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分期辨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探析

    黄仁刘俊刘敏商燕...
    612-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认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演变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关系密切,宜分期辨治,早期宜清肺调玄、活血化饮、通利肺络,以阻断病情进展;炎性渗出期当泻肺调玄、活血利水、行气通络;肺水肿期需宣肺通玄、祛瘀逐饮、益气通络;肺实变期应益肺开玄、祛瘀化痰、补虚通络.提倡早期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尽早阻断病情恶性循环,降低死亡率,为中医药防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肺玄府脉络气液中医辨治

    从"阳化气,阴成形"辨治癌性疼痛探析

    王玉如刘寨东
    617-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阐述癌性疼痛的病机,并探析癌性疼痛的辨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的太过与不及是癌性疼痛的发生机制,通过调节阴阳以指导癌性疼痛的辨治,补虚损、散阴形、抗肿瘤三法来补虚治痛,散消阴结,消瘤治痛,从而实现阴阳平衡.

    癌性疼痛阳化气阴成形

    从黄帝内针理论探析针刺治疗急性狭窄性腱鞘炎思路

    陆秋蓉潘永芹徐毅高黄钟燕...
    62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帝内针是源自《黄帝内经》的针法,治病总则为"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笔者应用黄帝内针理论针刺治疗急性狭窄性腱鞘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梳理应用黄帝内针治疗急性狭窄性腱鞘炎思路,以期为治疗急性狭窄性腱鞘炎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腱鞘炎黄帝内针针刺阴阳整体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气虚阳亏证)证治机理探析

    谭为华邓开钰黄婉婷周熙...
    625-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中医目前多从清热或者滋阴角度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但此疗法对一些糖尿病后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欠佳甚至无效,从气虚阳亏的思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为此,本文探寻糖尿病后期合并肺部感染(气虚阳亏证)的诊治机理,指出其病机是肺脾肾气阳虚衰,尤以脾最为关键,兼寒饮内伏,治疗核心是扶助阳气以温化促气化,以恢复机体平衡.

    糖尿病肺部感染气阳虚衰寒饮扶阳温化

    通脑益气方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苏晓燕陈兆耀张林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脂、营养神经等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性对症治疗外给予通脑益气方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差异,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脑血流灌注指标、各神经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o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量、Vmax、Vmin与治疗前比较升高,RI则降低;且观察组平均血流量、Vmax、Vmin与对照组比较更高,RI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NT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降低;且观察组NT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高,S-100β蛋白、NSE水平则更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MMP-9、NLR、IL-6、CXCL1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MMP-9、NLR、IL-6、CXCL1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㿠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感觉减退、面色㿠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NIHSS评分则降低,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脑益气方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调节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后循环脑梗死通脑益气方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炎症反应

    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李少霞关美莲聂雨欣陈婷婷...
    63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风险和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心率变异性相关心电指标等相关数据,比较不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不同中医证型(气阴两虚、阳虚水泛)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归纳、总结其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心律失常人群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的测定.结果 1)两组中医证型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气阴两虚证型和阳虚水泛证型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型利钠肽(BNP)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2)心脏彩超指标方面,两组中医证型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均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低小于气阳虚血瘀水停证患者(P<0.05)o 3)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心电指标比较:阳虚水泛证患者的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R-MSSDV(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显著低于气阴两虚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Index(24 h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的SDNN间期标准差)、PNN50(相邻NN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HRV心电指标比较:在心功能Ⅱ级、Ⅲ级中,各个指标在两组中医证型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两组中医证型患者在R-MSS-D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代谢组学表明:脯氨酸、乙酰糖蛋白、3-羟基丁酸和氧化三甲胺含量在不同中医证型存在表达差异.结论 HRV指标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猝死风险,R-MSSDV值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预后风险评估的参考.

    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型阳虚证型心率变异性

    姜辛温肺汤联合磁热疗法治疗感染后咳嗽(寒饮伏肺证)的临床观察

    熊玉玲许洁翎李惠惠沈星星...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姜辛温肺汤联合磁热疗法应用于感染后咳嗽(寒饮伏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感染后咳嗽(寒饮伏肺证)患者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阿斯美组、姜辛温肺汤组、联合组各40例.阿斯美组给予阿斯美治疗,姜辛温肺汤组采用姜辛温肺汤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姜辛温肺汤加减联合磁热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平均起效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阿斯美组的82.50%(P<0.05),稍高于姜辛温肺汤组的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其他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IL-8水平下降更多(P<0.05),咳嗽平均起效时间更快(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姜辛温肺汤联合磁热疗法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及单纯中药内服治疗感染后咳嗽(寒饮伏肺证)患者疗效更好.

    感染后咳嗽姜辛温肺汤磁热疗法寒饮伏肺疗效

    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李芳刘培良杨艳娟付廷飞...
    640-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联合揿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两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两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sICAM-1、sVCAM-1、GMP-14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升高,且观察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46%,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 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经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后,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升高,且临床疗效较好.

    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揿针疗法穴位敷贴胃动力学

    解毒承气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杨小娟刘辉储著华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解毒承气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胃肠功能障碍(GID)的疗效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12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两组均根据相关指南行AECOPD 一般治疗措施;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内服解毒承气汤.两组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GID疗效、GID评分、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水平、肠道菌群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1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连续治疗10 d后,两组GI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连续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PGⅠ、PG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连续治疗10 d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肠杆菌、肠球菌则均降低,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解毒承气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AECOPD伴GID的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ID与胃肠激素水平,纠正肠道菌群失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功能解毒承气汤多潘立酮片肠道菌群

    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饶美林朱宗俊纵亚陈瑞全...
    647-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运用超声评估偏瘫侧腓肠肌的肌肉厚度(MT)、肌纤维长度(FL)、羽状角(PA),最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FMA-LE评分、MBI评分则均提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腓肠肌超声各指标MT、FL、PA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关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可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恢复.

    脑卒中下肢痉挛关刺体外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