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张磊(兼)

月刊

1008-9500

crcu2013@126.com

0516-85736600,85736907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ournal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月刊)创刊于1982年,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指导,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办,系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指导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仅仅依靠政府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面向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读者网络,是资源综合用、环境保护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家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雒林通王剑周李小珍何明...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家河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是天水市水量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河流.本研究采集水样,测定其水质理化指标,调查白家河水中浮游藻类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开展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白家河水质偏碱性,水质处于Ⅱ类至Ⅲ类的水平.经分类鉴定,白家河浮游藻类为5门、27属、57种.浮游生物多样性评价显示,白家河水质为中度污染.本研究可以明确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为水生态保护及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水质评价

    2000-2020年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朱敏木合塔尔·艾买提阿力木·依明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且定量地掌握喀什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生长变化状况,基于MODIS17A3 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 2000-2020 年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 20 a喀什地区植被NPP均值为126.160 g C/(m2·a),标准差为 15.801 g C/(m2·a);20 a喀什地区NPP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但2010 年NPP值发生突变,此次突变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喀什地区植被NPP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为 0.050~4.344,莫兰指数为 0.910,NPP高值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带.喀什地区近 20 a植被生长状况持续向好,在近 20 a植被NPP时空变化中,海拔、坡度和年降水量等结构型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喀什地区

    粤北地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优化方法分析——以韶关市乡镇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实践为例

    陈燕巾杨余宝赖永翔邹娟...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韶关市乡镇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实践为例,分析粤北地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优化方法.其间充分调研韶关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分析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路线,探讨划分方案优化方法,并提出划定后的建设管理建议,为后续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优化方法乡镇粤北地区韶关市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符强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突发环境事件监测与预警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结合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突发环境事件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设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与预警系统,详细阐述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及运行流程.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与预警应急

    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刘丛丛于倩倩田星孙居易...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自然条件优渥,植被茂密,种类丰富,其中林芝云杉广布,大型真菌资源丰富.本文以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10 月为研究期,以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随机踏勘采集 436 份大型真菌样品(有效样品 383 份),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大型真菌样品进行鉴定.经鉴定,分类结果为 2 门 9 纲 17 目 56 科 112 属185种.其中,优势科(分布物种不少于10种)有4科,分别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和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分布物种共计 54 种.优势属(分布物种不少于 5 种)有 5 属,分别为鹅膏属(Amanita)、红菇属(Russula)、鹿花菌属(Gyromitra)、鳞伞属(Pholiota)和小菇属(Mycena),分布物种共计 36 种,占总种数的 19.45%.研究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属级区系地理成分大致可分为 5 个类型,以世界广布成分(66.670%)为主,呈现从亚热带逐步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本研究为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

    基于预治理理念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规划——以济宁都市区绿心项目为例

    陈静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的煤炭开采过程催生大量的采煤塌陷地,造成土地沉降、生态破坏和用地闲置等问题.采煤塌陷地日渐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亟待综合治理和快速修复.本文以济宁都市区绿心项目为例,分析预治理理念下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规划,提出生态治理、空间更新与产业转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多因子评估为基础,分类分步进行生态与空间治理,根据地表资源恢复情况进行产业重构,为采煤塌陷地快速实现生态修复和煤炭资源型城市复兴提供借鉴.

    采煤塌陷地预治理综合治理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旧油库地块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

    吴喜玲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用途拟变更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地块应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本文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旧油库地块为例,调查地块历史沿革与污染情况,分析潜在污染区域与污染因子,并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可作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进行开发,为类似油库地块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提供参考.

    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污染因子旧油库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基于冷负荷需求预测的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

    邵玉侠李海龙刘传明陆小斐...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负荷需求预测是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的核心,通过对建筑物的冷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为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依据.为了合理配置与使用空调系统的能源,实现节能,有必要预测冷负荷需求,研究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方法.本文首先收集历史冷负荷数据,建立冷负荷需求预测模型,对空调系统的冷负荷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其次设定空调系统节能运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新风量、运行模式和风速等,最后建立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策略优化目标函数,设计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策略,并执行控制动作,以提供节能且舒适的环境.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应用后,节能优势显著,节能率超过 26%,能耗明显降低.

    冷负荷需求预测空调系统智能节能控制

    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及其趋势分析

    刘子耀王晨光李双江
    180-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 2010-2020 年交通运输领域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运用拟合回归对 2021-2025 年各类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然后据此计算 2021-2025 年交通运输领域不同能源的碳排放量.结果发现:2010-2020 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 2.1%;各类能源碳排放占比变化较大,柴油碳排放量年均下降 1.8%,电力碳排放量年均增加 1.6%;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 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相比 2020 年,2025 年碳排放量将增加 27.4%.因此,河北省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有效控制交通运输碳排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交通运输碳排放排放因子法拟合回归预测河北省

    基于STIRPAT模型的广东省碳排放峰值预测分析

    张烜刘国东叶意晶肖羽炜...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切实减少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计划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预测分析其未来碳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构建STIRPAT模型,以 1998-2019 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岭回归,从而得到广东省碳排放预测方程,并通过情景分析法设定 3 种情景.结果表明,广东省在基准情景下无法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在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则能顺利实现该目标.

    碳排放峰值预测碳达峰碳中和STIRPAT模型情景分析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