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发展
中国发展

杨邦杰

双月刊

1671-2404

zgfz@263.net.cn

010-5155092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东滨河路11号

中国发展/Journal China DevelopmentCSSCI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鼓励华侨华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提案

    32页

    关于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33页

    关于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提案

    34页

    以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为指导助力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体系构建

    田旭龙文进樊胜根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我国食物供求关系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面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多元化更加营养健康的食物需求.该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食物与农业观的演变历程,阐述了"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的内涵,然后总结我国食物供应保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保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食物供给保障

    关于在南沙群岛海域设立"南海牧场"的建议

    施建臣史大林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提出在南海海域设立海洋牧场的设想.文章分析了南海牧场设立的战略意义:一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二是巩固我国在南海重要海域的主权;三是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文章也讨论了中国南海牧场可开展的养殖业务,如鱼类养殖、贝类养殖等,以及保障其顺利运行的有关措施.该文认为,在南海建设海洋牧场将有利于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及南海主权的维护.此外,通过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发,也有利于缓解南海紧张局势.

    海洋牧场南沙群岛海洋经济发展

    新型文化产业消费类型的拓展研究

    宫凯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就业的重要领域.然而,传统的文化产业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和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研究新型文化产业消费类型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文化产业消费主要集中在娱乐、影视、音乐等领域,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兴的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如网络文学、游戏、动漫、虚拟现实等.这些新型文化消费形态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互动性和体验性的需求.新型文化消费类型的拓展使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兴起使消费者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交流观点和建立社交网络.

    新型文化消费类型拓展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黎利左崇良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于2023年冲上热搜,人工智能再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推动了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学习,同时也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该文立足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来阐述培育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从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教师数字素养

    博物馆旅游产品发展的困境与破解——基于四川实践的思考

    邹丹刘雨可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重要信号,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为例,通过对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及困境的系统梳理分析,提出了场馆数字化、文创特色化和区域均衡的发展对策.

    博物馆旅游产品发展困境四川实践

    关于"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致公党中央调研组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科普承担着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当前,科普内涵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强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科普理念由"教化式灌输"向"融入式服务"转变,旨在提高人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普手段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开展科技传播成为新常态;科普机制由单一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参与转变,着力构建"大科普"格局.调研发现科普高质量发展在观念和实践层面均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建议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科普的价值引领功能、激发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普、构建中国式科学教育新体系大格局、加强开放合作等方面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科普科技强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关于"建设内蒙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调研报告

    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持续增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坚持从严从快,全面抓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着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尚需强化、生态环境整治难度较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绿色低碳转型面临较大挑战、造林成本增加后续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充分认识内蒙古北方生态屏障建设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三屏三源三廊一弯"为重点打造内蒙古生态屏障建设总格局;科学确定内蒙古北方生态屏障建设的主要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批示,全方位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国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