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福建省山地枇杷避雨栽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东湖早、贵妃枇杷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福建省山地枇杷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的微环境、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矿质元素含量、生产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设施内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均升高,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24、1.05倍,光照强度降低,仅为露地栽培的80%;避雨设施为枇杷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栽培环境,避雨栽培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提高,成熟期提前1周左右;东湖早、贵妃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3.29%、15.31%,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8.16%、7.84%,平均667 m2产量分别提高11.09%、2.48%,商品果率分别是露地栽培模式下的1.09、1.03倍.避雨栽培枇杷抗病性、抗逆性总体优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东湖早枇杷炭疽病发病率、皱果率、裂果率分别降低了 14.93%、66.75%、42.83%,锈斑病指数增加了 35.60%;贵妃枇杷炭疽病发病率、皱果率、裂果率分别降低了12.92%、33.21%、33.30%,锈斑病指数增加了 20.81%.枇杷果肉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枇杷果肉K、Mg、Ca、Fe、B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Cu、Mn、Ba、T1含量则均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内枇杷果实品质更佳.山地枇杷避雨栽培经济效益佳,与露地栽培相比,东湖早枇杷每667 m2增加利润5 529.95元,贵妃枇杷每667 m2增加利润4 836.50元,在福建地区可适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