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飞

月刊

1000-3150

chinatea@mail.hz.zj.cn

0571-86650241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中国茶叶/Journal China Te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等。本刊是广大茶叶干部、技术推广人员、茶叶经营者、茶厂(场)员工、茶农和茶艺工作者、茶叶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概述了 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机制,仍是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明确的靶基因资源;茶树泛基因组图谱首次构建成功,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基因组扩张的遗传基础;77个茶树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3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茶树遗传育种品种

    2023年12月中国茶叶出口各国和地区销量统计

    11页

    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残留量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焦艳娜彭梦香梁香毛宪...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学方法、色谱分析法等,并总结了国内外茶叶中PAs残留研究现状,分析了茶叶中PAs的毒性作用以及国内外关于PAs的限量标准.我国目前尚缺乏茶叶中PAs的检测标准,迫切需要制定与欧盟规定相符的21种PAs的检测标准,并展开茶叶PAs污染水平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为确保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积极应对欧盟贸易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茶叶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残留检测方法

    柑普茶加工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彭兴兴吴颖茹彭飞飞刘小玉...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普茶是一种由柑皮和普洱茶组成的特色再加工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普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加工工艺、内含成分、功能特性和质量控制等.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柑普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柑普茶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功能特性质量控制

    茶树响应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俊铭赵体跃黄翔翔赵剑...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茶树高温响应次生代谢热休克转录因子

    基于正交试验与模糊综合评价优化"薄荷茶咖"配方研究

    刘淑婧陈倩敖鑫慧梁慧玲...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芽奇兰乌龙茶、咖啡、牛奶为原料添加适量的薄荷糖浆,配制"薄荷茶咖"饮品.通过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化其配方,结果表明在茶水比例1∶30、咖啡与水的比例1∶15为常量的情况下,"薄荷茶咖"优化最佳配方为牛奶∶薄荷糖浆∶茶汤∶咖啡=40∶6∶32∶15.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将主观评价标准作定量分析,对饮品配方进行综合感官评判;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可以高效、快速、经济地解释各因素对饮品风味的影响.文章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和评价方法有望为调饮茶产品的设计与配方优化提供借鉴.

    新茶饮茶咖正交试验模糊综合评价配方优化调饮茶

    湘西州黄金茶古茶树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杜天冬汤自军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黄金茶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开展古茶树资源法律保护研究,对完善地方立法、推动保护条例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存在现实与法律上的困境,文章在概括古茶树概念、黄金茶特色优势与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扩展保护路径、完善条例内容、完善处罚规定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黄金茶古茶树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湘西州黄金茶古茶树资源种质资源法律保护现状

    不同茶树品种黄大茶降糖降脂功效比较分析

    李家兴王朝霞刘升锐韦朝领...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大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茶类,以一芽四叶茶树鲜叶为原料,具有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的"三黄"品质.黄大茶健康功效显著,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但以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黄大茶,其降糖、降脂功效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为此,选取了 13个不同茶树品种,按照黄大茶标准工艺制成干茶,通过测定其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和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比较其体外降糖、降脂功效.结果表明,降糖效果最佳的茶树品种是黄金桂,α-葡萄糖苷酶IC5.值为185.17 μg/mL.降脂效果最好的茶树品种是柿大茶1号,茶汤处理后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中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下降78.8个百分点,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下降93.5个百分点.进一步对茶样进行生化成分含量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表明,皖茶91茶多糖含量最高,为5.59%,而茶农98茶多糖含量仅为3.38%.PCA分析结果表明,金鸡种和柿大茶1号在生化成分含量上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总儿茶素为主要贡献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多糖可能是影响不同茶树品种黄大茶降糖功效的主要活性物质,而总儿茶素和茶多糖则是影响黄大茶降脂功效的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黄大茶的降糖降脂功效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将为以健康为导向的黄大茶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黄大茶筛选降糖降脂

    我国茶叶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机制研究——以湖南茶叶地理标志为例

    彭银琪禹利君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对茶叶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同时辅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行政规章进行协同保障.通过对湖南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在茶叶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困境,包括立法缺乏协调性、地理标志的区域保护范围划定不合理及重复保护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地理标志立法体系、合理划定茶叶地理标志的区域保护范围及加强相关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茶叶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茶叶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保护范围

    2024年1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