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教育
中华护理教育

月刊

1672-9234

zhhl.edu@263.net

010-6558954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4室

中华护理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4年9月,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正式期刊。主要报道护理教育、科研动态、反映护理学科发展热点。本刊愿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护校学生、临床护士提供了解行业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士考试中视频类型试题的设计

    陈声宇肖琳
    48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一种用于护士水平评价类考试的视频类型试题,包括其特点、优势、设计要点、应用等方面,为教育院校或机构进行试题设计提供参考.建议教育者增加使用视频类型试题,进一步满足应试者对公平的价值诉求,突出视频类型试题在测量护士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对临床常用技能、实践能力、人文沟通能力内容考核的优势作用.

    视频-音频媒体护士多媒体试题考试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王露廖碧珍
    489-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2月-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4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1个班设为对照组(n=124),1个班设为试验组(n=126).对照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即创建教学存在感、发挥社会存在感中介作用以实现认知存在感.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探究社区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在寻找真相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探究社区中3种存在感的水平都较高,均接近4分.结论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但对评判性思维的影响还需长期观察.

    教育护理混合式教学探究社区妇产科护理学

    “智慧课堂”在中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蝶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智慧课堂”在中职基础护理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铁路卫生学校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进行“智慧课堂”试点教学的2个班学生纳入试验组,借助互动教学系统、电子书包学习系统、智慧助教、云端补救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将其他2个班学生纳入对照组,理论教学以讲授、演示为主,实践教学以实验、模仿演示为主.结果 试验组2个学期的课堂成绩、期末成绩以及第二学期的期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智慧课堂”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体验,对提升其成绩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开展“智慧课堂”中后期阶段重视教学效果的持续巩固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融合其他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教育,护理基础护理学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

    混合式学习背景下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的机遇与挑战

    杨萍萍孙玉梅
    498-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学习成为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高校护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亦是混合式学习中重要的设计者及执行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该文从混合式学习概念的认知演变、护理教师面对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提高护理教育技术水平提供新思路.

    教育,护理混合式学习高校教师机遇挑战

    护理学基础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

    贾书磊何朝珠付雅林冯琼...
    503-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护理学基础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法.方法 以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内容及组织实施、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结果 近5年,累计16人次获得护理技能操作、创新类等国家级奖项9项;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354篇;前往5个社区进行护理服务182次,收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2249份,学生撰写调研报告482份;学生课程平均成绩分值为71~76分;90%以上的学生对本课程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课程对护理基础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很有帮助,开拓了护理视野,提高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结论 该课程经过不断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可度度较高,但仍需不断完善.

    教育,护理课程建设护理学基础

    以提升沟通能力为导向的健康评估教学改革

    张欣尤丽丽高娜刘华平...
    508-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健康评估课程中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本科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评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在2017级129名护理本科生(试验组)中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基于学生思维特征分组,在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身份-现状-背景-评估-建议”专业沟通评价量规收集、传递病人信息.在教学后,应用职业素养评估问卷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以教学改革前的2016级86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职业素养评估得分为(4.80±0.28)分,对照组得分为(4.37±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1,P<0.001).结论 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护患和跨专业团队沟通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学生,护理沟通能力健康评估

    标准化病人在高职健康教育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潘华冷长瑜李葆存贾国倩...
    51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高职二年级的2个班,一个班为试验组,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健康教育实训中应用SP开展教学;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在此部分教学中由学生扮演病人.教学结束后,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对每组15名学生进行访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对教学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访谈结果:试验组认为SP反馈真实、有针对性,有助于他们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应用知识,对疾病知识的记忆深刻.对照组认为护患沟通能力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结论 应用SP开展健康教育实训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病人模拟健康教育教育,护理,协士

    “影子”体验活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陈瑞明应碧荷周英陈建华...
    515-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影子”体验活动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校2017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平行班,共82名学生.以班为单位分为试验组(41名)与对照组(41名).试验组采用“影子”体验活动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外科护理第二学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评判思维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影子”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评价较好.结论 “影子”体验活动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护理“影子”体验活动体验式教学外科护理

    翻转课堂在护理本科生死亡伦理道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宏晨王艳红王琳
    519-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护理本科生死亡伦理道德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1班为试验组(43名),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2班为对照组(43名),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死亡伦理道德章节教学后围绕理论考核、满意度评价和课堂行为表现3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核得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课堂行为表现有所提高(P<0.05).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死亡伦理道德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死亡伦理道德素养.

    教育,护理伦理学,护理翻转课堂

    创新自我效能在护理学硕士发散思维态度、压力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王律安嬿陈参参范秀珍...
    52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行为现状,探究创新自我效能在发散思维态度、压力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方便抽取山东省5所高等学校202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行为得分为(3.49±0.56)分,发散思维态度得分为(111.98±9.19)分,压力得分为(25.83±5.49)分,创新自我效能得分为(4.63士0.86)分.发散思维态度通过创新自我效能影响创新行为,效应系数为0.199(95%CI:0.084~0.318);压力通过创新自我效能影响创新行为,效应系数为-0.252(95%CI:-0.338~-0.170).结论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发散思维态度、缓解压力、提高创新自我效能,以激发和促进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行为.

    教育,护理,研究生压力自我效验创新行为发散思维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