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猪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猪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中国猪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冯艳秋

双月刊

1673-4645

010-82109662;010-82109914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猪业/
查看更多>>《中国猪业》杂志于2006年创刊,双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464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435/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是全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精品(优秀)期刊,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作为我国第一份服务于生猪产业的国家级专业期刊,《中国猪业》杂志始终以产业指导、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为办刊宗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在生猪养殖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李柏浩班志彬孙义铭闫晓刚...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和系统总结猪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技术,本文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的营养价值评价技术及营养素间互作关系进行综述,并为未来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提出建议,以期为猪饲料营养素的高效利用、日粮的科学配制及精准营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饲料营养价值评价方法精准营养

    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在养猪上的研究进展

    吴秋杰刘佳陈华云余群莲...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量饲料原料和蛋白饲料原料在典型的猪鸡饲料配方结构中占比分别约为70%和25%,其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我国养殖业的饲料配方主要结构以玉米、豆粕为主,每年玉米、豆粕消耗量巨大,但国内玉米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缓解.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蛋白质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我国饲料供给及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本土饲料原料资源,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减少玉米、豆粕的进口依赖.本文主要对玉米、豆粕可替代原料的营养特点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生猪养殖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生猪玉米减量豆粕减量替代原料营养特性

    不同厂商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同期发情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许建春吴先华潘红丽凌洪...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厂商的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同期化发情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给后备母猪饲喂3个不同厂商(A、B和C)的烯丙孕素14 d或18 d,观察母猪的配种分娩指标以及繁殖性能指标.结果显示,A厂商烯丙孕素处理18 d的效果优于14 d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A厂商烯丙孕素18 d可以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窝总产仔数和窝产健仔数(P<0.05),显著降低母猪的空胎率(P<0.05);饲喂B厂商烯丙孕素14 d可以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P<0.05),其繁殖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C厂商烯丙孕素14 d和18 d的效果相近,均可显著提高母猪的发情率(P<0.05),且饲喂18 d可以提高窝总产仔数,显著提高窝产健仔数(P<0.05).该研究为后期养猪场选择烯丙孕素提供数据依据.

    母猪发情受胎妊娠产仔数烯丙孕素繁殖性能

    非洲猪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人俊彭启凤潘鸿张毅...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自非洲猪瘟首次被报道至今,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因此,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实验室针对非洲猪瘟的诊断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ASF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非洲猪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比较了优缺点,以期为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检测和新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非洲猪瘟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特异性灵敏性

    养猪场烟雾消毒机消毒效果评价

    邓毅漆信桥张继甫张勋...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以来,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推动了养猪企业对生物安全防控的强化升级.消毒作为生物安全防控的核心工作,受到极大重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消毒技术和设备.为了验证烟熏消毒机在养殖场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使用烟雾消毒机配套戊二醛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蓝耳病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行处理.试验分别选择PAMs、Vero和Marc-145细胞,通过红细胞吸附试验和直接观察法,评判烟熏消毒对非洲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病毒的灭活效果.同时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圈舍自然条件进行烟熏处理,评判其灭菌效率.结果显示,使用烟雾机雾化戊二醛,可以有效的对非洲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病毒进行灭活;同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有良好的灭菌作用,对圈舍密闭处理1 h、3 h、6 h,可达到96.43%、95.78%、91.23%的灭菌效率.这为使用烟熏消毒机配套戊二醛在猪场的消毒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场消毒机器烟熏消毒效果评价非洲猪瘟生物安全

    规模猪场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抗体评估

    刘德清李知夏曾香罗伟...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口蹄疫的免疫预防工作,选择4个不同企业生产的2类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即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与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每个企业疫苗免疫1 500头仔猪,共免疫6 000头健康适龄仔猪,60日龄首免,90日龄加强免疫.先采血,后免疫,分别采集4组猪只首免前(60日龄)、一免后30 d(90日龄)、二免后30 d(120日龄)、二免后60 d(150日龄)、二免后90 d(180日龄)全血4 mL,每组每次随机采集30头,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检测,以此评估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2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A优于企业B;在抗体离散度方面,企业A优于企业B.2个企业的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抗体评估效果,企业C优于企业D;抗体离散度,企业C与企业D差异不明显.

    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A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

    主要生猪养殖国粪污治理模式经验及启示

    王如心王祖力肖红波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污治理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美国、丹麦、荷兰和德国等生猪生产国作为对象,对其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模式、政策法规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畜牧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规划布局及技术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经验;丹麦在畜牧业法规制度、生态平衡与补偿、技术模式与政策支持方面别具特色;荷兰在养殖理念与政策层面具有一定先进性;德国在养殖政策支持层面也有可借鉴之处.通过分析以上4个国家在完善畜牧业相关标准、机制、监管和规划等科学精准处理粪污方面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模式应结合自身国情,借鉴各国优点,在完善法规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落实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努力,以推动畜牧业粪污处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生猪粪污治理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家畜智能分群装备研究进展

    陈超赵宇亮王海峰李斌...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畜智能分群装备是实现家畜个体精准监测和群体高效分群管理的重要工具.首先,本文介绍了猪只等家畜分群的方法及个体参数测量技术,重点分析了个体识别、动态称重、体征监测和生理参数监测等关键技术与方法.其次,综述了国内外典型家畜智能分群装备的特点及应用场景.最后,讨论了现有分群装备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生猪智能分群装备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为畜牧业智能化高效分群管理提供参考.

    生猪分群畜牧业分组策略智能分群装备智能化管理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孙浩铭陈嘉辉朱君贾楠...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是提高繁殖效益、精确控制繁殖计划和提高养殖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系统了解当前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现状、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首先,介绍了母猪发情传统诊断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其次,系统分析了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包括基于图像/视频识别、声音识别、传感器感知等技术;最后,针对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母猪智慧养殖及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母猪发情智能诊断技术图像/视频识别声音识别传感器感知技术

    智能化养猪装备的研究进展

    赵敏胡广英白海曹日亮...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猪智能养殖技术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5G无线远程通信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猪生长曲线与营养动态模型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并通过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对生产行为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的养殖管理.通过运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动物健康和福利.此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智能化设备还可以帮助养殖企业提供精准的管理和监测,做出科学决策,实现企业的科学、高效、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生猪智能化养殖技术进展,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喂养系统、巡逻和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并介绍了相关的案例,旨在为我国现代生猪养殖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为发展生猪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依据.

    生猪养殖智能化机器人装备人工智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