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药杂志

刘业兵

月刊

1002-1280

zgsy@vip.163.com

010-62103602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8号

中国兽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级兽药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55年,1991年始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宣传国家的兽医药品工作方针、政策,传播兽药知识,推广兽药科技成果,介绍兽药检测新方法、新工艺,交流兽药管理、经营经验,服务于从事兽药管理、研究、检测、教学、生产等方面工作人员为宗旨,集政策性、学术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本刊辟有药事与管理、兽药GMP、研究报告、检测技术、疗效试验、畜产品安全、综述、生产工艺、经验交流、兽药知识、质量监督、国内外兽药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选材严谨,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于从事药政管理、兽药研究开发、兽药生产、检验、经营、使用、教学等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性克隆构建

    辛子琪杨明珠张晓茜靳继惠...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CV2 滚环复制原理,在分析PCV2 不同基因亚型代表毒株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基础上,设计2 对引物用于PCR扩增PCV2 基因组序列.以从收集到的疑似PCV2 感染的10 份猪血清样品中提取的DNA为模板,用设计的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1 株为PCV2a型,4 株为PCV2b型,5 株为PCV2d型.每种基因型毒株中各选取一个样本,利用上述 2 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EASY-Blunt simple载体中,通过双酶切连接2 个PCR片段,构建含有约1500 bp重叠序列的PCV2 基因组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含PCV2 全基因组的质粒转染至PK-15 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经PCR和IFA两种方法验证,证明成功拯救出 3 个基因型的PCV2 毒株.通过对PCV2 全基因组结构及序列分析,该方法同样适用于PCV2g、PCV2h基因型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构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的 PCV2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为开展PCV2 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性克隆病毒拯救遗传进化分析

    犬PD-1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王卓徐司雨夏兴霞李志敏...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犬程序性死亡受体1(cPD-1)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并纯化复性的cPD-1 胞外区蛋白为靶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技术和间接ELISA方法,经3 轮轮筛选和克隆化,获得1 株能稳定分泌抗cPD-1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F9.间接ELISA检测显示1F9 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代培养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048,亚型鉴定重链为IgG1,轻链为κ;以HEK293 细胞表达cPD-1 胞外区蛋白为检测抗原,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F9 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cPD-1 胞外区蛋白.本研究通过小鼠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到1 株鼠源cPD-1 单克隆抗体.

    PD-1单克隆抗体肿瘤

    小反刍兽疫病毒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苏佳赵炜刘伟洁白洪旭...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 疫苗株 N 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 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将所建立的dd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于PPRV(Clone 9 株)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的定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 ddPCR 方法特异性好,仅PPRV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他羊源病毒类生物制品及毒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33 拷贝/μL,比qPCR方法的灵敏度(57.3 拷贝/μL)高10 倍;重复性好,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1.8%;定量准确,具有一定资质的9 家单位各组测量数据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试验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PRV核酸进行快速检测,为PPRV的诊断及绝对定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小反刍兽疫病毒液滴式数字PCR荧光定量PCR检测

    同位素内标-液质联用法测定鸡可食性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量

    蒋欣延杨洁袁聪孟蕾...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鸡四种可食性组织中替米考星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和乙腈提取后,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鸡四种可食性组织中替米考星在 1~100 μg/kg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替米考星在鸡四种可食性组织中的检测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1 μg/kg;四种组织中替米考星添加浓度为1~4800 μg/kg时,批间平均回收率为94.6%~100.9%,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在1.11%~5.06%范围之间.本方法适用于鸡四种可食性组织中替米考星含量的测定.

    替米考星鸡可食性组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内标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氨苄西林及其代谢物残留

    黎乃添雍燕叶渭源黎健业...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鸡蛋中氨苄西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70∶30,V/V)提取、浓缩、S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在1~200 ng/g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鸡蛋中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的检测限均为0.5 ng/g,定量限为1 ng/g.在1~100 ng/g添加浓度范围内,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在鸡蛋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0%~96.2%、85.6%~96.4%和89.2%~95.8%,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0%.添加不同浓度药物的鸡蛋样品具有良好的长期冷冻放置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蛋鸡在服用氨苄西林后,所产鸡蛋均能检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且氨苄西林酸和氨苄西林二酮哌嗪的残留量和残留时间高于氨苄西林原型.上述内容表明,该方法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残留检测要求,可用于定量测定鸡蛋中氨苄西林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残留量.

    鸡蛋氨苄西林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物残留

    苦郎树枝叶水提物对LPS所致发热家兔的解热机制

    许立拔王冰冰秦丹韦安达...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苦郎树枝叶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4 μg/kg)复制家兔发热模型,水提物剂量设定为 1、2、和 4 g/kg,按 5 mL/kg单次灌胃给药,药后检测肛温,测定血清肝功能和内生致热原指标水平,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和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COX-2 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 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水提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肛温(P<0.05 或P<0.01),降低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 和PGE2水平(P<0.05 或P<0.01),明显减轻肝组织和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组织COX-2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 表达水平(P<0.05 或P<0.01).苦郎树枝叶水提物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功能、消除血液内生致热原及下调肝组织COX-2 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 表达水平有关.

    苦郎树水提物LPS解热作用保护机制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余佳欣吴禹熹章文丽马春花...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将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穿心莲注射液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探究其解热作用;通过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探究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λ-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法探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肛温上升;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少肿胀度;显著抑制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减少肿胀度.由此可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HPLC法建立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翟晓峰卢新颖李明慧热西旦木·马木江...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复方石淋通片治疗尿石症、膀胱炎的关键活性成分,结合相关文献及《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确定指标性成分.利用HPLC分析方法,使用CAPCELL PAK C18 MG(S-5)4.6×250 mm色谱柱,柱温30℃,进样量10 μL,流速为 1.0mL·min-1,检测波长 335 n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等十个关键成分.结合《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选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六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良好,RSD为0.03%~0.21%;重复性良好,RSD 为 0.70%~2.02%;供试品在 24h 内稳定性良好,RSD 为0.30%~2.02%;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在98.31%~104.31%(0.36%~2.28%);三批样品中六种成分的含量分别在 0.990~1.434 mg·g-1、1.533~2.083 mg·g-1、1.311~2.023 mg·g-1、0.332~0.353 mg·g-1、1.594~1.768 mg·g-1、0.787~1.057 mg·g-1之间.该含量测定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宠物用复方石淋通片的质量分析.

    复方石淋通片网络药理学HPLC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兽用化学药品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注册资料技术评审要点及常见问题

    孙雷王亦琳叶妮孙红洋...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等效性试验作为兽药获批上市的关键试验,其研究过程和技术评审都要遵循特定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的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具有全身作用的剂型(大多数内服剂型和特殊注射剂).本文根据生物等效性定义、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结合近年来新兽药注册资料,对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资料的技术评审要点及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旨在为新兽药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兽用化学药品血药浓度法生物等效性试验评审要点常见问题

    我国已上市动物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的概况及新型疫苗研究方向

    唐新月朱小洁武翠香彭小薇...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疫苗免疫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获批上市的布鲁氏菌病疫苗共有七种,分别是S2 株、M5/M5-90 株、M5-90Δ26 株、Rev.1 株、A19 株、A19ΔVirB12 株和BA0711 株.对上述疫苗的背景、免疫程序、基因组及保护力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动物布鲁氏菌活疫苗选用提供指导,并针对现有疫苗的优缺点,展望未来研发安全、高效、可鉴别诊断、不感染人的新型疫苗方向.

    布鲁氏菌病活疫苗新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