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地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郑凌志

月刊

1001-8158

bianjibu@zgtdkx.com

010-66562683 66251520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中国土地科学/Journal China Land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地价评估部门,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工矿交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与土地专业相关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从事土地调查评价,土地规划、利用、整治、保护和土地信息等专业人员以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在科研、教学与业务工作中的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兼析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下的国土空间治理趋向

    林坚张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国土空间体系国土空间治理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区域—要素"统筹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从理论逻辑到实现路径

    于昊辰吕晓杨俊卞正富...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及理论逻辑,为助推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路径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国土空间治理有必要在人地协调、公平均衡、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稳定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2)归纳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土空间治理之间所存在的系统协调、协同共生、演绎交互、调适匹配、包容共区5大理论逻辑.(3)由于区域间和城乡间差距(宏观)、产业间和地类间竞争(中观)、部门间和主体间博弈(微观),国土空间治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4)从规划引导、用途管制和实践行动出发,提出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调适匹配与差别管控、精细治理与共治共享的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治理将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逻辑去反思治理路径,可为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外延和理论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空间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国土空间理论逻辑路径

    高品质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逻辑关联、响应路径与关键维度

    张京祥胡航军
    20-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索高质量发展目标与空间规划的逻辑关联,明晰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响应路径,提出高品质空间规划应当注重的若干关键维度.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阐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要义在于提升社会总生产的使用价值,相应要实现空间使用价值的有效提升与交换价值的合理增长.(2)指出高质量发展对空间规划的需求,以及空间规划在要素配置、空间协同、创新引领、场景营造和政策供给等方面的总体响应路径.(3)提出高品质空间规划尤其要重视若干关键维度,包括尊重科学规律、前瞻战略引领、主动弹性应变、以人为本、价值活力提升等.研究结论:空间规划是统筹发展要素配置与实体空间建设的公共政策,将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空间规划,有利于形成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紧密融合的高品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发展空间价值要素配置政策供给

    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董祚继程雅淇孟海燕王赛红...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从规划理论构成入手,讨论国土空间的系统科学理论、动态平衡原理、演化组织机制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为规划实践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构成远远超出传统的建筑学范畴,大量融入地理学、生态学、海洋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民法学、景观学等学科知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地理综合体",规划理论主要来源于不同尺度"地理综合体"的系统科学原理,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土地系统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等.(3)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系统要素的调控,保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畅通即动态平衡,包括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国土空间系统的综合动态平衡.(4)国土空间系统的演化发展是自组织机制与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组织机制包括规模演化机制、结构演化机制和格局演化机制,他组织机制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民主监督和信息监管等.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产物和新时代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亟待推进理论创新及其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理论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动态平衡自组织机制

    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基本内涵、模式演进与关键挑战

    岳文泽侯丽韦静娴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解析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基本内涵与模式演进,探讨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挑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指多元主体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国土、参与制定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行为,助力高质量国土空间构建的过程;(2)根据对象、主体与目标来解析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内涵,包括以数字孪生国土空间为基础场域,以政府—市场—社会多跨协同为重要形式,以系统重塑为核心目标三个方面;(3)数字化视域下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先后经历了自然资源考察、数字地球建设、智慧地球发展、全面推进"数治化"4个发展阶段;(4)从传统国土空间治理向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面临数据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需求高度分化、技术理性与民主价值难以统筹等现实问题.研究结论:多元主体利用数字化手段协同开展国土空间治理是加速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规范数据管理体系、关联多元场景、完善技术应用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

    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治理现代化

    空间治理视域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逻辑重塑、体系解构与策略构想

    吕晓薛萍赵雲泰
    45-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服务于新时期空间治理需求,是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多规并行背景下乡村地区各类规划存在治理逻辑混沌、规划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空间的全域全要素统筹;(3)"多规合一"要求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角色定位、价值目标、规划思路和管控视域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促进空间治理理性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与主体权益公平化.研究结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注重实现规划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融合、全域综合管控与单元精细化治理相结合、完善多规合一与双向结合的规划传导体系、实现规划体系与土地产权关系相衔接、构建多元主体公平参与机制,助力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和乡村格局优化重构.

    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空间治理乡村地区

    数据驱动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范式及趋势

    鲍海君曹伟叶扬朱自娟...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从"新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数据驱动规划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逻辑体系、主要范式、本质特征,以期为构建面向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新格局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数据驱动规划是一种通过模型、算法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筛选、分析挖掘、模拟预测,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定量化的重要模式方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质性等"3S"特性;(2)数据驱动规划遵循基于"总量—增量—存量—流量—质量"过程优化的自然空间、基于"流态—业态—形态"多维复合的社会空间、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支撑的数字空间三大逻辑体系;(3)数据驱动规划可划分为全要素协同驱动、多时空尺度驱动、全生命周期驱动和多元化场景驱动4种范式,其本质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与纽带,有效链接和无缝衔接自发生长型规划和人为引导型规划,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并呈现出全面感知、适应学习、反馈治理等主要特征.研究结论:面向未来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应加强"大数据"和"小数据"以及"新数据"和"老数据"之间的结合,"真数据"和"伪数据"之间的鉴别,以提高数据驱动规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此外,应加强"生成"与"构成"以及"传统"与"新兴"之间的结合,以进一步体现数据驱动规划"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

    数据驱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基础主要范式未来趋势

    面向治理转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探讨

    易家林郭杰欧名豪丁冠乔...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治理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性、激励性与高效能管制,其治理逻辑是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小闭环嵌入到国土空间治理大闭环之中,实现自然资源部内部治理"小协同"与以自然资源部为核心的多部门治理"大协同"联动.(3)可从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系统治理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规范与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权力协同机制以及利益调节机制等方面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来研究要加强理论综合支撑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差异鼓励地方创新以及尊重主体利益提高管制效能.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体系

    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影响及机制

    王兆林吕秋杭吴月王营营...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讨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影响及机制,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保障农民收入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20年的12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变量,实证检验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兼业化.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种植业收入影响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促进作用在二兼农户、"离农"氛围浓郁以及位于丘陵山区的村庄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应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种植业生产节本增效以及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差异化生计需求等方面破解耕地细碎零散、农户分化延缓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细碎化农户兼业化机器学习影响机制

    代际反哺促进了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吗?——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何格易浩平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厘清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等代际反哺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家庭养老对土地养老的替代作用以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研究方法:Logit模型、工具变量法.研究结果:(1)代际经济支持会显著促进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2)代际间频繁的线下交流会抑制土地转出,而线上联系则没有显著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即便在代际反哺的作用下,劳动能力强的留守老人也不愿意转出土地;(4)"新农保"的参与通过挤出代际经济支持来抑制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研究结论:在"新农保"补贴力度小的现实背景下,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当关注代际经济支持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与线下交流的抑制作用,合理引导留守老人土地转出行为.

    代际反哺土地转出社会保障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