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种心脏移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袁顺王志维
    1657-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措施,但供心缺乏仍然是制约心脏移植发展的严重障碍。近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移植界在异种心脏移植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这可能是解决供心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期,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成功地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到人心脏移植手术,这极大地鼓舞了科研工作者。本文拟从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生物安全、种间适配、社会伦理以及医疗预算等多方面探讨异种心脏移植临床试验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心力衰竭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

    关于收集本刊发表论文获奖证明及来稿基金资助证明的通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661页

    甲状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和展望

    袁芊芊吴高松
    1662-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备受关注。基础研究领域对甲状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探索不断深化,基因层面的研究发现,BRAF及RET等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且不同的突变类型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为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研究方面,液体活检及人工智能算法结合蛋白质组学特征等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手术是甲状腺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方式仍在不断优化,应尽可能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障甲状腺周围组织器官及甲状腺本身功能完整;药物治疗方面,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仍是挑战。

    甲状腺癌基础研究临床治疗

    胸部肿瘤术后乳糜胸治疗的进展

    许林
    1668-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糜胸是胸部肿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术中损伤胸导管主干或侧枝,导致乳糜液外漏并积聚于胸腔引起。而大量乳糜液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症、脂质丢失、电解质紊乱及胸腔积液,将引起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淋巴管介入技术的进步,精准的定位与微创手术相结合,减少了创伤,显著提高胸部肿瘤术后乳糜胸治疗的成功率,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本文拟根据相关研究,总结胸部肿瘤术后乳糜胸治疗的新进展。重点介绍近红外荧光胸腔镜胸导管显像技术、经皮胸导管栓塞术、经腹乳糜池缝扎术等乳糜胸治疗的新技术。

    乳糜胸经皮胸导管栓塞术

    胸外科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刁明炘武世豪汪杨威何世文...
    1670-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一,国内食管癌患者人数占全世界一半以上,胸外科作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治一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手术为主,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随着"空间单细胞多组学"、"更高层次的多模态"、"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等概念的出现,为胸外科的基础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胸外科医师应该在时代的潮流中,激流勇进,迎难而上,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细作,促进基础向临床的转化,为胸外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胸外科基础研究胸部肿瘤

    肥厚型心肌病扩大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周剑方锋锋孙泽张英豪...
    1673页

    类器官培养体系下肺腺癌细胞标志物表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敏感性

    于艳丽李彦佼房艳华王若雨...
    1674-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肺腺癌细胞形成的肺癌类器官结构与相关标志物进行表征,探讨对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常用肺腺癌细胞系A549(EGFR野生型)和H1975(EGFR T790M/L858R)进行肿瘤类器官培养,观测肺癌类器官的形成、形态和增殖;通过HE染色,对形成的肺癌类器官进行微组织结构表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癌相关标志物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CK7)、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传统二维培养情况对比;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549和H1975类器官N-钙黏蛋白(N-cadherin)空间分布和表达情况;对A549和H1975形成的肺癌类器官进行一代与三代靶向药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的药敏试验,通过3D-glo法对ATP进行定量分析,以药物作用剂量为横坐标,细胞活力值为纵坐标,用GraphPad Prism9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曲线分析,评估药物敏感性。组间比较选取两个独立样本的Student's t test检验,多组数据间比较选取方差分析。结果 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分别在7 d和5 d形成平均直径50 μm的类器官球体结构;HE染色显示微结构,二维肺癌细胞与其形成的类器官标志物表达不尽相同;经靶向药物处理后,A549类器官对吉非替尼及奥希替尼都不敏感,而H1975肺癌类器官对吉非替尼呈现耐药对奥希替尼呈现敏感。吉非替尼组A549类器官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于H1975类器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 µmol/L比0。50 µmol/L,t=9。90,P<0。05)。奥希替尼组A549类器官IC50高于H1975类器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μmo1/L比0。01 µmol/L,t=26。78,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L858R)突变的肺腺癌细胞H1975形成的肺腺癌类器官较野生型A549形成的肺腺癌类器官对三代TKI药物奥希替尼具有高敏感性。

    肿瘤类器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腺癌肿瘤标志物药物敏感性

    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Meige综合征疗效分析

    汤韫钰郝庆沛丁虎武广永...
    1678页

    微小RNA-151a-3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孙永臣祖鹏王晓朦刘阳...
    1679-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51a-3p在非小细胞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评价患者放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效治疗组;稳定和进展为无效治疗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有效治疗组和无效治疗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51a-3p表达水平,根据miR-151a-3p均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探讨miR-151a-3p表达水平与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54例患者,其中22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7例进展。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总计37例,纳入有效治疗组,稳定和进展17例患者纳入无效治疗组。放疗有效率为62。58%(37/54)。治疗有效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51a-3p表达水平(0。94±0。17)明显低于无效治疗组(1。49±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7,P<0。05)。直径>5 cm和直径≤5 cm患者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69。56%(16/23)、67。74%(21/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8,P>0。05)。肺腺癌组患者和鳞状细胞癌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65。0%(13/20)、70。59%(24/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8,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87。5%(21/24)]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组放疗有效率[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4,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54。29%(19/35)]明显低于未淋巴结转移组患者[94。74%(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4,P<0。05)。miR-151a-3p低表达组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率[75。00%(30/40)]明显高于miR-151a-3p高表达组患者[50。0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miR-151a-3p低表达水平是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敏感性的预测因素[比值比(OR)=3。412、3。876、2。98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151a-3p表达水平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r=-0。479,P<0。05)。结论 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51a-3p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放疗效果的评价。

    微小RNA肺癌放疗敏感性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

    涂秀华雷妹俞慧琴陈彦清...
    1683-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因素及其短期预后。方法 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的老年NSCLC患者(60~80岁)150例,根据是否发生PPC分为PPC组(发生PPC,35例)和nPPC组(未发生PPC,115例),分析PPC的影响因素,并于术前、出院1周及出院1个月进行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LCQ-MC)、简化咳嗽积分(sCSS)、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生活质量指标,探讨其短期预后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rank及cox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性别、吸烟史、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糖尿病史、手术方式与老年NSCLC患者PPC的发生有关(x2=2。013、1。863、4。301、7。05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和糖尿病史是老年NSCLC患者发生PPC的高危因素[比值比(OR)>1且P<0。05]。出院1个月,nPPC组患者LCQ-MC生理、心理、社会及总评分显著高于 PPC 组[(5。90±1。04)、(5。83±1。16)、(6。02±0。99)、(17。75±3。17)分比(5。46±0。78)、(5。38±0。96)、(5。62±0。78)、(16。46±2。46)分,t=-2。680、-2。293、-2。470、-2。520,P<0。05]。出院1个月,nPPC组患者sCSS日间咳嗽积分、总咳嗽积分显著低于PPC组[(0。59±0。54)、(1。01±1。01)分 比(0。89±0。40)、(1。51±0。89)分,t=3。461、2。658,P<0。05]。结论 老年NSCLC患者PPC的发生影响其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PPC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提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生率。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