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孙永华

双月刊

1673-9450

zhssyxf@163.com

010-63138570,63139297

100050

北京宣武区永安路95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CSTPCD
查看更多>>栏目有专家风采、专家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综述、警示、讲座、译文、病例报告、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邵星刘玲张娴魏在荣...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术后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肿瘤及外伤致中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6 例,其中男14 例,女12 例,年龄36~78 岁.根据肿瘤情况及外伤面积,设计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进行中面部缺损修复.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包括患者与病房基础管理、术区保护、整体观察及支持治疗、对局部皮瓣进行皮温监测、设计皮瓣颜色观察标准化色卡等措施.结果 26 例患者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5(3~12)个月,术区瘢痕不明显,皮瓣外观、颜色、质地均良好.患者自评手术效果,非常满意21 例,满意5 例.结论 应用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临床效果满意.加强术后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

    穿支皮瓣面部缺损修复护理

    冻存GGTA1/β4 GalNT2双基因敲除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猪皮异种移植的效果观察

    李峰黎君友冯书堂李国平...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液氮保存GGTA1/β4GalNT2 双基因敲除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猪皮异种移植的效果.方法 采用冻存双基因敲除猪断层皮片及市售基因转染猪皮进行异种移植.切取双基因敲除猪皮后采用玻璃化方法储皮,使用时复温.受体为恒河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 只.于每只猴背部切除4 块4cm×4cm的皮肤,形成全层皮肤切除模型,分别移植冻存双基因敲除猪皮和基因转染猪皮.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皮片成活情况,通过颜色、质地等评估皮片活力,留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于术前及术后4、7、10、14、21 d取血清,检测IL-2、IL-4、IFN-γ、IL-12 含量.结果 实验组猪皮存留于创面时间[10~21(14.5±3.4)d]长于对照组[7~14(10.6±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72,P =0.004).术后第4 天两组皮片均活力良好;术后第7 天,实验组2 个皮片局部有小水疱,对照组6 个皮片皮下有大水疱;术后第10 天,实验组5 个皮片被完全撕脱,6 个皮片整体仍温暖、柔软,对照组4 个皮片整体仍温暖、柔软;术后第12 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 个、1 个皮片整体仍温暖、柔软;术后第14 天,实验组1 个皮片仍保持温暖、柔软,对照组皮片则全部失活.病理观察显示,两组术后第4 天皮片组织形态均完整;术后第7 天,实验组皮片表皮细胞结构完整,对照组皮片表皮层细胞数量减少,两组均可见部分皮片与基底床形成嫁接;术后第10 天,实验组表皮层细胞数量减少,表皮与真皮交界面局部分离,对照组表皮层细胞数量较前进一步减少,仍可见部分皮片与基底床嫁接现象;术后第14 天,实验组表皮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仍可见嫁接现象,对照组可见基底床炎细胞浸润.实验组术后第10 天血清IL-2 和IL-4 水平、术前与术后第4 天血清IFN-γ水平、术后第14 天血清IFN-γ/IL-4 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冻存GGTA1/β4GalNT2 双基因敲除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猪皮移植后皮片存留于创面情况良好,可获得较长的创面存留时间.

    低温保存皮肤异种移植

    成年手烧伤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史娜金晓燕陈辉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烧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创面愈合后瘢痕导致手功能严重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性康复护理是在手烧伤患者出院后对其康复护理进行指导,以改善手部外观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成年手烧伤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现状、居家延续性康复护理内容及随访方式进行综述.

    烧伤手部康复护理

    胶原蛋白敷料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程宇欣张伟孔维诗孙瑜...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原蛋白有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和可降解的特点,基于胶原蛋白的生物敷料可通过促进皮肤中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加速细胞外基质形成和重塑,进而促进创面愈合.此外,胶原蛋白敷料可吸收伤口渗出液,保持湿润的环境,同时可屏蔽机械性损伤,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符合理想敷料的特点,在创面管理中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多种胶原蛋白敷料的特点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胶原蛋白敷料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胶原蛋白生物敷料创面修复伤口愈合

    抗菌肽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冯蓉琴王鹏李煜陆翮...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菌肽(AMPs)是存在于生物体内有抗菌活性的两亲性多肽.AMPs可通过参与调控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调控创面组织重塑等多种方式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现已逐渐成为创面愈合领域有广阔前景的一类药物.本文对AMPs的抗菌机制、促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基于创面愈合的AMPs优化设计进行综述,讨论开发有效的新型AMPs的未来前景.

    抗菌肽抗菌创面愈合优化糖尿病

    贫铀肾毒性和促排剂的研究进展

    李文润谌莉舒畅柳随义...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铀是铀浓缩加工成核燃料过程中的副产品,既有放射毒性,又有化学毒性.一旦被意外释放到环境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易蓄积在肾脏等器官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促排剂是促进铀排出,减轻机体损伤的重要制剂.因此本文从贫铀肾毒性和促排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当前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高效的贫铀促排剂提供思路.

    贫铀肾毒性促排剂

    纤维连接蛋白1-5FNⅠ结构特性及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刘晓旭杨晨瑗温树正王继宏...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连接蛋白Ⅰ型结构模块1-5(1-5 FNⅠ)具有多种细胞外基质分子识别结合位点,在细胞粘附、迁移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1-5 FNⅠ位置与结构及其与细胞外基质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对1-5 FNⅠ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纤维连接蛋白Ⅰ型结构模块1-5结合位点整合素周围神经损伤

    自体表皮细胞扩增体系创新与临床应用

    季超马艺程贾倩倩徐达圆...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封闭广泛使用的方法是自体刃厚皮或自异体混合邮票状皮片移植术,以应对大面积烧伤后自体皮源匮乏的问题.移植皮片后,多采用网眼纱布作为内层覆盖物,以充分引流植皮后创面渗液.如何提高植皮后皮片存活率、减少术后早期换药过程中皮片损伤是临床应用邮票状皮片移植术时较为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采用一种新型自体表皮膜片载体及应用模式,在改善膜片机械特性、为皮片移植(尤其是邮票状皮片移植)术后提供一种充分引流渗液的覆盖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体表皮膜片促愈作用,提高植皮后皮片存活率,减少术后早期换药过程中皮片损伤及创面疼痛.该载体可促进表皮细胞黏附、扩增,在保证表皮细胞膜片发挥促进创面愈合的生物效应的同时,充分引流创面渗液,降低积液导致局部炎症、感染的风险.临床纳入大面积烧伤患者25 例次,单独应用自体表皮细胞膜片或联合邮票状皮、网状皮植皮术.结果表明,在术后换药期间创面均较为干燥,无明显积液、感染发生;采用自体表皮细胞膜片覆盖的植皮创面皮片存活率更高,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皮爬行、融合成片及再上皮化表现.本课题组通过前期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探索、总结,所制备自体表皮细胞膜片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采用复合邮票状皮、网状皮移植修复的深Ⅱ度削痂后创面、Ⅲ度创面及烧伤后残余创面等;(2)应用2 周前(或尽早,如入院后1~2d内)取正常皮肤分离获取表皮细胞并冻存,术前2d种植细胞于载体,2 d后形成亚融合;(3)取皮部位包括会阴部、下腹部、腋窝、四肢、躯干等皮肤松弛部位,可取断层皮、全厚皮;(4)术后1 周左右换药,如无异常继续使用至载体与创面分离.目前本研究仍在进一步纳入临床病例并对患者创面愈合持续随访、追踪,以期探究其在改善创面愈合后瘢痕结局等方面的作用.

    烧伤邮票状皮片皮肤移植表皮干细胞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稿约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