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明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亢泽峰
    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明片自上市以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取得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视功能.但目前尚无相关规范文件指导复明片的临床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复明片应用的认识,更合理使用复明片,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组织中、西医眼科专家、药学专家及方法学专家成立项目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技术方案(试行)》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循证证据并借鉴专家临床经验,编制了《复明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供眼科同道临床应用参考.

    复明片青光眼白内障专家共识

    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miRNA表达的影响

    王丽邱心悦孟春刘光辉...
    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益景汤干预早期DR的靶点miRNA.方法 将2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益景汤组(YJG),另将常规喂养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10只.YJG组大鼠每日灌胃益景汤12.50 g/kg,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干预16周.给药完成后记录大鼠体质量,摘除双侧眼球剥离视网膜,提取总RNA,PCR扩增构建小R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文库进行测序.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Pathway分析,选择差异倍数较大的miRNA进行PCR验证.结果 (1)已知miRNA差异:筛选出644个已知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59个.与CG组比较,MG组35个miRNA上调、6 个miRNA下调,YJG组20个miRNA上调、4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6个miRNA上调、13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个上调miRNA,11个下调miRNA为益景汤干预DM大鼠后,3组共同差异性表达miRNA.(2)新发现miRNA差异:3组筛选出242个新发现的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105个.与CG组比较,MG组50个miRNA上调,15个miRNA下调;与CG组比较,YJG组55个miRNA上调,20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16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差异miRNA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物学过程方面的多种蛋白的转录调节;靶基因关联的通路主要是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糖脂代谢相关通路.(4)PCR验证:M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表达低于CG组,余11个miRNA表达均高于CG组;YJ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miR-23b-5p表达均高于MG组,余10个miRNA表达均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miR-23b-5p外,其余11个miRNA与上述R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miR-673、miR-1、miR-133、miR-214、miR-23b、miR-31a、miR-451等可能是益景汤干预早期DR微血管损害的靶点miRNA.

    益景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iRNA靶点

    基于数据挖掘的POAG"证候-证素-证型"关联规则研究

    孙志超张丽霞魏宇娇倘孟莹...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中医证候、证素、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关联规则.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等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并规范术语,运用R语言对POAG证素、证型、证候进行频数、频率、关联规则分析及可视化.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70篇,共提取中医证素23个,其中病位证素8个,以肝最多,为95次(16.41%),其次为心神(21次,3.63%)、肾(20次,3.45%)等;病性证素15个,以阴虚证素最多,为76次(13.13%),其次为阳亢(57次,9.84%)、气滞(55次,9.50%)、气虚(39次,6.74%)、血虚(39次,6.74%)等;共提取中医证候142个,最多为视物模糊(77次,5.01%),其次为脉弦(66次,4.29%)、眼胀及胀痛(66次,4.29%)、头晕(62次,4.03%)、脉细(58次,3.77%)等;共提取证型31种,最多为肝郁气滞证,共25次(35.71%),其次为肝肾阴虚证(14次,20%)、肝肾两虚证(12次,17.14%)、肝郁化火证(11次,15.71%)、痰湿内蕴证(10次,14.29%).(2)证素-证候关联规则分析:证素关联较高的组合为①血虚,阳虚-气虚、②阳虚-气虚、③脾-气虚.证候关联较高的组合为①舌苔黄-舌质红、脉弦,②舌苔黄-舌质红、③口苦,舌苔黄-舌质红.证素-证候关联较高的组合为①口苦、脉数、脉弦、舌苔黄、舌质红-热,②口苦、脉弦、舌苔黄、舌质红、食少-热,③口苦、脉数、脉弦、情志抑郁、舌质红-热.(3)核心证素的证候分布规律:口苦、咽干、脉弦与各核心证素均关系密切.结论 POAG以肝为核心病位证素,常见的病性证素主要有阴虚、阳亢、气滞、气虚等.证素之间组合关联性强,各核心证素具有特征性全身证候,为POAG的准确辨证提供理论支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证素数据挖掘关联规则R语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防控调节性近视临床研究中有效率的定义及其评判标准差异

    陈楠曾铉玲王天琳杨星月...
    22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防控调节性近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有效率定义及其评判标准差异,为相关研究中有效率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更优选择.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共7个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防控调节性近视的RCT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入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 3.6中,采用Excel 2016建立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有效率定义参考标准、疗效判定分级、涉及的单项及组合指标进行频次描述分析.结果 (1)干预措施分类:共纳入135篇研究,中医药疗法的研究共109篇(80.74%),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研究共26篇(19.26%).(2)有效率的参考标准: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29篇(21.48%)、《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7篇(12.59%)、《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6篇(11.85%),21篇(16.60%)有效率定义综合了2~3种参考标准,37篇(27.40%)未注明参考标准.(3)疗效判定分级:6篇(4.44%)研究将疗效分为5个疗效等级,80篇(59.26%)研究将疗效分为4个疗效等级,49篇(36.30%)研究将疗效分为3个疗效等级.(4)单项指标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指标依次为远视力68篇(50.37%)、临床症状51篇(37.78%)、视力43篇(31.85%).(5)组合指标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指标依次为视力+屈光度+临床症状39篇(28.89%)、视力+屈光度36篇(26.67%)、视力+临床症状11篇(8.15%).结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标准,中医药防控调节性近视临床研究应用的有效率定义的参考标准引用、分级标准、等级名称、构成等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统一.

    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中医药结局指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用药规律

    师宜鹏于琦张丰李雪菲...
    227-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 26.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57篇,包含方剂64个,涉及中药113味,累计使用频次为703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50味,44.2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6味,40.71%),归经以肝经最多(42味,37.17%).(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高频中药有21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43次,6.12%)、川芎(42次,5.97%)、丹参(33次,4.69%)、茯苓(27次,3.84%)、黄芪(26次,3.70%).(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6味,28.57%)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5味,23.81%)、利水渗湿药(3味,14.29%)、清热药(3味,14.29%)、解表药(2味,9.52%).(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2个聚类组方,功效分别为益气活血利水、行气活血利水.(5)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的5组组合分别为白术-茯苓、黄芪-地龙、川芎-桃仁、丹参-葛根、当归-白芍.结论 青光眼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多从肝经入手,重在益气或行气,并联合活血利水.

    青光眼术后数据挖掘中医药用药规律

    不同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袁玮李臻刘大川
    232-235,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种不同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84例(86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固组41例(42只眼)和前徙组43例(44只眼).加固组予下睑缩肌加固联合睑板前轮匝肌缩短术;前徙组予下睑缩肌前徙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眼睑瘀血持续时长、复发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1)2组术前下睑前方牵拉试验、下睑侧方牵拉试验和下睑缩肌松弛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时间:加固组手术时间低于前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4,P=0.000).(3)术后眼睑瘀血持续时长:加固组术后眼睑瘀血持续时长低于前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544,P=0.000).(4)复发率和临床疗效:2组复发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睑缩肌加固联合睑板前轮匝肌缩短术和下睑缩肌前徙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均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方法.但下睑缩肌加固联合睑板前轮匝肌缩短术具有手术步骤简单、手术用时短、术后眼睑瘀血轻等优点.

    眼睑内翻退行性下睑缩肌眼轮匝肌外侧睑板条联合手术

    "运目操"对老视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左倩倩许凯李亚敏黄子杨...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运目操"对老视的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1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老视患者61例(61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1例(31只眼).分别予"运目操"疗法和健康宣教.2组均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视近屈光度、调节近点、阅读速度和阅读视力、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和平均散射指数(mean object scatter index,Mean OSI)、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视近屈光度、调节近点、阅读视力、阅读速度、MTF截止频率、Mean OSI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视近屈光度:2组治疗后视近屈光度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近点:治疗组治疗后调节近点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1,P=0.000);对照组调节近点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阅读速度和阅读视力:治疗后治疗组阅读速度提高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2.273,P=0.031);对照组阅读速度较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阅读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9,P=0.000);对照组阅读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94,P=0.047).(4)Mean OSI和MTF截止频率:对照组治疗后Mean OSI值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P=0.004),而治疗组Mean OSI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5,P=0.005).对照组治疗后MTF截止频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4.439,P=0.000),而治疗组MTF截止频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9,P=0.004).(5)主观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7,P=0.000),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14).(6)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13.33%,对照组为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目操"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老视患者的阅读视力、阅读速度、调节近点及阅读疲劳、眼部酸痛和久视头晕等主观症状,可作为老视的一项干预措施予以推广.

    老视视功能症状运目操

    孙河诊治原发性青光眼学术思想初探

    高青王丽媛田梓廷孙河...
    242-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类高致盲性眼病,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中医学上属"五风内障"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控制眼压、提高组织血供等方法,中医则多从肝肾气血经络论治,但患者逐渐下降的视力及缺损的视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孙河认为本病病位在肝,因肝郁失疏,经脉不通,官窍不得濡养,诸症渐生,继而影响他脏、经络随之受累.治疗以疏肝通窍明目为主,兼清热凉血、养阴止痛等诸法整体调理全身阴阳气血以及保持脏腑经络之间的平衡.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总结了老师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辨证思路和诊疗特色,希望能为青光眼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原发性青光眼学术思想孙河

    基于病因病机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李晓宇高云梁丽娜陈强...
    247-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骨性关节炎(OA)均为老年常见慢病,是老年退行性改变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最新研究发现AMD与OA发病具有相关性,OA患者发生AMD的风险较高,其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性细胞、自噬及Wnt、Notch、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从中医病因病机上讲,AMD与OA虽病位与临床表现不同,但二者均为本虚标实之病,与年老肝、脾、肾亏损有关.本文拟从发病危险因素、中医病因病机、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探讨AMD与OA异病中的共病规律,从而为AMD及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病因病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骨性关节炎异病同治

    李氏杵针联合五禽戏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初探

    焦毅梁凤鸣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渐上升,且低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中、西医对近视的防控手段丰富,但良莠不齐.李氏杵针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法,以经络针刺医学、穴位按摩为依据,结合了针刺、按摩、刮痧的优点,且无痛、无感染,通过刺激眼周腧穴,疏通眼部经络,调和全身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与预防近视的作用;同时联合中医导引术"华佗五禽戏"临床处方应用模式以达滋水涵木、助肝之生发以振奋心阳的疗效,两者结合能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转变及真性近视的进展,易学易会,且便于普及,又可强身保健,值得推广.

    近视李氏杵针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