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G-Trap法在伊蚊成蚊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段丽琼黄谊姚松银龙浩宇...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BG-Trap法进行伊蚊监测,探讨该方法应用于登革热蚊媒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在伊蚊监测场所用BG-Trap法分时段进行监测,用非参数统计分析的Chi-Square过程和t检验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应用BG-Trap 法对伊蚊进行监测,15:00-17:00 监测效果明显高于 9:00-11:00(雌:χ2=18.963,df=1,P<0.001;雄:χ22=18.667,df=1,P<0.001;总体:χ2=37.500,df=1,P<0.001);从12:00开始,按每小时一段统计诱蚊效果,以15:00-19:00时段对伊蚊引诱效果最好,平均捕蚊量为(61.8±2.1)只/h,平均小时诱蚊量与12:00-15:00有极显著的差异(雌:t=27.5,df=146,P<0.001;雄:t=67.8,df=156,P<0.001;总体:t=101.6,df=304,P<0.001).结论 可将BG-Trap法引入伊蚊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

    BG-Trap法白纹伊蚊常规监测应急监测

    2019-2021年滨州市不同环境重要病媒生物群落特征的比较分析

    马勇建程春燕付磊磊马婷婷...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滨州市不同环境重要病媒生物,包括蚊、蝇、鼠等的群落特征,为进一步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虫用灯诱法在城镇的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农村住房和牲畜棚各 1 处监测;蝇用笼诱法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各不少于 2 处监测;鼠用鼠夹法或粘捕法在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监测.同时引入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如物种丰富度(S,species richness index)、种群密度(M,population density)、种群多样性指数(H′,Shannon-Weaner diversity index)、均匀度指数(J,pielou evenness index)4 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到蚊类 4 属 6 种,蝇类 6 属 9 种,鼠类 3 属 3 种.蚊类与蝇类在 7-8月密度达到高峰.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前提,蚊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畜牧环境>医院>农户>公园>居民区;蝇类是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居民区;鼠类是农村自然村>特殊行业.结论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重要病媒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不同,在制定综合防制对策上应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

    滨州市重要病媒生物生物多样性群落种群

    2018-2022年连云港市蚊虫密度监测分析

    陆乔庄家毅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 2018-2022 年连云港市蚊虫种类构成、密度及季节性消长情况,为连云港市蚊媒疾病的综合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3-11 月每月对连云港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5 类生境共 100 个点位进行监测,对种群密度、不同生境的蚊种构成、季节性消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2 年共捕获蚊虫91 731 只,平均密度为1.77 只/(灯·h);淡色库蚊构成比最高,达到55.69%.8 月达到高峰,牲畜棚密度最高[4.61 只/(灯·h)];不同生境蚊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农村及全市蚊虫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云港市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构成比最高,城区、农村的蚊虫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牲畜棚蚊虫密度最高,建议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来前开展综合性蚊虫控制活动,牲畜棚应予以重点关注.

    蚊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4年征稿征订启事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编辑部
    149页

    2020-2023年沈阳市蚊虫监测分析

    朱洋吴旭周博于冠华...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掌握沈阳市蚊虫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2023 年每年的 5-10 月,采用诱蚊灯法,在沈阳市城区(居民区、公园和医院)和农村(农户和牲畜棚)5类生境进行蚊虫监测.结果 2020-2023 年沈阳市共捕获蚊虫 19 734 只,蚊虫种群构成中刺扰伊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居前3 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4.25%、25.51%和18.15%.2020-2023 年蚊虫平均密度为39.47只/(灯·夜),不同生境蚊虫密度以牲畜棚最高,达 414.29 只/(灯·夜),医院最低,为 2.75 只/(灯·夜).蚊虫总体的季节消长情况呈单峰曲线,各年度蚊虫密度高峰期均在 7-9 月.结论 沈阳市蚊虫防治以牲畜棚和农户为重点控制场所,对于监测到中华按蚊、朝鲜伊蚊等蚊虫场所要重点关注,有效地控制蚊媒传染病发生.

    蚊虫监测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

    中国融通医学系列期刊简介

    154页

    牡丹皮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作用机制的探讨

    高玲玲赵丽菲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牡丹皮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HFRS和ARF疾病作用靶点;运用Venny 2.1.0 对牡丹皮、HFRS和ARF的靶点取交集;交集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牡丹皮、HFRS和ARF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从牡丹皮中筛选出 11 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 169 个,其中与HFRS和ARF的交集靶点 109 个.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主要与药物的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转录的正调控相关.KEGG通路富集以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 AKT1、IL6、TNF、TP53 和 VEGFA与槲皮素、山奈酚能形成稳定结构.结论 牡丹皮AKT1、IL6、TNF、TP53 和VEGFA等核心靶点,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对HFRS严重并发症ARF发挥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学牡丹皮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江源地区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及流行特征研究

    柏吉祥靳娟李胜辛有全...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分布情况,进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分型研究,为该地区鼠疫疫源地菌株鉴定溯源、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三江源地区 310 株鼠疫菌提取DNA,分别PCR扩增、测序 3 个CRISPR的位点YPa、YPb和YPc,所测得CRISPR序列与CRISPR Dictionary数据库最新数据进行比对,鉴定CRISPR spacer阵列并对三江源地区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对 310 株鼠疫菌结合CRISPR基因型和分离宿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0 株鼠疫菌共发现26 种spacer,分别为YPa15 种、YPb8 种、YPc3 种;310 株鼠疫菌被分成16 个不同CRISPR基因型,G22 型和G22-a1′型分布于整个三江源地区包括称多县、治多县、玉树市、曲麻莱县、囊谦县、杂多县、玛多县、玛沁县、同仁县、泽库县、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G24 型分布于泽库县、玛多县、囊谦县、称多县;G26-a1′型主要分布于共和县、兴海县、贵德县、玛多县、称多县、杂多县,16 个基因型归类为 7 个CRISPR类群:Cb4、Cb4′、Ca7、Ca7′、Ca8、Ca35′、Cc3′.结论 三江源地区鼠疫菌CRISPR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不同疫源地基因型分布特征显著,且不同菌株基因型存在差异.

    鼠疫菌CRISPR三江源地区基因分型鼠疫菌自然疫源地

    2021-2023年青岛市小兽携带鼠传病原体监测分析

    孙庚晓刘砚涛葛安青徐汉猛...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青岛市小兽携带病原体基本情况,为鼠传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2023 年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和莱西市采集小兽肝、脾、肾和肺组织的核酸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和巴尔通体,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PCR,RT-q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和新型布尼亚病毒.对种群构成比、病原体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共捕获小兽 624 只,其中褐家鼠最多,占比为 43.11%,小家鼠占比为 36.86%、黑线姬鼠占比为 13.94%、鼩鼱占比为 6.09%.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鼠传病原体中汉坦病毒感染率为 3.37%,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率为 0.96%,巴尔通体感染率为 1.12%;未检出新型布尼亚病毒.褐家鼠和小家鼠均检出 3 种病原体,以褐家鼠携带病原体感染率最高;监测生境中农田耕地生境鼠病原体检出感染率最高为 8.20%.结论 青岛市存在汉坦病毒、巴尔通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鼠传病原感染情况,应加强农村地区的鼠传病原体监测和防控工作,降低人群鼠传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小兽汉坦病毒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巴尔通体

    不同寄生部位囊尾蚴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高升赵云景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寄生部位囊尾蚴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284 例临床确诊的囊尾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84 例囊尾蚴病患者按寄生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肌型囊尾蚴病 32 例,脑囊尾蚴病 195 例,眼囊尾蚴病 1 例;其他部位囊尾蚴病 10 例,混合型囊尾蚴病 46 例.混合型囊尾蚴病为上述任意两型或以上同时存在,绝大多数为皮肌型合并脑囊尾蚴病的影像学表现.结论 不同寄生部位囊尾蚴病的影像学特征各异,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显示囊尾蚴的寄生位置、数量及病期,对囊尾蚴病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囊尾蚴病影像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