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康复对肺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的影响

    王呈呈陈瑞云张俊梅刘赛赛...
    2617-2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对肺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肺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详细的运动康复治疗方案.采用Master Screen PFT System肺功能仪分析患者肺功能;采用自制问卷分析患者运动能力;采用肺移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估肺移植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采用焦虑抑郁量表测量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和FEV1/FVC比值(31.55±2.82、49.08±8.12、65.62±10.33)明显低于运动干预组患者(39.97±3.02、55.07±3.70、72.84±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2,2.123,2.203,P<0.05).对照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6.70±1.34)分]明显低于运动干预组患者[(12.4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7,P<0.05).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担心未来健康、肺部症状、性功能问题、认知限制、胃部症状、吞咽功能、一般生活质量、咳嗽、腹泻和食欲等因素相对值(0.84±0.08、0.76±0.08、0.83±0.07、0.85±0.04、0.87±0.05、0.84±0.06、0.82±0.07、0.83±0.04、0.81±0.08、0.73±0.13、0.79±0.13)明显高于运动干预组患者(0.54±0.10、0.55±0.13、0.52±0.10、0.59±0.05、0.62±0.05、0.63±0.08、0.51±0.10、0.57±0.14、0.35±0.09、0.28±0.07、0.41±0.10,t=7.282、4.475、8.494、11.870、11.020、6.689、8.159、5.632、12.340、9.686、7.576,P<0.05).对照组患者焦虑子量表得分、抑郁子量表得分和HADS总分[(6.80±1.23)、(8.30±1.49)、(15.10±2.47)分]明显高于运动干预组患者[(4.20±1.22)、(6.50±1.08)、(10.70±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9、3.087、4.95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运动不良事件.结论 运动康复可显著提高肺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肺移植术运动康复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L-型氨基酸转运体1表达水平对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治疗预后的研究

    易成智樊鑫汤栋栋
    2621-2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手术肿瘤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9月NMIBC患者手术标本99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13例;低危组25例,中危组42例,高危组32例)中LAT1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来分析其和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肿瘤组织中LA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25)、73.8%(31/42)、87.5%(28/32).危险分级相关分析结果提示,中危组表达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8%比20.0%,t=4.93,P<0.05);高危组表达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比20.0%,t=6.84,P<0.05);高危组表达率高于中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比73.8%,t=1.45,P>0.05).结论 LAT1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进展过程显著相关,该检测有助于评估膀胱癌患者的治疗预后.

    膀胱癌L-型氨基酸转运体1危险分级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论文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2623页

    带袢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比较

    鲁俊杰楚利涛杨通宝尚林...
    2624-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带袢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方法 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早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带袢钢板固定术,各31例.随访时间(14.5±1.5)个月.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Cooney腕关节评分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间Cooney腕关节评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下尺桡关节半脱位,术后12个月观察组Cooney腕关节评分、患侧屈伸活动度与旋前旋后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评分为,疼痛(24.03±0.80)分比(22.81±1.62)分,功能状况(24.22±0.52)分比(22.87±1.46)分,活动范围(24.07±0.85)分比(22.13±1.59)分,握力(23.61±1.38)分比(22.42±1.63)分,屈伸活动度为(108.03±4.68)°比(101.45±5.84)°,P<0.05;旋前旋后活动度为(111.84±7.70)°比(109.13±13.64)°,P<0.05].结论 带袢钢板固定术较克氏针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更好,可有效减轻腕关节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

    下尺桡关节脱位带袢钢板克氏针疗效

    改良后内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í?ek Ⅲ型后踝骨折

    王勇王强张盘军朱和平...
    2628-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改良后内侧入路锁定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íček Ⅲ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26~76岁(49.3±12.3)岁.按照Bartoníček分型均为Ⅲ型.均采取改良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锁定支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功能,采取Domsic分级标准评估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15.5±5.4)个月.术后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8例,一般复位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12.7±3.3)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71~100分(88.9±7.3)分,其中优1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18/20);VAS评分为0~3分(1.1±1.1)分.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根据Domsic分级:Ⅰ级3例,Ⅱ级1例.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失效.结论 对于Bartoníček Ⅲ型后踝骨折,采取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支撑固定具有可以同时暴露和复位后内侧和后外侧骨块、复位准确和固定牢靠等优点,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后内侧入路锁定钢板后踝骨折内固定

    关于关键词的标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2631页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白璐月朱运华
    2632-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例手术切除的鼻咽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分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组织KI67和PCNA阳性率的关系.并分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诊断价值.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鼻咽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0.64±0.15、0.54±0.1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4±0.14、0.9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30、12.710,P<0.05).Ki-67和PCNA阳性患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0.48±0.12、0.47±0.12)明显低于Ki-67和PCNA阳性患者鼻咽癌组织(0.74±0.09、0.7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1、7.310,P<0.05).未分化型癌患者鼻咽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0.46±0.15)明显低于分化型非角化癌患者(0.5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5).低分化型癌患者鼻咽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0.44±0.14)明显低于中高分化患者(0.63±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6,P<0.05).Ⅲ~Ⅳ期患者鼻咽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表达水平(0.43±0.13)明显低于中高分化患者(0.62±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6,P<0.05).高表达组鼻咽癌患者生存时间[(20.36±4.71)个月]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15.80±4.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6.201,P<0.05).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预测鼻咽癌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特异性为75.63%,敏感度为81.54%.高TNM分期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低表达是鼻咽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是鼻咽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黄连素对玫瑰痤疮样小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张闪闪魏念
    2636页

    巨噬细胞在骨关节炎疼痛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孙卢溪刘佳硕谢雪涛
    2637-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OA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然而目前手段有限、疗效欠佳,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清除病原体、参与免疫应答和抗衰老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对OA疼痛机制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在OA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和中枢神经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巨噬细胞逐渐成为治疗OA疼痛的潜在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巨噬细胞在OA疼痛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前景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疼痛巨噬细胞

    水凝胶在3D打印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纪可欣孙艺琪赵芊芊史宏灿...
    2642-2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凝胶由于其自身材料特性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智能结构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高分子学科的发展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大量学者开始对可响应强韧水凝胶进行研究.然而传统加工手段得到的水凝胶结构多为块状及薄膜结构,形状较为简单,变形单一,响应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D打印的出现及发展为水凝胶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式.本文针对水凝胶在3D打印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从水凝胶的概念即类别、水凝胶在3D打印组织工程的作用机制以及水凝胶在3D打印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具体展开相关工作.

    水凝胶3D打印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