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根植齐鲁产业沃土在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彰显职教力量——山东省关干部省共建职业教育的探索实践

    王志刚陈志浩郭庆志
    3-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是教育部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在探索实践中,山东坚持以科学的教育观、政绩观和人才观为统领,统筹谋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动职业教育格局性发展;坚持制度创新引领、服务产业升级、服务县域发展、服务"走出去"、服务人人出彩,职业教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进器",在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彰显职教力量。

    职业教育省域试点制度创新产教融合

    "工人院士"职业成长的机制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基于对7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成长经历的分析

    尹晨曦郭达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中坚力量,"工人院士"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是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典型代表。以7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年龄、行业、工种、工作分布地区和职业成长规律,研究发现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机制可提炼为:职业启蒙是基础、技能报国的使命是动力、技术创新是关键、技能练习是根本、师徒制是载体。基于对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职业成长机制的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包括多主体协同开展贯通式职业启蒙教育,以构建全链条教育格局;构建完整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以强化技能报国信念底蕴;完善创新培养模式,以引导人才掌握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以实现产教双方互惠共生;发挥新型师徒制功能,以塑造师徒情感技能新生态。

    中华技能大奖"工人院士"高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职业教育机制

    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成长规律与启示——基于10位冠军深度访谈的质性分析

    赵学瑶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提促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塑造社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基础支撑。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成长的背后蕴含着特有的成长特征与规律,这对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新时代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把握成长特征是基础,遵循成长规律是前提,探索"目标引领、师徒结对、任务驱动、机制保障、竞赛支撑"的育人新机制是关键。

    职业教育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成长规律生成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产业工人学历与技能提升需求分析——基于"求学圆梦行动"调研

    王笑然牛泽群孙志娟邵运达...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各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产业工人的学历与技能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基于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的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行动"调研数据,研究分析了不同人口学特征下产业工人学历与技能提升的需求差异。研究发现,目前产业工人学历提升需求的重点是专科和本科层次,重点需求的学科集中于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在技能提升上,当前产业工人关注的重点是专业技能提升;在学习方式上,结合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多元化教育方法更符合产业工人的实际情况。建议要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因势、因材、因需地为产业工人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产业工人学历和技能产业结构调整求学圆梦行动学习支持服务职业教育

    嵌入性理论视域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

    曹靖王鸽
    37-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嵌入性理论视域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以认知的深化促进产教融合效能实现,以结构的明晰推动人才培养合力生成,以资源的融通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制度的完善达成组织实体运作通畅。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存在价值观念认同疏离的认知局限,主体定位含混不清的结构壁垒,资源配置形式欠佳的资源损耗,政策规约力不胜任的制度缺漏等困境。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可通过引领外部文化与激发内生动力循序渐进的认知嵌入,重塑主体角色与涵养信任机制提质赋能的结构嵌入,扎根地域实际与共建信息平台同向发力的资源嵌入及遵循制度逻辑与培育契约精神相容互适的制度嵌入以优化其路径。

    嵌入性理论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优化路径

    科教融汇视阈下职业院校科研平台评价模型构建与路径优化研究

    陈远宏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着"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路径优化"逻辑思路,以职业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采用调研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在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挖掘科教融汇内涵及价值意蕴,探索"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特色,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构建高校科研平台科教融汇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并检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职业院校科研创新平台科教融汇路径优化提出建议,以助力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教融汇职业院校科研平台评价模型路径优化

    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谢元海葛紫涵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阶段,老区乡村要激发创新活力、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落实文化开放、推动共同富裕,均需要职业教育赋能。基于以上需求逻辑,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应遵循以下原则:赋能理念应从被动转为主动创新,赋能对象应从个别扩展到整体,赋能方式应从短期转向可持续发展,赋能过程应从传承迈向开放,赋能价值应从生存提升至发展。基于此逻辑,探寻职业教育赋能老区乡村发展实践路径,即推动要素下乡,赋能老区乡村产业创新;实现跨界协同,统筹老区乡村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理念引导,促进老区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赋能文化传承创新,推动老区乡村文化开放;推动提质增效,助推老区乡村成果共享,实现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需求、面临挑战和应对策略

    陈宏辉胡松华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既是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本身面临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入学生源"普通"化、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受到大冲击、产教融合进入"深水区"、科研服务应对高难度等现实挑战,需要职业本科学校坚持职业类型特色、传承弘扬技能文化,变革职业本科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夯实"五金"基建、提高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肩负高校使命、持续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新质生产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

    职业本科教育生态化体系的基本意涵、生成逻辑、成长机制和优化策略

    朱占峰杨晓培章指通朱耿...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距2018年首批职业本科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并进行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已有6年,职业本科教育已具备一定规模,推动其发展必须打造其生态格局。通过探析生态位、优势种、优势种群与群落等基本要素的成长生境,明晰职业本科教育生态化概念,揭示了职业本科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成逻辑,重点要突出基于"唯物"的建构思维、基于"行动"的逻辑思维、基于"外铄"的发展思维、基于"内化"的合作思维、基于"习得"的评价思维。在其成长机制建设方面重在稳固成长生境、优化生态要素、做优生态环境、织密生态关系、做强生态成效。其优化策略的选择,需持续夯实理论和实务的生态基础,固牢资源和硬件的生态盾构,扩大技术技能训育的生态种群,优化技能社会建设的生态文化,增强业绩目标落地的生态效益。

    职业本科教育生态化体系生成逻辑成长机制优化策略

    省域视野下职教品牌建设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方案

    刘彩琴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职教品牌建设的意义愈发凸显。职教品牌以其独特的标识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品牌建设既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在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和课程设计等软件层面。知名职教品牌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强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吸引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河北省职业教育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然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北省职教品牌仍需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结合河北省域内职业院校发展实际,探讨省域职教品牌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内在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案,期望为省域职教品牌建设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理论模型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