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娄莹莹徐伟超李佃贵霍永利...
    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化浊解毒消痈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然后采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核心靶点,再利用Cytoseape的ClueGO插件进行基因本体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共有81个活性成分和20个关键蛋白靶点,包括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B细胞淋巴瘤2(BCL2)、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等;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主要涉及膜微结构域、膜区、囊泡腔、核染色质等,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氧化应激、细胞对抗生素的反应等,分子功能涉及细胞因子活性、核受体活性、受体配体活性、蛋白激酶调节剂活性、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主要富集于IL-17、PI3K-Akt、TNF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免疫反应、细胞凋亡、抗病毒感染、抗癌等发挥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模型组中小鼠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结肠组织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经过化浊解毒消痈方干预后,小鼠血清IL-6、TNF-α以及结肠组织Bcl-2、Caspase-3蛋白均表达下降.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潜在作用机制,揭示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作用过程,初步推测并验证了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主要靶蛋白与通路,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溃疡性结肠炎化浊解毒消痈方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针灸和康复疗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一项网状Meta分析

    宋爽李欣橦赵国桢李博...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和康复疗法及中医疗法联用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运用Stata 14.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联合康复标准治疗[OR=0.81,95%CI(0.75,0.88)]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更显著.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治疗[OR=2.03,95%CI(-0.83,4.89)]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方面更显著.与标准治疗相比,针灸联合康复标准治疗[OR=1.94,95%CI(-8.67,12.55)]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改善方面更显著.临床疗效不一致检验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灸在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NIHSS评分方面优于康复疗法和康复加针灸疗法,为临床决策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疗法提供了依据.

    卒中相关性肺炎针灸康复疗法Meta分析

    参附黄配方对脓毒症小鼠不同脑区IL-33/ST2轴的影响

    王雪蕊叶浩然徐霄龙白云静...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附黄配方对脓毒症小鼠不同脑区白细胞介素-33(IL-33)/ST2轴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脓毒症组和参附黄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参附黄组术后给予每日2次的2.5 g/kg参附黄配方0.5 mL灌胃;脓毒症组和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的纯净水0.5 mL灌胃.采用临床分级评价小鼠临床指数,采用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评价各组小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和ST2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临床指数显著增高,神经功能指数显著降低(P<0.05);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和ST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较,参附黄组临床指数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增高(P<0.05);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区IL-3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ST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参附黄配方对CLP小鼠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33/ST2轴有关.

    脓毒症参附黄白细胞介素-33ST2小鼠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老年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

    刘凤仪徐红日林英马洁...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老年大鼠不同时相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除空白组外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法进行MDRPA肺炎造模,观察各组大鼠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血清及肺组织标本,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等结构;在感染后第3日取肺组织标本,电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中药提前给药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提高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明显降低MDRPA肺炎老年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水平,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其作用强度明显优于西药组,且可明显减少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肺泡结构的破坏.中药提前给药组可在炎症反应早期升高血清抑炎因子IL-10水平,降低促炎因子TNF-α水平.结论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老年MDRPA肺炎大鼠有着较高的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与头孢他啶联合治疗可纠正MDRPA感染后紊乱的炎症状态,减轻炎症损伤.中药提前给药可对MDRPA感染后造成的炎症损伤起到保护与治疗作用,对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炎症损伤大鼠

    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

    韩运宗陈思清刘琴周姝...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组[黄芪建中汤6.8g/(kg·d)]、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2 mg/(kg·d)],每组15只大鼠.正常组除外,其他组采用耗气破气法结合饥饱失常法进行大鼠脾胃虚寒证模型造模,再采用冰醋酸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组织HGF、c-Met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溃疡指数升高,IL-6、IL-1β、TNF-α含量升高,HGF升高,HGF、c-Met m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组和奥美拉唑组大鼠体质量升高,溃疡指数降低,IL-6、IL-1 β、TNF-α降低,HGF升高,HGF、c-Met mRNA升高(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调节HGF/c-Met通路的表达促进胃黏膜修复.

    胃溃疡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证HGF/c-Met通路大鼠

    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铁死亡机制研究

    周桢凌琪华王倩方荣...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清胰汤组小鼠于造模前7 d连续灌胃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以夹闭小鼠肝左叶及肝中叶动静脉血流的方法构建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肝酶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缺血情况;DHE荧光探针观察肝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MDA);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GPX4表达情况.结果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以明显改善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P<0.05),减少肝组织缺血坏死情况,降低肝细胞ROS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P<0.05),恢复GPX4活性(P<0.05).结论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减轻模型小鼠的肝脏氧化应激,减少肝缺血坏死,改善肝功能,对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与干预肝铁死亡的发生有关,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清胰汤铁死亡小鼠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曾瑞峰赖芳高益锐陈瑞...
    32-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的中医证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病区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5月的SA-AK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160例.收集患者纳入当时的一般情况、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危重症评分、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及28d死亡率等.结果 单变量回归分析提示持续性SA-AKI相对于短暂性SA-AKI患者死亡风险增加[OR=2.070,95% CI(1.042-4.109)];急性虚证患者[OR=2.047,95% CI(1.065-3.935)]、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分期[2 期OR=2.575,95% CI(1.114-5.952);3期OR=2.853,95% CI(1.034-7.875)]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纳入年龄、性别、SA-AKI分型、KDIGO分期、急性虚证的COX生存回归分析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305,P=0.038),且提示急性虚证为独立危险因素[OR=0.558,95%CI(0.347-0.995),P=0.048].结论 正虚是SA-AKI的重要病机,SA-AKI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需注重早期扶正、全程扶正,并辅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以减少向持续性SA-AKI发展的比例,降低死亡率.

    脓毒症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急性虚证证候分析生存分析

    135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与中医诊疗理论认识思考

    刘继法王莹莹陈曦王永涛...
    36-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特征,为临床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设计中医证候调查表,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135例患者病历,平均年龄(64.38±17.61)岁,61~8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28 d生存患者占比61%,平均年龄(57.78±17.86)岁;死亡患者占比39%,平均年龄(70.98±17.37)岁.主要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居多.单一证候例数:热毒证>痰热证>血瘀证>腑实证>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阴虚证.复合证候例数:两种证候复合>3种证候复合>1种证候.两种证候复合以热毒证+腑实证最多,3种证候复合以热毒证+痰热证+腑实证最多,1种证候以热毒证最多.证候虚实例数: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生存率相反.结论 基本病机为邪实正虚,肺失宣降.病理性质总属标实本虚.病理因素包括热毒、痰、瘀.证型以热毒、痰浊、血瘀、腑实等实证为主,以复合证候多见,虚实夹杂证尤其是虚证多预后不良.脓毒证急性肺损伤治疗应以清热、化痰、活血、通腑为主,辅以益气、温阳、养阴,年老患者尤其需要扶助正气.本病病情复杂,应从整体出发,进一步把握疾病全过程证候演变规律,丰富完善辨证体系.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证候临床研究诊疗理论

    不同ApoE基因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特征与GRACE评分相关性研究

    任如画王佳李晓东刘一颖...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ApoE基因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和GRACE评分之间的关系,为ACS患者个体化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49例ACS患者的中医证素信息、ApoE基因型、GRACE评分等资料,分析不同ApoE基因型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ApoE2基因型32例,ApoE3基因型175例,ApoE4基因型42例.其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P<0.05):E4组寒凝证与GRACE-年龄评分相关系数r=0.325 0,气虚证与GRACE-年龄评分相关系数r=0.329 0,气虚证评分与GRACE-总分相关系数r=0.388 2,痰浊证和GRACE-Killip分级评分相关系数r=0.386 0;E3组寒凝证与GRACE-肌酐评分相关系数r=0.442 0,寒凝证评分与GRACE-危险因素评分相关系数r=0.888 5,痰浊证与GRACE-危险因素评分相关系数r=0.149 2,热蕴证评分与GRACE-收缩压评分相关系数r=0.601 9.结论 E4基因型寒凝证、气虚证、痰浊证的ACS患者GRACE评分危险程度更高;E3基因型寒凝证、痰浊证、热蕴证的ACS患者GRACE评分危险程度更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脂ApoE基因型中医证素GRACE评分

    痛点推拿干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宣守松朱清广石梦妮罗永宝...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痛点推拿手法干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痛点推拿手法组(试验组)与健康宣教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与功能障碍量表评分,并利用德国足底压力分布测量平板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WOMAC评分、COP轨迹长度和两侧对称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P>0.05).治疗后痛点推拿组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痛点推拿组治疗后受试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受限及总体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变化不大(P>0.05),僵硬、功能受限及总体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试验组WOMAC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较治疗前COP轨迹长度增加、两侧对称偏移减小,步态稳定性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改善均不明显(均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COP轨迹长度、两侧对称性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第三跖骨(M3区)、第四跖骨(M4区)、足后跟内侧(HM区)压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点推拿手法能够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对称性,本研究可为痛点推拿手法干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提供支持.

    膝骨关节炎痛点推拿临床疗效足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