(≥100 g/d)与治疗成功有关(OR=0。124,95%CI:0。080~0。193;OR=0。216,95%CI:0。140~0。334;OR=0。600,95%CI:0。367~0。981;均 P<0。05)。结论:羔羊胃提取物维 B12 胶囊可有效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在胃癌预防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

    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赵自明倪家慧李紫昕张伦...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方(Jianpi Huayu Jiedu Decoction,SWF)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SWF与胃复春治疗CAG的疗效异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2023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的350例CAG患者的电子病历,分别随机选择符合标准的160例为治疗组(SWF),70例为对照组(胃复春),分析两组患者的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三大病理(分级、评分、疗效)情况、中医证候评分与疗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三大病理分级构成比、病理积分、病理积分差值、证侯评分和证侯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三大病理分级构成比、病理积分、病理积分差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组患者病理疗效、证侯疗效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三大病理分级两组间的差异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治疗组的病理疗效、证侯疗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1。9%、83。8%,高于对照组的64。3%、77。1%和48。6%(均P<0。01)。结论:SWF可提高CAG患者的病理疗效、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作用优于胃复春;治疗后SWF组CAG患者的病理疗效和证侯疗效总有效率相当。

    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脾化瘀解毒方临床疗效

    基于HIF-1α/GLUT-1通路探讨阴虚胃痛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李丹艳张晨晨丁宁张卫茜...
    487-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阴虚胃痛胶囊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 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通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灌胃,联合饥饱失常法复合因素干预制备CAG模型。成功建模后,随机将建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阴虚胃痛胶囊组和维酶素组,每组均10只。阴虚胃痛胶囊组按照不同剂量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液灌胃,维酶素组给予维酶素溶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给药8周。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使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HIF-1α、GLU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K2、PFKM、PKM2、LDH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腺体明显减少,HIF-1α、GLU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HK2、PFKM、PKM2、LDH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低、中、高剂量阴虚胃痛胶囊治疗后,大鼠胃黏膜腺体较前恢复,HIF-1α、GLUT-1mRNA 及 HIF-1α、GLUT-1、HK2、PKM2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经中、高剂量阴虚胃痛胶囊治疗后,PFKM、LDH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阴虚胃痛胶囊可有效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GLUT-1通路相关。

    阴虚胃痛胶囊慢性萎缩性胃炎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信号通路

    基于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素特征分析

    杨洋方霜霜独思静王欣...
    493-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上皮化生评价(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探索影响CAG患者病情进展的中医证素。方法:对CA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其证素分布特征,探讨不同OLGIM证素分布特征与差异。结果:共纳入640例CAG患者,其中OLGIM低危组367例,OLGIM高危组273例。获得中医病位证素5个:胃、脾、肝、心(神)、肾;病性证素8个:气滞、湿阻、气虚、血瘀、热郁、阳虚、食积、阴虚。OLGIM低危组与高危组之间中医病位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气虚、血瘀、阳虚证素占比较高,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患者复合证素比例显著高于OLGIM低危组(P<0。05)。结论:CAG的病位主要在胃,与脾、肝、心(神)、肾密切相关;病性上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候特点;随着CAG病情加重,虚、瘀的证素占比增加,可能在CAG患者胃癌风险增高中起了推动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OLGIM中医证素复合证素

    张声生教授基于"调态消癥"法运用古代经典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思路

    王一冲张声生赵鲁卿李丹艳...
    497-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存在一定的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中医药治疗CAG及PLGC显示出了较好的前景。张声生教授从事CAG及PLGC诊疗多年,经验丰富,对本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将CAG及PLGC的病机总结为"虚、浊、滞、瘀、毒、癥",总的治法为"调态消癥",善用古代经典名方"调虚态、调浊态、调滞态、调瘀态、调毒态、消癥积"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学习和借鉴。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调态消癥古代经典名方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慢性胃炎"炎-癌"转化防治的思考与实践

    姚欣凝李园丁霞
    502-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胃"炎-癌"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将"既病防变"思想贯穿胃"炎-癌"转化全过程,时刻将"防变"作为治疗的目标,形成胃"炎-癌"转化全链条防治策略:早识恶性进展之先兆,防微杜渐,欲病救萌;在把握动态演变规律的前提下,抓住最佳时机,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诊疗模式,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进行干预;同时摄生护胃,调养脾胃生理功能。同时,基于"既病防变"思想防治胃"炎-癌"转化还存在着难点问题,如缺乏连续、动态、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和对胃"炎-癌"转化防治的全程管理。可通过建立连续、动态的整合研究体系,以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防治胃"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建立胃"炎-癌"转化全病程专病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并获取更多循证证据。

    治未病慢性胃炎"炎-癌"转化中医药防治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解读

    李玉锋王垂杰
    507-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是2020年11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北京主导,联合全国26家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修订的一部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共识包括消化性溃疡的西医诊断、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疗效评定、中医药循证医学进展、预防调摄、转归与随访等,新增"当代名家经验"条目,体现继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应用本共识,特解读如下。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断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