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在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DC)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6例大面积脑梗死接受DC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ICP组(93例)及对照组(93例),ICP组在DC手术时置入颅内压探头5~7 d,监测并记录ICP值及ICP波幅与ICP的相关系数(RAP)、压力相关指数(PRx),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观察30 d生存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把ICP组分为预后良好组(0~4级,55例)和预后不良组(5~6级,3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ICP、RAP、PRx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P相关参数评价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ICP组与对照组比较,ICP组患者ICU住院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37±2.83、53.8%、16.1%比 17.59±3.04、78.5%、30.1%,t=1.362,x2=0.614、1.023,P<0.05),术后脑出血、术后脑梗死、颅内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11.8%、9.7%、9.7%比 9.7%、8.6%、10.8%,x2=2.309、1.453、2.367,P>0.05).Kaplan-Meier 方法生存分析显示ICP组30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1.7%比71.0%,x2=3.980,P<0.05).预后良好组的ICP、RAP、PRx 均低于预后不良组[(11.9±2.4、0.31±0.12、0.18±0.16)比(17.8±2.2、0.46± 0.17、0.29±0.17),t=-1.547、0.105、0.355,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 ICP、RAP、PRx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ICP、RAP、PRx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946、1.037、1.102,Wald值分别为 6.372、1.207、1.32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 1.017~7.051、1.113~9.974、1.106~11.538[比值比(OR)=0.068、1.207、1.326,P<0.05].ICP、RAP、PRx对大面积脑梗死DC后预后有预测价值,三者的预测作用一致,曲线下面积为 0.902(95%CI:0.841~0.963)、0.802(95%CI:0.715~0.889)、0.933(95%CI:0.871~0.995),约登指数为 0.654、0.478 和 0.804,最佳诊断界值为 13.50、0.29、0.20,对应的灵敏度 76.3%、84.2%和 89.5%,特异度为 89.1%、63.6%和 90.9%.结论 ICP相关参数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DC后患者,可缩短ICU住院时长,减少并发症,提高早期生存率及对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