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瞪羚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樊康生杨光永徐天奇
    50-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瞪羚优化算法(gazel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OA)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瞪羚优化算法(IGOA).首先,将Logistic混沌映射用于种群初始化,增加粒子多样性以提高算法逃离局部最优能力;其次,以迭代次数t为系统参数构造正余弦扰动算子和跳跃步长权重因子用于更新粒子位置,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同时,改进捕食者累积效应表达式以提高算法收敛精度;最后,基于粒子上下边界改进越界粒子位置,以提高算法收敛精度.将改进算法与传统GOA算法以及4 个先进算法在8 个标准测试函数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优势明显.将改进算法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搜索效率更高、收敛速度更快和规划路径更短.

    瞪羚优化算法混沌映射扰动算子路径规划

    二维重载精密传动座振动分析及结构优化

    傅玉聪胡晓兵毛业兵陈海军...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精度二维重载传动座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整机模态振型的变形趋势;其次,通过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深入探究了二维重载传动座的振动特性,结果显示在XYZ三个不同方向上,二维重载传动座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特性,其中Y方向振动强度最大,X方向次之,Z方向最小;最后,针对振动信号集中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双动消隙齿轮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立柱内部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减振方案有效,最大振幅优化率达到了47.32%.

    高精度重载传动座振动特性结构优化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机械臂最优时间轨迹规划

    郭北涛金福鑫张丽秀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运动耗时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6R机械臂轨迹优化算法.通过加入改进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自适应的去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首先,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型,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其次,通过4-1-4 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进行轨迹规划,以运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结合蚁群算法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最后,通过目标函数解决运动学约束问题.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的遗传算法,该轨迹的运行时间从12.23 s减少到了9.05 s,整体运行轨迹时间缩短3.18 s,优化后的效率提高近26%.适应度提高1.73,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加快轨迹的运行时间,提高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改进D-H法轨迹规划适应度

    PCT和PointMLP融合的三维点云分类算法研究

    赵晓柯汤勃孙伟朱发汛...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三维点云数据的分类准确率,对注意力机制的PCT与残差点MLP的PointMLP的融合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加入几何仿射模块对输入点云进行正态分布以解决点云的密度不均匀和几何结构不确定性;其次,在编码模块首先使用注意力机制对上层特征进行全局表达,之后加入残差点MLP模块对注意力模块的输出特征进行深度特征表示以充分提取点云特征;最后是分类模块,完成下游点云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ModelNet40 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5.6%,相比PCT模型准确率提高了2.4%,且对点云数量的变化具有鲁棒性.

    三维点云注意力残差点MLP点云分类

    含裂纹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尤小梅王梓蘅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轮传动系统多采用细长轴,轴的柔性以及约束的施加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为了研究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ADAMS分析软件对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柔性支撑替换理想转动约束,分别建立系统的全刚体模型和全柔体模型,研究模型在相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分析柔性轴、柔性齿对含裂纹轮齿的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对健康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将健康模型的结果与故障多体动力学模型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究裂纹对结果的影响.该研究可得到准确的含裂纹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并验证在齿轮箱轴承处采用柔性支撑分析含裂纹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可行性.

    齿轮裂纹虚拟样机技术多体动力学模型ADAMS振动特性

    基于改进YOLOv8曲轴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孙渊曹俊杰唐矫燕李婷...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曲轴表面小目标缺陷检测难度大、缺陷背景复杂和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曲轴表面缺陷检测的算法RB-YOLOv8.首先,用RepViT模块取代了传统的C2f模块,有助于减少网络的计算负担并加快其运行速度;接着,通过优化双向特征融合模块BiFPN及增加小目标检测层,改善小目标缺陷识别的能力;然后,利用BiFormer注意力机制强化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和解决缺陷背景复杂的难题,提高检测准确率;最后,使用MPDIoU损失函数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精准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98.4%,模型大小缩减为2.797 MB,同时使每秒帧数(FPS)达到了169 f/s,成功地实现了对曲轴表面的缺陷检测.

    曲轴表面缺陷检测RepViT网络BiFPN模块BiFormer注意力机制MPDIoU损失

    基于融合特征与注意力网络的刀具状态监测

    王楠钱炜江小辉郭维诚...
    82-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刀具磨损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准确可靠地监测刀具磨损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和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刀具状态预测模型.首先,在铣削过程中采取切削力与振动信号,提取了有效的加工信号;其次,利用对称点模式、小波包分解等信号处理技术对力与振动信号进行重构,建立了不同磨损状态下的信号特征二维图,并对不同工艺参数进行灰度化表征;最后,构建基于SE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融合的信号特征图与工艺参数灰度图对刀具磨损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融合特征与注意力网络的识别模型对于刀具的磨损状态预测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刀具磨损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对称点模式特征融合

    基于浸入与不变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贺伟严凌云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基于浸入与不变(immersion and invariance,I&I)理论构建反电动势和负载转矩观测器,从而提出无传感控制方案.首先,用低通滤波器对电机的电压与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分析滤波前后的信号,应用I&I理论建立不变流形,根据不变流形的稳定性与可控性,提出系统自适应律来构建反电动势观测器,并根据得到的反电动势的估计值,采用反正切法求解转子位置和速度的估计值;其次,基于I&I理论利用转速估计值构建负载转矩观测器以得到负载转矩估计值;最后,采用反步法基于估计的转速与负载转矩设计了转速环控制器并证明了闭环稳定性,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带有未知负载扰动的情况下,与传统PI控制器下的滑模观测器法相比,基于I&I观测器法具有更好动态响应能力和更强的鲁棒性.

    永磁同步电机浸入与不变不变流形负载转矩估计无传感器控制

    基于AdaBoost和分类树的贴片元件缺陷检测算法

    陈韬陆艺李静伟
    95-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PCB上贴片元件缺陷检测准确率低、效率低和缺陷类型不全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daBoost和分类树的贴片元件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可检测芯片引脚和电阻缺陷.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拼接、校正、元件定位和去噪操作;其次,对贴片元件进行区域划分并提取子区域的形状特征、灰度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利用AdaBoost算法将每个特征视为弱分类器,选取最优特征迭代形成强分类器并通过信号函数进行输出,实现每个缺陷都有其对应的特征码;最后,通过查询分类树实现缺陷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图像处理缺陷检测系统,所设计的系统在检测缺陷多样化、检测速度和准确率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机器视觉印刷电板图像处理AdaBoost分类树缺陷分类

    基于半监督并行门控CNN-LSTM的微铣削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吕鑫峰郑刚张旭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铣削过程中主轴高转速和刀具小尺寸的特点,导致刀具磨损异常严重.为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去噪的半监督网络与改进并行门控网络相结合的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软阈值函数去除噪声,降低半监督网络对无标签数据分类的误导程度;其次,采用有标签数据训练半监督网络提取特征,对无标签数据进行分类;最后,改进并行门控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CNN-LSTM)模型提取全局特征并额外增加模型表达能力.结果表明,通过小波去噪后的半监督网络能有效增加无标签数据的利用率;提出的改进并行门控CNN-LSTM模型,刀具磨损分类准确率到了93.61%,有效提高了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小波去噪半监督网络并行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