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通讯编委组成人员名单

    870页

    胆管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张如一梁如冰孔旭李文岗...
    871-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是为了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在对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容易排除的因素,能更加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变化,并将研究结果推及于人类疾病.胆管癌是一种发生在胆道系统的侵袭性上皮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不良的预后.为了研究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和开发潜在药物,建立合适的胆管癌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目前常用的胆管癌动物模型,包括致癌物和寄生虫诱导模型、移植瘤模型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这些模型各有优劣,能够从不同角度模拟人类胆管癌的特征,如肿瘤微环境、免疫反应、分子变异等.本文讨论这些模型在药物筛选和评价方面的应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期为胆管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胆管癌胆道肿瘤基因编辑小鼠模型

    DNA甲基转移酶1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朝廉郑晓陈陆俊蒋天伟...
    875-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中枢系统(CNS)恶性程度最高且伴随高死亡率与致残率的原发性肿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是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甲基化作用关系密切的关键酶,在脑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促进脑胶质瘤生物学功能增强及耐药性产生.此外,DNMT1可调控不同基因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也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但其治疗效果因其泛甲基化的特点而具有争议.本文旨在对近年来DNMT1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行综述,系统分析DNMT1在脑胶质瘤发生、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参考.

    DNA甲基化脑胶质瘤表观遗传学调控信号通路

    肿瘤外泌体在脑转移瘤微环境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朱凯涛李世伟张善义
    878-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成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脑转移,以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的脑转移最为常见.脑转移瘤的发生常意味着患者生存期的缩短以及不良预后,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但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只有约12个月甚至更少,因此进一步研究肿瘤脑转移发生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紧迫.研究表明,原发部位肿瘤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的方式运输核酸、脂质以及蛋白质等生物信息分子作用于脑转移瘤微环境,影响脑转移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及细胞外成分,从而促进肿瘤脑转移的发生.本综述主要介绍外泌体与脑转移瘤发生的关系以及在开发脑转移瘤治疗新策略中的应用前景.

    脑转移瘤外泌体肿瘤微环境血脑屏障

    肺癌微环境中肿瘤源性外泌体的通讯与免疫调节作用

    赖威彭敦钰李晶李宁...
    88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生存率仍然很低.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肺癌细胞与其细胞微环境(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在调节肿瘤生长、促进血管增殖、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源性的外泌体(TEXs)包含了多种肿瘤相关的大分子物质,并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因此,了解肺癌微环境中TEXs的通讯与免疫调节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针对TEXs对肺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展开了综述.

    外泌体肺癌免疫调节细胞通讯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网上在线订阅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884页

    长链非编码RN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研究进展

    谢润珊李依静吴多志李支笑...
    885-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围术期心脏手术的一大挑战,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复杂的分子机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独特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lncRNA在MIRI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应用.研究表明,特异性lncRNA,如H19、MALAT1、HCP5和NEAT1,可以通过调节微小RNA(miRNA)表达参与各种信号通路来减轻MIRI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外泌体作为递送lncRNAs的有效载体,通过特定的lncRNA/miRNA轴调节心肌细胞的存活和死亡,在心肌梗死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此外,lnc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超过传统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因此,深入了解lncRNA在外泌体介导的心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对开发新型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长链非编码RNAs

    核呼吸因子1诱导线粒体自噬发生相关研究进展

    狄靖凯郭子瑊张智博陈帅...
    890-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自噬是发生在线粒体层面的一种选择性自噬,能够清除毒性的过氧化产物和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健康质量.在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发展中,抗氧化蛋白的成功转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识别并深入研究与线粒体自噬相关的转录因子至关重要.核呼吸因子1(NRF1)是一种细胞核水平的转录因子,能够传递至细胞核内转录多种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的蛋白分子.NRF1在线粒体自噬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然而,这其中的具体机制仍未形成统一意见,并存在许多未知问题.本文对NRF1和线粒体自噬各自的研究进展简要回顾,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着重阐述和探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临床转化提供新的指导见解.

    核呼吸因子1线粒体自噬ARE序列抗氧化反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稿约

    封3-封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