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尚红

月刊

1009-9158

cjlm@cma.org.cn

010-85158273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读者群是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临床各科医师。作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专业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已经连续7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入围“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并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主要栏目包括:述评、综述、血液与体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试剂与仪器评价、经验与技术交流、病例报告、读者来信、专题笔谈等。特色栏目有展望、对话、临床病例(理)研究、继续教育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精细化分析免疫细胞亚群的临床应用与挑战

    肖琳王卉崔巍
    1361-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应用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的进步,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精细化分析免疫细胞亚群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会组织"基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的精细化免疫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应用"专题报道,凝练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细胞精细化分型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全面认识实验室检测面临的挑战,以促进其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规范应用.

    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亚群临床应用挑战

    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评估在实体肿瘤诊疗检测中的价值

    肖琳崔巍
    1366-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与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转归密切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免疫治疗通过纠正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了部分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但不同患者对于ICI治疗反应不同,亟须有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以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随着肿瘤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及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精细分型的发展,外周血免疫细胞功能评估作为肿瘤精准诊疗伴随诊断研究的新方向,在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监测不良反应、评估疗效和预后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潜能.

    免疫细胞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免疫治疗肿瘤

    间质性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马美晨金语诗吴丽娜
    1374-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类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诊断及预测预后工具.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能够辅助疾病快速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因此,迫切需要可靠、安全、可行性高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明确间质性肺疾病的疾病进展及治疗决策,以实现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及时、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

    肺疾病,间质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学标志物

    质谱流式细胞术在儿科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的应用

    沈红强田阳帆舒强
    1386-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将传统流式细胞技术与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其具有独特的金属标签标记、无需繁琐的补偿计算、高通量细胞分析以及多样化数据信息处理等优势,可实现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40多个参数,其应用已涉及医学领域中的信号通路、生长发育、肿瘤微环境、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免疫治疗以及器官移植等方面.该文围绕CyTOF在儿科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将CyTOF更好地应用于儿科疾病的诊治.

    流式细胞术质谱分析法质谱流式细胞术儿科学免疫系统肿瘤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免疫表型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血液体液学组王卉刘贵建崔巍...
    1391-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检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应用多限于骨髓.外周血样本具有取材方便、相对无创、信息量大的优势,且最近多项临床诊疗指南共识的更新均涉及MFC检测外周血免疫表型的应用.然而,国内目前对MFC检测外周血样本肿瘤细胞和肿瘤前驱病变的认识及应用尚有不足.为进一步了解MFC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与随访中应用价值、最新进展和注意事项,促进MFC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的临床应用,制定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相关单位的规范化参考文件,由执笔专家起草初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血液体液学组组织来自全国38家医疗机构的45位专家结合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大量文献,经过函审、讨论、调查问卷反馈,最终形成了包括17项内容的本共识.

    流式细胞术外周血肿瘤细胞淋巴造血系统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共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特征

    时雨王敏张宁涵刘芳...
    1403-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的特征,以评估MDS患者病程中免疫状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确诊的73例MDS患者,包括男47例,女26例,年龄66(56,73)岁,以同期健康管理中心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检测.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原始细胞或CD34+细胞相关性.结果 随着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危险程度升高,较低危组、中危组、较高危组辅助性T(Th)细胞(P=0.047)及纯真亚群(CD4+CD45RA+CD62L+)比例(P=0.021)逐渐升高,记忆亚群(CD4+CD45RA-)比例逐渐降低(P=0.007);与基因突变数目较低组相比,较高组B细胞(8.76%比18.41%,P=0.005)及杀伤性T细胞活晚期化亚群(CD8+HLADR+)比例(21.21%比31.69%,P=0.020)较低;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较高(14.98%比 8.94%,P=0.032).原始细胞与 Th 细胞(P=0.022)、CD4+CD45RA+CD62L+T 细胞(P=0.045)、CD4+CD45RA-T细胞(P=0.017)及杀伤性T细胞高度活化亚群(CD8+CD38+HLADR+)比例(P=0.013)存在相关性.结论 MDS患者Th细胞及纯真亚群比例升高,记忆亚群比例降低可能预示IPSS-R危险度升高;B细胞及CD8+HLADR+T细胞比例降低,NK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基因突变的累积.不同IPSS-R危险度、不同基因突变数目的MD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提示在MDS患者病程中存在免疫失调,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有助于评估MDS患者免疫功能变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细胞精细分型免疫失调IPSS-R基因突变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精细化免疫细胞亚群参考区间的建立

    谷春王斐李楠楠陈美琦...
    141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精细化免疫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方法 横断面研究.研究共纳入326名表观健康人,按照年龄分为18~40岁和41~60岁组.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参照既往专家共识方案进行流式细胞检测.依据CLSI EP28-A3c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2-2024进行总体人群和不同年龄组的外周血精细化免疫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主要分为T、B、NK、DC及单核细胞精细化亚群,部分亚群的参考区间采用总人群的结果,包括 CD3+亚群(56.4%~83.3%),CD4+TEMRA 亚群(0.2%~11.6%),CD4+TEM 亚群(14.9%~52.8%),CD4+CD28+亚群(76.3%~99.9%),CD19+CD5+亚群(9.7%~45.8%),CD19+CD27-亚群(45.7%~90.0%),CD19+CD27+亚群(9.8%~54.0%),CD3+CD16+CD56+亚群(1.3%~20.2%),CD3-CD19-CD20-CD14-CD56-HLA-DR+亚群(0.4%~2.0%),单核细胞 Mo1 亚群 CD14+CD16-(46.3%~94.6%),Mo2亚群CD14+CD16+(2.8%~49.7%)等.当不同年龄组间Z值>Z*(截断值3.50)时,提示这些亚群需根据年龄分组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结论 初步建立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精细亚群的参考区间,对于符合分组参考区间标准的亚群,在临床应用及实验室验证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

    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参考区间

    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关系

    陈颖秀卢仁泉郭林郑慧...
    1419-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和百分比的影响,及淋巴细胞亚群与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短程放疗序贯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联合Xelox化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新辅助治疗结束后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各亚群(CD3+T、CD4+T、CD8+T、B、NK)的绝对数和比例(%)以及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Treg%)、功能性CD8+T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CD8+CD28+T%).根据上述条件共有58例患者符合要求,并在完成新辅助治疗后,根据临床或病理诊断进行疗效判断,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非CR组,CR组男20例,女7例,年龄(52.89±9.95)岁;非CR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7.26±11.05)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淋巴细胞各亚群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变化,通过两样本独立t检验分析CR组和非CR组各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后变化程度和治疗前基础水平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亚群的基础水平对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效能.把应用相同治疗方案但仅有治疗前淋巴细胞各亚群基础水平的患者(n=104)作为验证组,分析相关预测指标的符合率.结果 与新辅助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CD3+T、CD4+T、CD8+T、B、NK细胞绝对数均减少(P<0.05),CD8+T%和NK%均升高(P<0.05),B%下降(P<0.05),CD3+T%、CD4+T%、CD4+Treg%和 CD8+CD28+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变化与疗效无关,但CR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前CD3+T、CD4+T、CD8+T绝对数,CD3+T%、CD8+T%以及CD8+CD28+T%高于非CR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疗效相关指标治疗前基础值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与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756、0.839、0.659、0.702、0.858;其中,CD3+T绝对数联合CD8+CD28+T%检测的AUC为0.88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和90.3%.在验证组中,上述预测指标的阳性符合率为69.4%~97.5%,阴性符合率为69.8%~84.4%.结论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影响淋巴细胞的组成比,使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免疫细胞比例增加,且可通过患者治疗前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组成比预测新辅助治疗的疗效.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淋巴细胞亚群疗效预测

    T细胞精细亚群免疫监测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田瑞丰董晓雅卢菲李国盛...
    1426-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T细胞精细亚群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细胞占比差异及细胞免疫监测特征.方法 观察性研究.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5月14日至2024年1月19日间诊断收治累及骨髓和外周血的B-LPD患者194例[男122例、女72例、年龄(64±20)岁],其中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7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3例、滤泡淋巴瘤(FL)17例、毛细胞白血病(HCL)1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LPL/WM)10例、套细胞淋巴瘤(MCL)26例、边缘区淋巴瘤(MZL)20例,以及CD5-B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未分类(B-LPD-U)10例.同时收集本院健康管理中心2023年11月18日采集的健康对照组(HC)45名[男22名、女23名、年龄(62±17)岁].利用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亚群进行精细分群,根据圈门策略,按照CD45RA和CD62L的表达情况将CD4+和CD8+T细胞分别划分初始T细胞(TN,CD45RA+CD62L+)、中央记忆T细胞(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细胞(TEMRA,CD45RA+CD62L-);将调节性 T 细胞(Treg,CD3+CD4+CD127low CD25high)划分为 CD45RA+的初始 Treg(nTreg)和 CD45RA-的记忆Treg(mTreg),以及 HLA-DR+的活化Treg(aTreg).采用 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HC组与各组B-LPD患者的T细胞亚群差异变化.结果 B-LPD各组的CD3+T细胞在淋巴细胞的比例(CCL 组 13.15%、DLBCL 组 41.75%、FL 组 30.52%、HCL 组 34.24%、LPL/WM 组40.58%、MCL 组 20.67%、MZL组 26.36%、CD5-B-LPD-U 组 17.49%)均小于 HC 组(64.85%).B-LPD 各组的CD4+T 细胞在 CD3+T 细胞的比例(CCL 组 46.63%、DLBCL 组 40.76%、FL 组 42.77%、HCL 组43.81%、LPL/WM 组 43.02%、MCL 组 45.58%、MZL 组 43.95%、CD5-B-LPD-U 组 46.91%)均低于 HC 组(5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LPD相关疾病影响T细胞免疫功能,CD4+TEM增多、CD8+TEMRA减少以及aTreg的增多提示B-LPD抑制CD8+T细胞免疫杀伤,激活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B系肿瘤患者CAR19 T细胞治疗后体内T细胞增殖的动力学特征

    戴兰梅仁沈文红朱子玲...
    1435-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CAR19T细胞治疗B系肿瘤中,患者体内T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方法 观察性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2021年1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AR19T细胞治疗的52例B系肿瘤患者(包括12例B-ALL和40例NHL),治疗前后的CAR19+和CAR19-T细胞扩增水平及亚群的变化进行监测.并根据B系肿瘤治疗指南中的疗效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采用 t 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两组CAR 19+和CAR19-T细胞各亚群差异.结果 患者CAR19+T细胞扩增峰值时,完全缓解组和未获得完全缓解组CAR19+T细胞中各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体内的CAR19-T细胞6个月后CD3+/CD4+/CD8-比例仍低于治疗前水平(48.0+27.2 比63.1+19.7,<0.01)其中的亚群CD 197+CD45RA+,CD 197-CD45RA-比例恢复至治疗前水平,而 CD197-CD45RA+比例低于治疗前水平(4.2+3.0 比 21.1+15.6,<0.01);CD3+/CD4-/CD8+比例6个月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其中的亚群CD197-CD45RA-的比例恢复至治疗前水平,而CD197+CD45RA+(16.6+8.7 比 35.1+30.1,<0.01),CD197+CD45RA-(18.7+9.1 比 25.8+19.1,<0.01)比例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 CAR19T细胞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CAR19+T细胞各亚群比例无差异.治疗后体内CAR19-CD3+CD4-CD8+细胞比例要早于CD3+CD4+CD8-恢复,且两者各亚群的变化存在不同.此治疗方案对体内的CAR19-T细胞亚群的影响很大,且它的重建需要较长时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免疫细胞治疗T淋巴细胞