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张曦臻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乡村农业发展提供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该文以乡村振兴为大背景,以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为抓手,探究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综合分析提升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意义,旨在达到通过结合乡村振兴对农学专业的人才需要,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和策略,培养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路径探究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涉农院校耕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张志燕张昂昂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为新时代地方涉农院校耕读教育体系构建指明方向.耕读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尊重自然、勤劳智慧、实践创新的理念,对于培养知农、爱农的应用型农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涉农院校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使命,应立足办学特色和资源禀赋,将耕读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耕读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鉴于此,该文将在梳理耕读教育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耕读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启示,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地方涉农院校耕读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培养新时代"三农"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乡村振兴地方涉农院校耕读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

    党建引领下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花卉栽培与鉴赏课程为例

    彭姿叶黎覃洋钟春英...
    136-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趋势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是高校党建重点工作之一.该文以花卉栽培与鉴赏课程为例,从教师团队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课堂实施 3 个方面介绍党建引领下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党建+课程思政"工作模式提供思路.

    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花卉栽培与鉴赏高校公共选修课

    植物生理学课程案例式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王怡程聪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农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该课程教学内容多,并且难度较大,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案例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该文建设植物生理学课程案例库,并在该课程中实行案例式教学,借助案例式教学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和运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农业植物生理学案例库案例式教学应用

    涉农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发展人才的路径探索

    唐迪赵卫东胡捷李臻...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绿色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农业领域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必须注重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这离不开人才作支撑.研究认为,涉农高职院校应当聚焦培育主体,根据人才培养三级目标体系,明确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绿色发展文化机制、绿色发展教研机制和绿色发展管理机制,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教学始终.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农业、关心农业、投身农业,通过具体实践实现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践行,培养具有绿色发展思维、能力、治理水平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涉农高职院校绿色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

    "三全育人"理念下蔬菜栽培学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钟程田鑫唐其蔚蒋瑶...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蔬菜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实用性极强的主干课程之一,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践行"三全育人"的具体实施路径,更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课程团队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深挖思政元素、打造多元化教学模式、改善课程评价方式和结合办学定位全过程育人等举措,构建蔬菜栽培学长效育人机制保障教育效果.

    三全育人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应用型本科院校

    耕读教育融入高校涉农专业的实施路径探讨——以畜牧兽医类专业为例

    葛仕豪黄磊樊兆斌李正道...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开展耕读教育是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培养提出的总体部署,开展耕读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素质人才及涉农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前仍存在对耕读教育认识不足、耕读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该文以菏泽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为例,探讨耕读教育融入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实施路径,通过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完善耕读教育师资队伍、营造耕读文化校园氛围等途径,提升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的耕读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耕读教育实施路径畜牧兽医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广西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视角

    旷爱萍杨丽艳
    157-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努力为解决乡村人才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人才支持.目前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方面还存在着人才队伍结构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人才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阻碍乡村的发展,为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指导,调整和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为乡村振兴培养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为乡村的发展输送高质量、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为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做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广西高校乡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振兴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挑战、核心要义及实践路径

    陈任思遹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所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就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思想提出建设性意见.基于此,该文力图从整体上探讨和理解振兴乡村文化的核心要义及实践路径,以此来振兴乡村文化,大幅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乡村文化振兴现实挑战核心要义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侬峒节的价值呈现与实践路径——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为例

    许明月韦依萍林巧珍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侬峒节是壮族传统节日,历史悠久.2021 年,壮族侬峒节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侬峒节申遗成功,不仅关系到地区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更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振兴这一背景,探究侬峒节在文化、产业、生态、人才和组织等方面的价值呈现,探寻侬峒节宣传、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以求增强民众对侬峒节的保护意识,促进侬峒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壮族侬峒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