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肠吸收机制研究

    朱煜文邓翔陈莉申宝德...
    3212-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实验采用微沉淀法制备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micro-precipita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MP-SAN),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化,并对最终工艺的粒径、PDI、Zeta电位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考察MP-SAN中去氢双松柏醇(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DA)和波棱甲素(herpetrione,Her)的肠吸收机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搅拌转速 800 r·min-1,搅拌时间5 min,旋蒸温度40℃。所制得的MP-SAN呈现类球状结构且形态均匀,其平均粒径为(267。63±13。27)nm、PDI为 0。062 0±0。043 9、Zeta电位为(-46。18±3。66)mV。DA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高于空肠段(P<0。05),而Her在回肠段和空肠段的吸收无显著差异。当药物浓度升高时,DA和Her的肠吸收参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组MP-SAN中DA的Ka 和Papp 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1)。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加入并未显著影响DA和Her的肠吸收。而加入吲哚美辛后,MP-SAN中DA和Her的吸收均显著增加(P<0。05),表明DA和Her可能是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2 的底物。

    波棱瓜子肠吸收自组装纳米粒单向肠灌流汤剂

    基于谱效关系的续断盐制前后对肾阳虚大鼠的物质基础研究

    方可儿张海瑞竹炳叶宇...
    3220-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续断盐制前后指纹图谱与温补肾阳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寻找续断盐制前后抗肾阳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明确盐制对肾阳虚药效的影响提供依据。采用HPLC-DAD建立了续断盐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得到 15 个共有峰,并指认了 11个成分。检测大鼠血清中多种成分含量的含量变化,比较续断盐制前后的药效差异。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续断盐制后能够增强肾指数,同一剂量下,生续断和盐续断组间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环磷酸腺苷(cAMP)、皮质酮(CORT)、雌二醇(E2)、生长激素(GH)、Na+-K+-ATP酶(Na+-K+-ATPase)、睾酮(T)、甲状腺素(T4)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升,环磷酸鸟苷(cGM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生续断高剂量组、盐续断中剂量组、盐续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血清中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整体结果表明盐续断抗肾阳虚药效强于生续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熵值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对续断药效进行评价,筛选出盐制续断抗肾阳虚药效的成分。根据关联度排序变化结果得,续断盐制前后排名上升的成分为马钱苷、绿原酸、续断苷A、川续断皂苷Ⅵ、咖啡酸、异绿原酸B,初步推测这些化合物可能是续断盐制前后治疗肾阳虚的潜在药效成分。确定了续断盐制前后变化的成分,证明了盐续断在治疗肾阳虚方面优于续断,建立了续断盐制前后与治疗肾阳虚的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为后续对盐制续断的药效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续断盐制谱效关系指纹图谱肾阳虚灰色关联度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热炎宁合剂提取工艺优化及提取过程评价研究

    张颖邱金清魏玄雷璇...
    3229-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炎宁合剂是"秦药"优势中成药品种之一,该研究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对热炎宁合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咖啡酸、虎杖苷、大黄素和白藜芦醇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构建设计空间并验证,获取热炎宁合剂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1。84 g·mL-1、提取温度 81℃、提取2 次。在最佳提取工艺下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提取过程中CQAs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PLS)定量模型,结果显示,4 个CQAs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c)和验证集相关系数(Rp)均超过 0。9,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 0。744、6。71、3。95、1。53 μg·mL-1,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 0。709、5。88、2。92、1。59 μg·mL-1。表明该研究优化得到的热炎宁合剂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稳定可靠,所建立的NIRS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可用于提取过程中CQAs含量的快速测定,可为热炎宁合剂的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基础。

    质量源于设计热炎宁合剂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近红外光谱

    岐山金丝桃中2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汪子镟安帧刘汉伍谢锦艳...
    3242-3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C18 柱色谱、Sephadex LH-20 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岐山金丝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并采用IR、NMR、MS等波谱解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岐山金丝桃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 21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Z)-8-O-β-D-吡喃葡萄糖基-5-辛烯酸甲酯(1)、4-甲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己酸甲酯(2)、byzantionoside B(3)、9-epi-blumenol C glucoside(4)、corchoionoside C(5)、(6S,9R)-roseoside(6)、顺式-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反式-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8)、对羟基苯丙酸甲酯(9)、绿原酸甲酯(10)、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1)、β-谷甾醇(12)、豆甾醇(13)、豆甾-4-烯-3-酮(14)、β-香树脂醇(15)、胡萝卜苷(16)、sitoindoside Ⅰ(17)、油酸(18)、α-亚麻酸甲酯(19)、甘油三亚油酸酯(20)、cassipourol(21)。其中化合物 1 和 2 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岐山金丝桃苷G、岐山金丝桃苷H。化合物 3~5、7~9、17、20~21 为首次从金丝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 11 具有显著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化合物 1、3、19 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金丝桃属岐山金丝桃化学成分岐山金丝桃苷G岐山金丝桃苷H

    鲜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1、-Ra2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李泽文李丹李嘉星崔颖...
    3252-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旨在对鲜人参Panax ginseng根中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D101 大孔吸附树脂柱、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技术等方法,对鲜人参根中 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鲜人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2 个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分别鉴定为 3-O-[6-O-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4-烯-3β,12β,20S-三醇(1)和 3-O-[6-O-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4-烯-3β,12β,20S-三醇(2)。化合物1 和 2 为首次从人参根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1(malonyl ginsenoside-Ra1)和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2(malonyl ginsenoside-Ra2)。

    人参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1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2结构鉴定

    桂枝水煎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青刘珍伶易立涛
    3258-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P-18 反相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桂枝Cinnamomi Ramulus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 4,5,10,11-tetrahydroxybisabol-7-ene(1)、4,5,10,11-tetrahydroxybisabolin(2)、1-苯基-1,2,3-丙三醇(3)、(+)-lyoniresinol(4)、苯甲酸(5)和decumbic acid(6)。其中化合物 1 为 1 个新的没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 2、3 为首次从桂枝中分离得到。对没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 2 进行抗炎活性和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 2 在 40 μmol·L-1 浓度时对NO的抑制率为 32。9%;在 20 μmol·L-1 时对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 14。5%,未显示出明显活性。

    桂枝水煎液化学成分没药烷型倍半萜抗炎活性PANC-1细胞毒活性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金银花和山银花多元素差异的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刘恃君汤杨黔南陆玉爱侯师艺...
    3263-3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研究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在有机物上的确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仍然缺少有关两者间无机元素方面的研究。该研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建立非靶向元素组方法,比较金银花和山银花在无机元素上的整体差异,并筛选其差异标志物。同时通过靶向方法定量分析这些差异标志物。非靶向元素组结果表明,得到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金银花和山银花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2。0,P<0。01 和倍数变化值(FC)>1。2 或<0。80 为筛选原则,确认了锰(55 Mn)、铋(209 Bi)、镉(111 Cd)、铷(85 Rb)等 4 种无机元素为两者的差异标志物。靶向定量结果表明,金银花中209 Bi的含量显著高于山银花,而山银花中55 Mn、111 Cd和85 Rb显著高于金银花。该研究所建立的基于ICP-MS的非靶向和靶向元素组方法可显著反映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无机元素的整体差异;从元素的角度探讨两者间差异,可部分反映两者药性上的差异,也为进一步研究金银花与山银花中无机元素质量控制模式的建立和其药理功效奠定了基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金银花山银花靶向非靶向

    多甲氧基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魏柯健潘斌辉杜宇忠胡月婷...
    3270-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高脂饮食诱导(HFD)肥胖大鼠,研究多甲氧基黄酮对HFD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改善肥胖的作用和机制。实验选取30 只正常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折麦布0。1 mg·kg-1组、多甲氧基黄酮 62。5 mg·kg-1组、多甲氧基黄酮 125 mg·kg-1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各给药组灌胃对应剂量药物。给药期间,定期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脂、血糖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胰岛稳态指标、血清肥胖因子含量,采用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等指标,称量白色脂肪、棕色脂肪的湿重并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胰腺的组织形态学,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棕色脂肪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多甲氧基黄酮可显著降低HFD肥胖大鼠体质量及Lee's指数,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糖含量与胰岛素分泌量,提高胰岛素反应活性,缓解胰岛素抵抗;显著调节血清肥胖因子含量;显著降低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脏器湿重及脏器系数;减小白色脂肪细胞直径,减少棕色脂肪、胰岛细胞中脂肪空泡数。经多甲氧基黄酮干预后,HFD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在属水平上对HFD肥胖大鼠肠道中与糖脂代谢有关部分的有益菌丰度增加,有害菌减少。此外,多甲氧基黄酮可提高棕色脂肪中葡萄糖转运体 4(GLUT4)、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 1α(PGC-1α)、解耦联蛋白 1(UCP1)蛋白相对表达。综上所述,多甲氧基黄酮可能通过影响HFD肥胖大鼠体内胰岛素稳态、血清中肥胖因子含量、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棕色脂肪细胞中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机体对糖、脂的利用,从而改善肥胖症状。

    多甲氧基黄酮高脂饮食肥胖糖脂代谢解耦联蛋白1(UCP1)

    玉屏风散调控IRS/PI3K/Akt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胡朝妙廖晗禹姜盛铭张丽芳...
    3280-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研究玉屏风散对 2 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干预作用,探究玉屏风散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潜在机制。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玉屏风散组,同时,另设空白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定期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实验末期测定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束后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及相关肝脏功能指标水平;观察肝脏病理损伤变化,检测肝脏单胺氧化酶水平,qRT-PCR法检测IRS/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指数降低;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下面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肝脏单胺氧化酶水平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升高;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肝细胞病理性损伤有所减轻。同时,与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组大鼠肝脏IRS1、PI3K和Akt mRNA表达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以上表明玉屏风散可通过调控IRS/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进而发挥治疗T2DM的作用。

    玉屏风散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IRS/PI3K/Akt通路

    葛根汤对原发性痛经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作用研究

    肖娜钱依文柴程芝
    3288-3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葛根汤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功能失调的调节作用。采用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联用构建周期性PD小鼠模型,将 40 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汤组和布洛芬组,检测各组小鼠扭体反应,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脏器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ogen,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垂体组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卵巢组织中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和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小鼠垂体组织中GnRH-R、卵巢组织中FSHR和LHR、子宫组织中ER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子宫组织ER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扭体评分,血清中PGF2α、GnRH、FSH、LH、E2 含量以及卵巢及子宫系数,垂体组织中GnRH-R、卵巢组织中FSHR和LHR、子宫组织中ER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葛根汤能抑制扭体反应,降低血清中PGF2α、GnRH、FSH、LH、E2 含量和卵巢及子宫系数,下调垂体组织中GnRH-R、卵巢组织中FSHR和LHR、子宫组织中ER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提示葛根汤对PD小鼠的HPOA具有调节作用,通过下调HPOA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而抑制E2 生成,可能是其发挥治疗PD的作用机制。

    葛根汤原发性痛经下丘脑-垂体-卵巢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